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信貸部門領導者心理
第一節領導與知覺
一、領導概念與功能
(一)領導概念
領導與領導者是有區別的。前者是一種活動或行動過程,後者是指活動或行動過程的引導者與影響者。領導是一種活動,是指引和影響個體、組織、團體,群體實現目標的行動過程。領導者是指致力於實現這一過程中的引導者與影響者。
(二)領導的功能
領導的功能,就是領導者所從事的各種活動及其過程中所發揮的效能或充當的職能。領導的功能主要有:
1、組織功能。首先領導者必須要制訂實現的目標和決策。比如,信貸部門的領導者要使銀行服務於國民經濟,作為總行級信貸部門,領導者就要制訂信貸效益目標以及信貸投資規模、方向、速度、水平等宏觀性的決策,作為基層行處,同樣要制訂出本行處的效益目標,以及具體的投資規模、方向、速度、水平等微觀性決策。其次,要合理地組織和運用人、財、物,以實現組織目標與決策。比如,在信貸部門就是要合理地組織信貸人才、運用人才、合理地選擇投資環境、對象等等。最後,建立科學的有效的管理系統。一要在銀行信貸部門,建立好各種信貸管理機構,諸如,技改管理部門、流動資金管理部門等等;二要建立和健全各種信貸管理制度,諸如審批制度、「信貸三查」制度等等。這些機構、制度都是為實現目標與決策的必要環境與條件。
2,激勵功能。一是提高被領導者接受目標和執行任務的自覺性。銀行信貸部門領導者,要善於團結被領導者,並且與他們正確處理好各種關係,使他們有較強的團體感,對任務的實現有較強的責任感和接受任務的榮譽感,而不認為是一件苦差事,沒辦法,為混一口飯吃的心理,這才有益於提高被領導者接受目標和執行任務的自覺性。
二是激發被領導者實現組織目標的士氣。在被領導者對團體有較強的內聚力之後,在被領導者完成任務過程中,應儘可能地理解和滿足被領導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合理要求,使之對工作充滿熱情,從而激發他們完成目標的士氣。
三是提高被領導者的行為效率。被領導者的行為效率是為實現組織目標所作出的貢獻。在信貸部門,要使被領導者為實現信貸目標所作出貢獻大,就要善於提供各種工作上的方便,制訂合理的信貸政策,使之在執行過程中不很困難,給予較充足的時間和較好的辦公條件等。
二、信貸部門領導者知覺
信貸部門領導者指的是各級行處的處長、科長、股長以及各級行處主管信貸業務的主任或行長。以下簡稱領導者。
領導者知覺是指領導者對借款經濟情況以及被領導者的人際關係的知覺。
領導者知覺,在其領導職能範圍內,知覺有其獨有的特點:經濟情況和借款者心理知覺的間接性。因為一個領導者往往不只是領導一個信貸員(或被領導者),而是多個信貸員,而每個信貸員又負責若干個企業。這樣,領導者則沒可能,也不必要對每筆貸款,對每個企業進行直接知覺,往往是通過信貸員對情況的反映,而進行知覺的,因此,領導者的知覺對經濟情況和借款者心理具有一定的間接性。
領導知覺的內容,與信貸員知覺基本相同:第一,經濟情況知覺;第二,人際關係知覺,但是,領導者的人際知覺,主要是信貸員或被領導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風、工作態度等等。
領導者知覺方法主要有個別交談法,材料法、會議反映法。
(一)個別交談法
這是領導者當發放某筆貸款時,為了其決策需要,找個別被領導者進行交談,從而對企業經營情況和信貸員的分析決策能力進行知覺的一種常見方法,這種方法,一般具有針對性,它能比較深入,細緻地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和分析與判斷信貸員的能力、決策正確性等
(二)材料法
材料法就是領導者通過對被領導者的書面材料,進行知覺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對問題比較複雜,要求記憶深刻的問題,一般適宜此法。
(三)會議反映法
當領導者需要在較短時間內比較全面了解本處或本科或本股所轄信貸業務的現狀及預測未來時,如果還採取個別交談法,顯然是較困難的,此時召集所有被領導者開會,反映
各自的所轄信貸業務狀況及未來預測,這種方法叫會議反映法。它的長處在於能較全面地,在較短時間內對自己所要了解的情況進行知覺,它的短處在於針對性弱,一般難以解決某筆貸款的具體問題,而且會議召集,勢必要影響全處或全科或全股人員的工作,所以,會議反映法只有在必要時才採用。最後要說明的是,在領導者知覺過程中,同樣有可能產生首因效應、暈輪效應等社會認知效應。
第二節領導者心理品質
領導心理品質,領導者所具備的心理綜合系統。領導者心理品質內容,一是德的系統,二是才的系統。
一、德的系統
(一)政治素質
