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考生都不願意報考民辦大學

2020-08-27 我們一起來文化

自從1980年樂天宇教授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民辦高校九嶷山學院開始,我國民辦高校已經有40年的歷史,目前已經達到800所左右,這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是一種補充,也使很多年輕人有了實現大學夢想的機會。

但是,現實情況下,我國的民辦高校並不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深受青睞。很多考生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報考民辦高校。究其原因主要是如下。

1、就讀民辦高校費用較高

民辦大學沒有國家的財政支持,運轉主要靠學費收入,所以學費比較昂貴。學費通常根據學校、不同專業的不同,大多數在13000-18000元/年,個別民辦大學會超過20000元,而公辦高校學費多數在5000元/年左右。所以,相對公辦高校,要高出10000元/年左右。而且讀大學除開學費外,還有住宿費,書本費生活費,一年下來怎麼也要四五萬,所以,一般工薪的很難負擔,而不敢報考民辦高校。

2、一般的民辦高校教師的責任心都不是很高

多數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少,兼職教師比例過高,因此,教師隊伍自然缺乏穩定性。

而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待遇和公辦高校不一樣,公辦高校的教師屬於體制內,公積金、養老保險等都有足夠的保障。雖然少數民辦高校已逐步建立起自有的師資隊伍,但是,因為公積金、養老保險等待遇無法和公辦高校同等。所以,很多民辦高校的專職老師往往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有機會多半都要往公辦跑。至於兼職教師,當然更加不會一心一意的工作。

3、民辦高校的教育水平一般都不是很高

對於大學,人才培養是其根本任務和中心工作。但由於民辦高校辦學主要靠學費,以學養學,學校又要賺錢,所以,投入一般不足,為了節約成本,課程設置不具備獨立性而是有極大的模仿性。

民辦高校在教學經費上投入不足,一方面難以引來高水平的教師,另外一方面,基礎設施、人才培養質量、教學實訓條件、實踐能力培養也往往是「得過且過」,一完成為標準,從而無法在教育水平上下足功夫。培養出來的學生質量普遍低於公辦高校。

4、民辦高校學習風氣不夠好

一般民辦高校的招生條件寬鬆,錄取分數線都相對較低,生源質量相對不如公辦大學。因此,學生的質量良莠不齊,魚目混雜,加之個別學生家庭條件優越,攀比之風存在,而學校的監管和管理能力經常不足,因此,民辦高校的學風相對不濃,從而影響社會對民辦高校的認可度。

當然,民辦高校也有自身的特點,比如專業設置靈活,注重市場對接,畢業就業往往能夠趕上「熱點」。而有些民辦高校經過發展,辦學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所以,是否選擇民辦高校就讀,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比如,在民辦高校的本科和公辦高校的專科之間,我們還是要選擇本科,畢竟這個社會對文憑的要求越來越高。況且,即使進入民辦高校,只要自己努力,將來考研,也能改變的。

