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使小麥減產 英國農民望「糧」哀嘆

2021-01-11 中國日報網

惡劣天氣致使英國小麥收成遭到重創。

據英國《衛報》6月13日報導,氣候因素損害英國糧食產量。秋天潮溼,春天寒冷,導致小麥收成跌至歷年最低。

英國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潮溼的秋季,後來又見證了50年來最寒冷的春天。惡劣的天氣嚴重損害小麥生長,使食品製造商不得不從國外進口將近250萬噸作物。

英國農業和園藝發展局(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Board)的高級分析師夏洛特·加布特(Charlotte Garbutt)說:「在正常情況下,英國會有將近250萬噸的小麥出口量,但是今年卻要進口250萬噸。經歷一個寒冬,作物生長艱難,脆弱多變。今年的小麥的種植面積更少了。"

在英國,農民鏟掉未能發芽的麥種以及受澇的作物,重新移植麥種。分析師估計,英國2013年將收穫1100萬到1200萬噸大麥,是數十年來最少的一次。全國農民聯盟(National Farmers Union)對76名農戶和1.6萬公頃農田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今年英國的小麥種植總量減少了將近30%。

在歐盟,英國一直是第三大小麥種植國。但是,在未來11年間,英國將首次成為小麥的淨進口國。全國農民聯盟作物主席安德魯·華茲(Andrew Watts)說:「雖然我們的調查得出的只是初步的結果,但這也令人十分擔憂。如果專家們的話是正確的,而這種極端惡劣天氣又頻繁出現的話,我們必須找到方法,拯救我們的產業。」

另外,英國農民還要為小麥的畝產量擔憂。根據發展委員會的一份最新分析,儘管20世紀80年代以來,基因技術有了一定發展,施肥技術也有所進步,但是英國的麥田和油菜田並沒有改善。具體原因並不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惡劣多變的天氣是其中一個原因。

其它的作物也在去年遭到惡劣天氣的嚴重破壞。油菜和燕麥都未能倖免;在英格蘭東部,12.5萬公頃甜菜也沒有發芽,一些地區還減產50%。英國甜菜科研組織科學家馬克·史提芬(Mark Stevens)說:「天氣肯定對此造成了影響。受影響的作物都是在寒冷的冬天種下的。」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相關焦點

