「風俗,天下之大事也。」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蔚然成風,必須在全社會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價值導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幹事創業、興國興邦的重要基石。現在,物質條件不斷改善,更應傳承好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家寶,使之內化於心、外踐於行。 新學期第一次周主題教育升旗儀式,從節約每一粒糧食開始。
六(2)中隊的梁睿琪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2)中隊的梁睿琪,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厲行節儉,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關於節約,我們不乏經典言論:&34;。李商隱也曾在一首詩裡寫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毛主席也有一句致理名言:「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成由儉,敗於奢,這是一條深刻的歷史經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 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這些偉人都這樣珍惜糧食,可見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無論在校園、還是家庭中,我們都樹立節約意識,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己做起,厲行節約,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六(2)中隊 劉寧寧老師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杜絕浪費》。
首先我想問大家兩個問題:1、吃飯時,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食物,你會怎麼辦?2、與家人一起出外就餐,吃不完的食物,你是怎麼處理的?同學們,這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折射出每個人對糧食的基本態度一一珍惜或是浪費。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也許你認為這一點點不算什麼,也許你認為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我國是農業大國,雖然糧食近年都是增產,但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我國糧食緊張,成為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因此,提倡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糧食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已經熟讀於心,同學們,行動起來,愛惜糧食。
讓我們樹立正確的觀念:
1、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
2、珍惜糧食,適量用餐,吃多少盛多少。
3、不偏吃,不挑吃。要知道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無論是否喜歡,都儘量把盛在自己碗裡的食物吃完。
4、看到浪費的現象要勇敢地勸阻。
5、做節約義務宣傳員,向家人、朋友宣傳節約糧食。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希望大家行動起來,讓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在二實小綻放光芒。
那充滿憧憬的校園時光,您指導學子們尋找人生道路的起點;
那難忘的師生情懷,您如父母般心思細膩的疼愛;
那勵志激昂的學生時代,有您孜孜不倦的教誨。
您把知識的力量盈滿我們人生的行囊,
您用溫馨的叮嚀溫暖我們純真的笑臉,
您任手中的粉筆化作漫天愛的灰屑。
孩子們,今年是第36個教師節,讓我們藉此機會,祝自己親愛的老師們--節日快樂!
白炎波校長講話
手中有愛花似錦,足下留情草如茵。讓健康與我們相隨,讓文明與我們相擁,增強師生防範意識,營造校園安全環境 ,文明在於細節處理,安全在於未然防患。目前校園正處於施工階段,請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讓文明成為校園的風景,讓和諧成為時代的主流。
創文明校園,做文明師生,你我同行!
人人都行動起來,從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等小事做起,日積月累、成風化人,就能逐漸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關鍵是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從推動「光碟行動」到推廣節能、節水產品,從使用綠色環保家具、建材到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是杜絕浪費現象的治本之策。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強化各方面節約管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