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嶄新的課本,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你將會獲得很多的驚喜,物質世界的許多奇妙、有趣、神秘的變化現象令人感到深奧莫測,將使你學習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昂然地走進化學世界、去觀察、分析、探究許多新穎的問題,那麼,學習化學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一、堅持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課前把要講的內容先通讀一遍,閱讀時,對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覆閱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對關鍵字、詞、句應認真鑽研,確實弄懂所讀內容,了解本節課的基本知識,分清哪些是重點,難點和關鍵,哪些通過自己看課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邊記上記號,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有的放矢,有張有弛,在輕鬆愉快中接受知識,取得較好效果。
二、重視課堂學習
上課時學習的主陣地,是決定這節課能否取勝的關鍵,聽課不僅要用耳,還要眼、手、腦等多種感官並用,用「眼」去觀察老師講課的一舉一動,實驗操作及現象;用「耳」去聽;對於重點、難點、關鍵點一定要仔細聽,對老師講到自己通過預習經掌握的內容可稍放鬆一點,對老師多次強調的內容,還要動「手」記下來,當然要記要點,提綱式,不能全記而妨礙聽課;還要用「腦」去想,多問幾個為什麼,隨老師的思路去分析,去理解,只有多種感官並用,才能取得較好效果。
三、及時搞好複習
記憶就是和遺忘作鬥爭的結果,根據遺忘曲線,防止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遺忘之前及時複習,而不是忘了後再重新記憶。」複習分課後複習、章節複習和綜合複習,課後複習要認真閱讀當天的內容,對重要內容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力求全面掌握,把課本上的知識消化為自己的知識,並能聯繫實際加以應用,在此基礎上獨立完成作業,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仔細思考後再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章節複習和綜合複習是選用對比、歸納、總結等方法,把獨立的知識點連成線、形成網,這樣便於理解、記憶及應用。
四、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接觸一門新的學科,大多數同學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化學第一節課《緒言》中有三個演示實驗,有顏色改變、沉澱生成、發熱發光等鮮明的現象,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加上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第一次測驗成績都很好,所以同學們剛開始學習化學時,都非常的開心、興趣很濃。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內容的加深,部分同學的新鮮感會慢慢消失,學習成績就可能漸漸下滑,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保持住濃厚的學習興趣,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五、專心聽講
課堂專心聽講是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老師都會反覆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地方,老師還可能會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點。
當然我們不是消極被動地聽,而是主觀上積極努力地聽。比如我們在聽課時可對所學內容提出質疑,下課後再徵求老師的意見,以便形成自己的觀點。一般來說,老師在講新課前,一般都用五分鐘來複習上一節課所講的內容,或者把今天要講的材料引個頭,概述講課的目的,或者預習、概敘要闡述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很快地記下教師在最初五分鐘裡所講的主要內容,那麼,它將是最有價值的筆記的一部分,或許會提高整堂課的聽課效率。而一堂課的最後五分鐘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大部分教師會在這段時間總結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這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與老師一起複習,對筆記進行補缺補漏。
六、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人們研究和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化學實驗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學年中共有82個演示實驗和10個分組實驗。這些實驗能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培養觀察、思維和動手實驗等能力,還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靈活記憶
初中化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易學難記,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同學們普遍反映化學課「學得會,記不住」。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可以在學習中改進記憶方法,加強記憶方面的訓練,提高記憶效果。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