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掌握和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去認識、分析、解決具體的實際工作問題;堅決貫徹黨和國家的各項經濟政策,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唯一出路,堅持和維護共產黨的領導,如果一個領導者不具備這些優良的政治素質,無論其才能如何,都有可能使自己在工作中犯方向性的錯誤。比如,有些信貸部門領導者,由於不具備上述優良品質,儘管其才能過人,業務知識豐富,也有時能經不起「賄賂」的引誘,導致受賄,從而使銀行貸款受損,自已也成了階下囚。
(二)作風
領導者的作風主要有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
1,思想作風是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強烈的上進心、正確的權力觀念,並且謙虛謹慎,自知之明,實事求是,能夠胸懷坦白,大公無私。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高度的事業心,就不可能在其領導工作崗位上作出成績、貢獻。如果沒有正確的權力觀念,濫用信貸權力,獨斷專行,一是可能給貸款造成失誤,二是可能與被領導者形成緊張的人際關係。如果領導者不能謙虛謹慎、自知之明,實事求是,胸懷坦白、大公無私,則可能驕傲自滿,剛愎自用,自我欺騙,文過飾非,以貸謀私。這不可能成為一位好領導者。
2.工作作風就是要有民主集中制的精神,集思廣益、團結同志、同心同德、善於深入實際,不擺架子、扎紮實實、勤勤懇懇的精神。但對工作必須以身作則,帶頭行動,堅決而又果斷,持久而具有韌性,不作「雷聲大,雨點小」的行為,更不能「自己不作,而只要求別人作」或者辦事 「虎頭蛇尾」。
3,生活作風就是具有艱苦樸素的作風,在生活中做好楷模。關心群眾疾苦,以天下之憂而憂,特別應「居廟壇之高,則憂其民」,理解被領導者或信貸員的苦衷,去為他們排憂解難,才有可能贏得被領導者或信貸員的心,才有益於領導工作的展開,才有可能使領導者的形象增光添輝。
二、才的系統
(一)能力
領導者的能力包括工作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決策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1、工作能力。它是領導者完成某一具體工作任務的本領。它有質的方面的體現:有的人能完成某一項具體的領導工作;有的人則不能完成某一項具體的領導工作。它還有量
的區別:有的人完成得很好,時間少,花費財力、物力、人力少;有的人雖然也能完成,但完成得較差,時間長、花費財力、物力、人力多。
2、組織能力。有較強組織能力的領導者,就是能正確處理和協調下屬人員的關係,建立具有較強內聚力的團體。
合理安排人力,充分發揮人的潛力,充分調動所屬人員的積極性,使之能忠心實意地擁護領導者的每一個決策,全心全意地為領導者的每一行動過程貢獻自己最大的能量。
3、思維能力。它是領導者的分析、綜合、判斷、總結能力。思維對象可能是經濟現象,可能是人際關係。由於思維能力是認識和解決這些經濟的、人際的、社會的問題的基本元素,所以,領導者務必有一定的思維能力。
4、決策能力。它要求果斷而不遲疑,正確而不失誤,勇敢而不畏懼,開拓而不保守。它的意義在於能使下屬人員的正確決策得到強化,並使之付諸為信貸行為;使下屬人員的錯誤決策得以削弱或改變,從而避免錯誤的信貸行為。各級領導者務必注意自己的決策權力範圍。應為自己決策權力範圍內所能決策的,則應充滿信心,儘快地決策。否則,則可能使領導功能不能充分發揮,削弱領導本身的作用。但不是自己權力範圍內所能決策的,則應如實地向上級匯報,不予決策。否則,則使領導功能不足而「超負荷地」帶動經濟行為運轉,將使信貸行為可能成為冒險行為。因為,一般地,正常的權力制度是與客觀經濟規律要求相符的。所以,決策權力與決策內容是相適應的。
5、創造能力就是能夠提出具有獨創性的、前所未有,又適合新形勢的建議或決策的本領。領導者為了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必須具備這種能力。
6、社交能力。銀行信貸部門是銀行直接伸向企業的一個窗口,是銀行形象的縮影。所以,在客觀上,要求銀行信貸部門的領導同志,務必具備一種適應這種特點的能力,即社交能力
(二)知識
首先,領導者應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和業務知識。
1.基本的文化知識,包括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語言文字的表達所必備的文化知識,以及基本的計算、分析知識,一般的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知識。這些基本的文化素質是業務知識的基礎。