相關焦點

  • 福建改名「很成功」的大學,之前默默無聞,現有很多考生願意報考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高校教育在全國屬於中等水平,大學的數量有八十多所,其中本科院校將近有四十所。但是要說起名校來,很多人都只能說出一兩個名字,就比如廈門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其他的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 成功「改名」的8所民辦大學,光是學費就很昂貴,考生謹慎報考
    下面表格中就是8所民辦大學改過之後的名字,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注意:這8所高校也是前面提到的屬於與公辦大學合作的民辦大學,這些大學在招生時借用公辦大學的名氣、教學設備以及師資力量進行招生工作,這也吸引了很多不明情況的考生報考。考生們在入學之後才知道自己報考的是民辦大學,而且民辦大學的學費也是相對昂貴的。
  • 民辦與公辦的二本院校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很多考生選擇民辦二本?
    今天的話題簡單的聊一下民辦二本院校與公辦二本院校的一些區別,大家看好是「二本」這個層次之間的比較而已!首先了解下公辦二本與民辦本二指哪些大學呢?之前的獨立學院與三本的院校基本上都是以民辦為主,二本及以上的高校大多為公辦,但經過二三本合併成二本後,現在統稱為二本院校。當然層次也就都是一樣的了,只是分為公辦和民辦的區別。
  • 為何很多專升本的考生在考研時,不敢報考211和985大學?
    每年考研成功的學生中,專升本的考生佔比太少,幾乎看不到他們的身影。特別是報考名校的時候,專升本的考生劣勢明顯,就算初試分數較高,也很容易被刷!那麼,為何名校在錄取研究生的時候,那些專升本的考生那麼容易被刷呢?是不是名校不願意要那些專升本的考生呢?
  • 「不建議」農村考生報考的大學,不僅難考,還費錢
    高考是一場重要的考試,有人將之比作「沒有硝煙的戰爭」,通過這場「戰爭」,很多人的命運因之改變,尤其是對於農村或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高考改變的可能是一個家庭的命運。不過,農村或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大學的學費以及生活費等花費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每年高考結束後,都有不少高分學霸,不得不去打暑假工,以減輕家庭負擔。
  • 本科二批開始補錄,這5所民辦大學學費近7萬,很多考生「被坑」
    而在本科二批的徵集志願中,考生們發現出現了很多民辦的二本院校。大多數參加徵集志願的考生們都是比較緊張的,畢竟想要參加徵集志願的,都是不想要復讀的考生,那麼在選擇徵集志願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因為今年教育部的改革,合併了不少的二本、三本院校,所以今年才會出現很多學費比較昂貴的民辦本科院校進行了徵集志願,如果是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考生,一定要謹慎報考。
  • 本科二批開始補錄,這5所民辦大學學費近7萬,很多考生「被坑」
    文/小聆教育說近日,很多省份的本科二批次錄取已經相繼結束,甚至有的省份專科批次的錄取都已經進行過半了。而在本科二批的徵集志願中,考生們發現出現了很多民辦的二本院校。大多數參加徵集志願的考生們都是比較緊張的,畢竟想要參加徵集志願的,都是不想要復讀的考生,那麼在選擇徵集志願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 考名校的分數,一不留心讀了民辦三本,這樣的考生太悲劇了
    高考分數往往決定了考生讀哪所學校,有些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高估了自己的分數,造成滑檔,沒能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或者想學的專業,還有一些考生低估了自己分數,報了一所不太好的大學,分數線出來後,非常後悔。但這都不是最悲劇的,其實最悲劇的就是考了985/211的分數,卻讀了一個民辦的三本大學。如果一名考生高考分數為650分左右,報考武漢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名校,都能達到提檔線,為什麼高考分數650分,還能被民辦三本院校錄取呢?
  • 河北最好的4所民辦大學,性價比很高,值得低分考生報考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就有一些學生左右為難,尤其是超本科線不足30分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左右為難,一方面不願去報考專科院校,畢竟努力了十幾年,又害怕上不了本科院校,其中一部分人就選擇了去復讀。
  • 高考落榜生可以報考哪些民辦本科大學
    對於高考落榜生來說,想要報考大學,可以選擇的範圍就非常小了,即使是民辦學院,高考錄取線再低,落榜生也不能報考這些院校的高考統招專業了,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無論是報考民辦學院,還是公辦學院,都只能報考院校計劃外招生專業,目前設置有計劃外招生的民辦院校大概有20多所。
  • 冷門地區的那些高水平大學,你願不願意報考?