  • 小麥30公分就抽穗,到底會不會減產呢?聽聽專家的怎麼說
    清明節剛過,這次回了趟老家,走在鄉間的麥田裡,滿眼的望過去,小麥已經抽穗兒了,但是有一個情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呢?由於暖冬的影響,不管是河南山東河北,這些小麥的主產區,小麥抽穗兒比往年提早十幾天,而且今年抽穗還不完整,有高有低,部分地區幾乎30公分高就已經抽穗了,這種現象正常嗎?陸陸續續地見到了幾個本村的農戶,都提到了今年小麥的生長情況,他們認為幾十年都沒遇到過小麥抽穗這麼早,這種情況到底會不會減產呢?
  • 小麥豐收在即,目前行情多少錢?會破1.2元嗎?聽聽農民怎麼說
    估計今年到不了芒種,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小麥就收割完成了。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在國內目前的種植面積有三億多畝,種植面積廣的它養活著十幾億的人口。農民作為主要的勞動力,在小麥供給上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所以農民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就以小麥來說,除了豐產會讓農民高興外,收購價格高,行情好,也能夠讓農民笑開顏。
  • 看看小麥減產多嚴重3畝地就200斤麥子
    (河南農村小麥產量調查)小麥部分地區減產嚴重,到底有多嚴重?農民們種地的信心怎麼樣?黃叔今年65歲,種了三畝小麥。他出去在建築工地上打小工。5月25號回來收麥子。發現麥子已經幹了。黃叔叫了本村的收割機。割完後倒在塑料棚上。
  • 看看農民自己怎麼說,看完你就明白了!
    最近,正是小麥收穫的時間,不斷有消息傳出,今年是一個豐收年。甚至傳出,有些地方一畝底今年產量高達1600多斤,而陸續出現了各地相互爭比產量的現象。豐收當然是好事情,不過也有人說,小麥最近價格反而還漲價了,如果大豐收,不應該價格會下降嗎。
  • 種糧農民注意:今年開始農民糧補迎2大「變化」,糧食補貼有變?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生存的根本,而農村想要發展又離不開農民,因此這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以前農民種地其實是很辛苦的,所有費用都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有的時候遇到天氣情況不好,糧食無法豐收,不僅賣不出好價錢,自己一年到頭可能還要「虧本」。
  • 農民的福音!土地確權後,2020年農民糧補「升級」,補貼數上漲?
    相對而言,土地對於農民的價值也是很高的,所以每一次農村土地的改革都能夠得到較高的關注度,農民和土地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在很長一段時間之間,農民種地的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全部都是人工勞作,辛苦先不談,光是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果遇到特殊的天氣,出現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很可能一年就白幹了,所以還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
  • 從旱魔口中奪糧
    列印 關閉  「我要千方百計保麥苗,竭力爭取少減產。」2月10日,張德本在麥田裡一邊忙碌著澆水,一邊回頭對記者說。張德本是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他種的200多畝小麥,已有三分之二澆足了水,適宜的地塊還澆了兩遍。  張德本是臥龍區安皋鎮於莊村的青年農民,一直任本村於東組組長,全家務農。
  • 英國遭遇「極端」天氣
    據新華社消息在剛剛送走持續數周的寒潮之後,英國將於本周末迎來一股熱浪,預計氣溫將從零下十幾攝氏度飆升至罕見的14攝氏度。英國氣象局說,預計從23日開始,英國大部分地區將迎來明媚陽光以及乾燥和暖的天氣,英格蘭中部和南部、首都倫敦等地氣溫可能升至14攝氏度,相當於往年此時平均氣溫的兩倍。
  • 北半球拉響極端寒冬警報 中國或難以倖免
    英國近日遭遇強風天氣,幾位行人頂風艱難行走。加拿大寒流襲小麥減產受今年入秋後天氣比正常年份寒冷的影響,加拿大已發出警告,指出今年小麥和用於生產食用油的油菜籽產量會顯著下跌20%。加拿大艾伯塔省近日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霜凍,氣溫低至零下4到9度,導致部分農作物質量受損。
  • 小麥減產黃豆又絕收,六旬老人哭稱:全部拉回家燒鍋
    他叫高青原,今年61歲,幾個月前種植的小麥大面積減產,如今種植的十幾畝黃豆,又基本絕收,他傷心地告訴記者:「去年黃豆價格很好,俺今年種植十幾畝黃豆,就指望著這點莊稼,沒想到基本絕收,投資人力物力賠錢幾千塊。」高青原已經在地裡忙活一早上了,一個人用鐮刀收割黃豆。「葉子都黃了,俺把收割運回家,裡面都沒有豆子,都是幹的,不收過幾天下雨全都爛在地裡更不好收拾了。」
  • 玉米價格持續降價,農民現在賣糧划算不?玉米價格還會漲嗎?
    從11月份開始,玉米的上市量就在不斷地增加,價格也達到了預期,並且在11月17日到19日期間,東北地區遇到了大雪和降溫天氣,影響了玉米的儲運,使得玉米價格又一次上漲。在華北地區,出現了多年來罕見的情況,玉米和小麥的價格出現了倒掛,倒掛達到了每噸80元到90元的差距。
  • 農村俗語:「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雖然在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但還是沒有能夠查閱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該冷不冷,吃糧要省。其意思是說:天氣應該熱的時候,一定要熱,否則,五穀就難以結實;而該冷的時候也一定要冷,否則,糧食也不會豐收,因此,要省著吃糧了。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就能夠看出農作物與溫度之間是有很大關係的。
  • 河南方城違規推廣種子致減產 一個穗只結兩粒麥
    在豐收喜悅中,卻傳來「不和諧音」:河南方城小麥減產約2億斤,曝出縣農業局及關聯合作社違規推廣「黑種子」,造成農民嚴重歉收,欲哭無淚。  黑種坑農,一個穗只結兩粒麥,推廣種了14鄉鎮  一手麥粒金黃飽滿,那是去年留下的口糧;一手麥粒乾癟泛黑,這是今夏打的新麥。種毀一季糧食,河南省方城縣清河鄉趙莊村民蘭林松哭天不應,投訴無門。
  • 種小麥、玉米效益低,農民不知該種什麼?
    種小麥、玉米效益低,農民不知該種啥賺錢多,你有啥好建議?【成功者不是做什麼事情與眾不同,而是「做事的方式」與眾不同】——因為,你種小麥、玉米有成熟的經驗,所以,還是從小麥種植,玉米種植上有「一些新花樣」為上策。
  • 今年種小麥,最佳播種期最什麼時間?農民別弄錯了
    進入9月份後,北方各地的農民都在忙著收穫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收完莊稼,農民緊接著就要進行整地了,準備播種今年的冬小麥。那麼,關於今年小麥播種,最佳播種期是什麼時候?什麼時間播種會更有利於小麥取得高產呢?
  • 小麥價格春季走低 分析師:新麥上市後將回升
    王文鳳:小麥價格不漲反跌,主要受國家兩次下調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的利空影響。國家在1月初及4月初下調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累計110元/噸,引導企業收購價格向下調整。  小麥價格下跌的同時,今年多個小麥主產區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乾旱、低溫等惡劣天氣。
  • 小麥赤黴病易防難治,農民朋友掌握3點細節,陰雨天氣也不怕
    花期浸染病害比較好理解,也就是說小麥赤黴病主要在小麥揚花期浸染危害,這個時候我們在防治的時候,只要在齊穗至揚花初期噴施針對性殺菌劑就行了,有的農民朋友諮詢,表示聽廣播上說小麥赤黴病要在小麥揚花5%的時候進行防治,那麼多小麥,這讓俺怎麼數呀!
  • 2019年小麥稻穀託市收購不得拒收農民交售的達標糧食
    也不得拒收農民交售的達標糧食,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利益而針對農戶交售的達標糧食,則不得拒收!此前,了解我國糧食收購市場的都清楚一個詞「指標」,即每個糧庫能收多少糧都一定的數量分配,一旦達到就會停收。今年則明確在通知中要求,既不得收超標糧,也不得拒收達標糧。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最低收購價是指承擔最低收購價收購任務的收儲庫點向農民直接收購標準品的到庫價。如果農戶將手中的糧食賣給貿易商的話,是需要扣除一定的運輸、裝卸費用的。
  • 邯鄲小麥價格略有上揚,存小麥的農戶卻說後悔了,咋回事兒?
    請點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村裡的老農,今天咱來聊聊小麥價格。小麥作為北方人的主要口糧,饅頭,麵條,蔥花油餅,都離不了。尤其北方不少農民吃大米飯總感覺吃不飽,吃麵食才能吃飽。因此,這小麥價格大幅波動,勢必影響到億萬北方農民的飯碗問題,這可是天大的事情呀!
  • 農民自己賣糧為何困難重重?6大問題農民很難克服
    我們農民種植最多的就是糧食作物,現在國家提倡農民進入市場,在政策上對於農民自己售賣農產品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問題來了,農民自己賣成品糧利潤要比賣稻子和小麥賺錢,為什麼農民不自己銷售糧食呢?我們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說說農民自己賣糧的6大難題,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