2.業務知識。主要有銀行信貸業務知識、企業財務知識,為貸款決策提供依據的必要的自然科學技術知識。這些知識是為信貸工作直接服務的。
第三節領導藝術
管理心理學認為,領導是一種藝術,是尋求如何達到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三因素和諧統一的藝術。在此,我們探索、尋求三因素的和諧統一的奧妙:一是充分調動被領導者工作積極性;二是加強領導者自身修養;三是美化環境。
三、 充分調動被領導者工作積極性
要充分調動被領導者工作積極性,就是要合理安排被領導者,信任被領導者,尊重被領導者,熱愛被領導者。
(一)合理安排被領導者
孫中山先生說,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一個領導者不能任人唯親,而只能任人唯賢。這樣,使有才幹的安排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才幹不多的人安排在適當的崗位上。一方面
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有才幹的人,在重要工作崗位上能充分發揮其才能,使人的潛能沒有被埋沒。才幹不多的人又能勝任工作,也不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有益於被領導者安心工作。比如,當有才幹的人,如果未能安排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則可能使之感到其價值沒能被領導承認,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從而發洩於對工作不負責任,馬馬虎虎,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心理,想方設法要走。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因得不到重用的,有才幹的人才,就因此而外流。劉邦因不重用韓信,而使之負氣出走,幸虧蕭何追回,才使劉邦得一奇才。因此,銀行對那些有才幹,能勝任信貸工作的青年同志,應及時將他們調到信貸工作位;對那些能勝任股長,科長,處長的青年信貸工作者,不要憑資論輩,更不能以貌取人,而要使之擔任適當的職位,使他們安心工作,感到自我價值被領導者承認,且能以實現,從而產生一種滿足感。
(二)信任被領導者
在實際工作中,常有些領導者,既要選用某被領導者擔任某一項工作或某一職位,但卻始終不信賴他,總擔心其工作會出差錯。因而一方面在工作中愛「善心」地代替被領導者工作,使被領導者似乎手腳被糾纏似的,不好施展自己的才幹;另一方面,總喜歡在被領導者做出某一項工作後,吹毛求疵,給被領導者一種心理壓力。這樣,被領導者做出成績不能得以肯定。這何以調動被領導者的工作積極性呢?
人類行為的主動力之一,便是信任的欲望。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特別是領導者的信任,他就會產生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相反,如果領導者經常對被領導者不信任,必然造成被領導者的怨恨,從而喪失對工作的信心。比如,信貸科長,總是對信貸員的匯報,分析,決策不信任。這樣,會使信貸員產生不滿的情緒,怨恨,從而失去對工作的信心。要改變這種狀況,領導者要有一條信守:該同志我一旦選用,我就要信任他,否則我就不選用他。
(三)尊重被領導者
人們獲得尊重是自我價值被社會承認的重要內容。人們的自我價值一旦被社會承認後,則很可能產生巨大的潛能,促使自我價值實現。在這個促使自我價值實現過程中,實質上是人們自我潛能最佳發揮過程。所以,領導者如果能尊重被領導者,就能最佳地發揮被領導者的潛能。比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看到,如果一個信貸員的決策,屢次被科長,股長等領導者所否定,或者儘管信貸員錯誤的決策,但不加以引導,而採取歧視的態度,則很可能使信貸員今後不敢,也不願再去作信貸決策了。因為正確決策屢次被否定,或者受到歧視態度,很大程度上是對信貸員的不尊重,則不可能挖掘其潛能。相反地,如果他的正確決策很快得到領導者的承認,他就會感到自我價值一一即決策價值得到了社會承認,或錯誤的決策得到了正確引導,也就是得到了領導者的尊重,則也很可能產生一種巨大潛能,促使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作為領導者尊重被領導者,是發揮被領導者潛能的重要途徑之一。有些領導者誤以為,尊重了被領導者,有損於自己的尊嚴。其實,恰好相反,不尊重被領導者的人,永遠得不到被領導者的尊重。得不到被領導者的尊重,如何談領導功能的發揮呢?