    說到高考志願選學校,很多考生和家長糾結於高校的水平和高校所處地理位置之間的矛盾。一般來講,發達地區其科教實力也自然比較強,好大學很多,但是熱度也很高,競爭激烈。在一些欠發達地區,仍然也有很多實力很強的大學,這些大學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很多考生不願意報考。今天,登科高考就給大家羅列幾所這樣的大學。
  • 我國最「憋屈」的4所211大學,分數不高,卻很少人願意報考
    但是這類大學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很高,對於很多考生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想順利考上還得下些功夫。不過,凡事並不是絕對的,在我就有這樣4所211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考上,他們的錄取分數線不高,但是卻很少人願意報考,被人們稱之為最「憋屈」的211,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吧!
  • 大連藝術學院是民辦還是公辦?考生區別民辦和公辦大學的方法指南
    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都會問到大連藝術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我們知道,東三省的開設藝術學科的院校是很多的,所以在報考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院校情況!下面我們就為大家全面的介紹一下大連藝術學院!包括怎麼區分辨別民辦和公辦大學的方法!
  • 河南這兩所高校,建校歷史悠久卻被考生忽略,考生不願意報考!
    而對於根本沒有機會進入相對好的大學就讀情況下,很多考生寧願去其他省市就讀某知名大學的獨立學院,也不願意選擇河南的院子頭高校。以下兩所高校就是典型的例子。信陽師範學院信師的底蘊起源源於河南大學,創建於1975年,1978年更名為「信陽師範學院」秉承了河南大學的傳統教學理念,上個世紀80年代信師有「小河大」之稱,當時想學師範的學生,想考上這所學校也堪稱學霸級。隨著時代的發展,信師位於信陽市,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很多考生不願意報考,學校名氣急劇下降。
  • 為什麼野雞大學無法取締,考生與家長如何辨別?
    現在高考剛剛結束很多學生和家長也在為孩子報考的事情發愁,有很多家長和孩子一直擔心自己報的學校是一所野雞大學,而且有不少野雞大學名字取的非常高大上聽起來像一本院校,可很多野雞大學為什麼不被依法治理呢?有很多家長考生也心裡有個問好,這就是因為有很多野雞大學也有專業的也有不專業的也有混淆視聽的。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很多野雞大學大多都是從獨立院校裡獨立出來的,那什麼叫做獨立院校呢?
  • 「大齡」考生報考MBA,為什麼難?
    尤其是,隨著MBA報考人數的逐年增多,平均年齡卻逐年減小,很大一部分考生都是剛達到MBA的報考條件,本科畢業三年就開始準備讀個MBA,MBA學員低齡化已經成為一種明顯的趨勢。我們可以全面地看待「低齡化」問題,現在在EMBA項目中都有很多年輕人。很多學技術出身的海歸創業者、80後創業的新人以及一些年輕的中層管理者都應該早點來商學院讀書。「主要是完善自己的管理知識,提高管理效率,以避免企業走更多彎路。」
  • 明年考生有福了,這3所民辦大學轉為公辦大學,學費還降低一半
    所以,大多數考生在報考志願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公辦學校,然後考慮的是民辦學校,公辦的學校在辦學教學質量方面有保證,而有些民辦學校結業證書甚至國家都不承認,學費更不是一般家庭承擔的起。,她這樣的成績就連一所公辦的大專都考不上。
  • 中國被「嚴重高估」的6所大學:實力不弱,但高分考生報考很吃虧
    我國的高等院校雖然不多,但也不少,金庸老先生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用在高校上也適用,有高校的地方就有爭議與迷惑,重點大學爭名次,清華北大爭國內第一大學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多年以來都在爭,一本大學爭資源、爭師資力量,二本大學爭生源,爭補助,專科也在爭,所有高校都在爭。這是中國教育之幸,但爭鬥中總會出現一些魑魅魍魎,有時候不是大學本意,卻誤導了考生。
  • 高考成績不佳,只能上專科大學,公辦大學好還是民辦大學好?
    每年高考之後,有人上本科,有人上專科,這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有部分高考成績較差的同學,他們沒有達到本科錄取分數線,因此不能夠進入本科類大學,專科便是他們考慮的歸屬之一。不過專科類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選擇。
  • 三本大學為什麼學費較高?三本比二本差很多?考生和家長注意了
    相信大家經常聽到三本大學,那麼三本大學是什麼樣的存在呢?一般是指民辦的大學或者各大學與企業聯合設置的獨立學院,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值得注意的是,該校是二本招生),那麼大家知道三本大學為什麼學費較高?還有三本比二本差很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