(四)熱愛被領導者
凡是有效帶兵的將軍,無一不是愛兵如子的。由於領導者熱愛被領導者,則會使團體內聚力增強,特別被領導者在工作中出現的怨恨、不滿等反抗情緒不易指向領導者,甚至由於被導者獲得領導者的熱愛之後,則很可能愛的暖流使這些反抗情緒融化消逝。這樣,就有益於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人際關係和諧。實踐證明,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生產力。因為在緊張的人際關係中,人們要耗用相當部分時間與精力去應付和緩解因人際關係緊張造成的心理壓力。而由於這種人際關係的和諧,使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都節省了這部分時間與精力。彼此都將全部精力集中放在工作上,顯然,這有益於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就有益於領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加強領導者自身修養
領導者的自身修養,是發揮領導功能的重要途徑,也是領導藝術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個領導者要善於自省。比如當與下屬人員要發生摩擦時,就要善於自省。「我是否正確?」、「我批評他的方法是否對頭?」、「我是否考慮環境對被領導者的影響?」等等。又比如,當與下屬決策恰好相反時,不要自以為是領導者,就強制性地要下屬人員按自己決策執行。這樣被領導者即使口服或許心也不服。這很可能是導致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隔閡、衝突、不和的潛在危機。
一個領導者要善於自製,就是領導者要善於控制自己。當自己正與下屬人員發生摩擦時,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學會忍,以防止關係進一步惡化。又比如,當發現自己決策
有誤時,不應憑情緒衝動而使決策失控。
一、 美化環境
這種美化環境不只是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社會環境。如何美化社會環境呢?就是要給被領導者有優良的工作、學習、生活條件。比如,在同一個辦公室,安排人員的時候,既要符合工作要求,又要考慮人與人的性格、興趣、愛好一致致,年齡相當,男女適當搭配,這樣的環境有益於人際關係的處理。
當然,有優雅,乾淨,寬敞、裝飾美觀的辦公環境,也是有益於被領導者的身心健康的,所以,在經濟能力可能的情形下,去美化自然環境,也是有益於領導工作效率提高的。
總之,美化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也是強化領導功能的重要途徑之一。
第四節信貸員的選拔與培養
一、信貸員的選拔
信貸員的選拔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發現人才,挖掘人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要有正確的選拔標準,採取合理的方法與方式
(一)信貸員選拔原則
對信貸員選拔的原則是,要用全面、歷史、發展、實踐、
一分為二等認識人的原則去認識信貸員
1,全面看人的原則。全面看人的原則就是要從各個方面來認識人。一個信貸員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還要有相當的決策能力,應變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必備的文化、業務
知識等。我們決不能一味地強調政治,也不能一味地強調能力與知識。要又紅又專才能選拔出合格的信貸人才。曾有段時間,有些行處,只看能力,只看文憑,不講政治素質,結果使一些政治素質低劣的人當了信貸員,且放了一些人情貸款,進而給貸款安全造了較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在選撥信貸員過程中,應遵循全面看人的原則。
2、歷史地看人原則。認識一個人,不只能看其現在,還須看其過去。這就是歷史地看人原則。過去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知識水平、貢獻大小等等,都應作為認識人的內容。有的人,為了到信貸部門,一時積極,似乎政治素質高,或有意顯露「才華」,事實上,恰與其相反,所以作為信貸員的選拔,就應避免這樣的「投機分子」,要考察人的全部歷史過程。
3、發展地看人原則。看人不僅要看現在與歷史,更要看其發展前景。這就是發展地看人原則。有的人,過去與現在,都是符合信貸員條件的,但是他的發展,可能變為不符合了:有的人過去與現在都是不符合信貸員條件的,但是他的發展,可能使其變為符合的了。因為,事物都是變化的。有些人,儘管有一定的政治素質和一定的能力與知識,可是
其放鬆思想改造,放鬆業務能力培養和發展,放鬆學習文化業務知識,從而逐漸「退化」,變為一個政治素質與能力都欠缺,知識貧乏者了。而有的人,卻由於加強思想改造,堅持能力培養與文化業務知識學習,則可能成為有思想、有抱負、有責任心、有能力、有知識的人才。堅持發展的看人原則,有益於人才的質量和人才的挖掘。
4、在實踐中看人的原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看一個人是否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信貸員,還須在實踐中考察驗證。這就是在實踐中看人的原則。許多人通過考試觀察、交談,似乎足以能當一名信貸員,但工作起來卻不行。不是銀企間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就是信貸決策不行等等。特別是,信貸工作是實踐性較強的工作,所以堅持實踐中看人的原則,是很有必要的,亦很有實際意義的。
5、一分為二辯證地看人原則。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看人要看其主流、本質。既要承認每個人都有其美善之處,又要不否定其不足之處。這就是一分為二辯證看人原則。不能視其有某一非主流的、非本質的不足,就全盤否定他。信貸員並非完人。所以我們認為,只要一個人主流上、本質上是符合信貸員條件的,就應當選拔其成為信貸員,決不能因其存在某些不足,就全盤否定他,這會埋沒人才。相反,儘管某些人某些方面尚可,但其本質是無能的、無知的,同樣不能成為一名信貸員;否則,那就會「誤人子弟」的。
(二)選拔信貸員的標準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在這個使用幹部的問題上,我們民族歷史中從來就有兩個對立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賢」的路線,一個是「任人唯親」的路線。前者是正派的路線,後者是不正派的路線。」①所以在信貸員選拔過程中,切忌「任人唯親」而應「任人唯賢」。這裡的「賢」就是信貸員的標準,這種標準應該是德才兼備,也就是要使信貸員革命化、青年化、知識化、專業化。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又要有相當的能力、知識和必備的體質。
(三)信貸員的條件
1.大、中專畢業生或有經濟員以上職稱的人員。
2、了解銀行會計結算,信貸基本理論,有關信貸政
策。
3、了解企業會計核算,熟悉企業生產經營一般經濟過
程。
4,不同企業類型,基本條件略有差異。如大型國營企業,應有經濟師技術職稱來擔任信貸員,而中型國營企業,應有助理經濟師技術職稱的來擔任信貸員。
(四)信貸員選拔方法
主要有:觀察法,談話法,問卷法、個案法、活動產品分析法,心理測驗法。
1,觀察法。觀察的內容主要有動作、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情緒、興趣,意志,氣質,性格等。
2,談話法。運用談話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目的要明確,避免海闊天空,離開主題,影響效果。
(2)事先擬定談話的主要問題,注意談話對象以及談話目的,組織談話主要問題,即談話內容與對象適合,要與
目的協調一致。
(3)談話要和藹、自然、輕鬆,儘可能地消除談話對象的緊張情緒,以獲得真正可靠的答覆。
(4)切忌打斷對方的話,發現對方談話離主題較遠時,要進行適當引導,把談話內容轉到談話主題上來。
(5)談話要自然、明確,措詞要婉轉。
(6)一般採取對話形式,必要時可作一定的必要的記
錄。
3.問卷法,問卷法的優點是能在較短時間內,在較大範
圍內取得調查對象,然後對獲得的調查材料進行統計分析,
就可找到問題的答案。利用這種方法,在設計調查項目時,要力求合理、措詞準確,要求被試者回答問題時,要嚴肅認真,實事求是,表達準確。
4,個案法。個案法是對被調查者在較長時間(一年幾年、十幾年)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解,研究其心理發展過程,探討其人格特質。
在銀行內部,許多信貸員,並不是從學校到銀行或從社會上招到銀行後,直接到信貸部門的,往往是要將其分配在會計、儲蓄、出納、計劃等部門後,根據其工作成績、工作
能力等方面的表現,再採取個案法,進行選拔到信貸部門的。所以,個案法在信貸員選拔過程中,是常用的有效的一種方法,為了把這個方法搞好、搞準,最好對每一位銀行幹部,從其進銀行那天起,就建立業務檔案,以備考查。
個案法須了解的基本情況:
(1)出生年月,籍貫
(2)家庭基本情況
(3)所受教育的基本情況
(4)工作經歷及工作成績
(5)專長、業務和社交、應變能力等方面的情況
(6)政治面貌,歷次政治運動中表現
(7)受到何種獎勵與處分
5,活動產品的分析法。活動產品分析法是通過被試者的活動產品分析研究,對被試者的心理特點進行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是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因此活動產品分析不能僅局限在產品上,而且要研究產品的製作過程。因為在產品的製作過程中,心理特點表現更為明顯。
通過活動產品的分析法可以了解被試者的智力水平、個性心理特點、技能的熟練程度、興趣愛好、工作態度等。比如,對某幹部工作總結、工作報告的分析,可以了解這個
幹部的寫作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等等。
6,心理測量
(1)能力測量。有關信貸員能力測量,在前面已述及,在選拔信貸員時,諸如表達能力測量等,可以借鑑。
(2)知識測驗。主要通過信貸理論,信貸政策等業務知識方面的考試
(五)信貸員選拔方式
1,選舉制。就是由全行處幹部職工進行記名或不記名投票選舉信貸員的方式。這樣,對當選的信貸員,要經受兩個方面的心理壓力與心理督促:一是自己的心理壓力與心理督促,二是群眾的心理壓力與心理督促。這對激發和調動信貸員的積極性,會有很大作用,對增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也會有很大的作用。
2,任命制。就是由銀行領導者對某人任命信貸員職務的一種選拔方式。這亦是銀行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有益於提高選拔效率;但若搞不好,將影響選拔質量。這就要靠領導
的政策水平高、原則性程度等方面的思想品德。
3、考試製。採取考試的方法,擇優錄用信貸員的選拔方式。目前許多基層行處採用此法選拔信貸員。這對於調動職工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職工的自學能力,提高責任感,增
強進取心,防止「拉關係」都有重要意義。
4.聘任制。這是銀行領導向被聘任的信貸員頒發聘書,雙方籤訂聘約,明確規定信貸員的任期、責任工資待遇,以及雙方的權利、義務等等。
二、信貸員的培養
一般說,剛到信貸部門來的信貸員,無論是新畢業的,還是銀行老職工,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才能勝任工作的,由於信貸工作實踐強,所以,一般培養方法,最好採用師徒法;即由富有信貸經驗的老信貸員,在實踐中,將貸款調查、貸款決策、貸款檢查等技術以及社交、表達等藝術,言傳身教地教授於新信貸員,而對於那些業務知識、政策理論,則可採取集中學習方法進行培養。
培養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有關信貸操作技術和信貸處理藝術。主要有貸款程序操作技術、以及社交藝術、語言藝術、談判藝術等。二是人格特質力、分析能力、記憶能力、決策能力等等。
培養信貸員應注意三個問題;
(一)信貸員開始從事信貸工作時,應給予一定實習在此實習期內,最好不要給予信貸審批權,最好不要獨自審批貸款,以保證貸款安全。
(二)要儘可能地在實習期內培養獨自主的工作能力,盡可地揮其創造性,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不要一切實踐性較強的工作,都讓師傅代,而要儘可能地讓其獨立完成,為獨立決策、獨立工作,完成其必要的過渡性環節。
(三)業務傳授過程以及師徒關係處理,同樣存在著交往藝術性問題。為此,無論師傅還是徒弟,都應重視學與教的藝術;特別是作為師長,更應為重視。
全書完。
老百姓心理,心靈的雞湯;
學術之研究,喜歡就掃碼:
注釋:
由於作者疏忽,未對前言至第四章的注釋編輯序號(都為①號),在此說明,前言至第四章注釋號應按行文循序編為①到⑦號,特此向讀者深表歉意。
①《警官心理學》群眾出版社,1987年第3頁
②《普通心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第1頁。
③《銀行信貸管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5年第1頁
④《簡明社會科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82年,第167
頁,
⑤《普通心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第421頁。
⑥《普通心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第425頁,
⑦《人格心理學》,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頁
⑧《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4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