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Jakaya Kikwete)在中坦建交50周年之際訪華,並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據路透社報導,坦尚尼亞與中國已籤署價值逾17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包括興建衛星城市以緩解商業首都三蘭港的擁塞情況。這將加深中國和東非的關係。
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周五在聲明稿中表示,投資資金將用於發展基礎建設、電力輸送及商業合作。兩國於24日在北京正式籤署協議。
坦尚尼亞之後宣布從中國得到8500萬美元援助及零息貸款。該國並未說明資金用途。
路透社稱,這些協議將擴大中國在坦尚尼亞的經濟影響力。坦尚尼亞在南方外海發現天然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北京會見了基奎特總統。習近平表示,中方支持坦方打造地區物流中心、製造業基地,建設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願意同坦方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航空、金融等領域合作。坦贊鐵路是中非友好的歷史豐碑,我們要使它煥發新的活力。中方還將繼續向坦尚尼亞派遣醫療隊和農業技術專家,為坦方培養人才。
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文件的籤署。
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基奎特總統時指出,中方願同坦方深化農業、工業園區、金融等合作。開展區域航空合作,鼓勵兩國航空企業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加強合作,希望坦方支持中國適航技術標準納入東非航空安全統一標準。中國、坦尚尼亞、尚比亞三國應攜手努力,創新思維,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優先激活坦贊鐵路,讓這條三國「友誼之路」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新時期非洲鐵路運營管理的示範性項目。
10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
中企搶灘坦尚尼亞
此前一天,在中非民間商會和坦尚尼亞投資促進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坦投資論壇」上,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親自為坦尚尼亞招攬投資,足見其對加強與中國合作的迫切願望。實際上,這一片土地正熱切地期待著現代化的步伐能夠再快一些,為此需要外部力量的協助,包括來自中國的投資。
從1990年至今,在坦尚尼亞投資促進中心備案的中國投資項目超過了500個,總投資額超過25億美元。「近年來中國對坦尚尼亞的投資有大幅上漲,投資項目在1995年不到5000萬美元,2013年到了18億美元,2014年還將有很大的上升。」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表示。
根據坦尚尼亞投資促進中心公布的數據,1990年至2013年間,中國在坦尚尼亞的投資佔到其吸納的海外直接投資的15%,僅次於英國,其中製造業是中國投資項目佔比最高的領域,有354個項目,總價值超過12.5億美元,為坦尚尼亞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截至目前,已經有約500家中國企業去坦尚尼亞投資。儘管這一數字尚不能與中國在發達國家的投資相比,仍是個不錯的開始。
一些進入坦尚尼亞的中國企業先行者已經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四達時代是中國數位電視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基礎網絡投資運營商。它從2002年開始拓展非洲市場,2007年開始投資非洲,現在在24個非洲國家都有投資,建成了衛星集成平臺,有了21套電視節目、102座大功率發射臺、移動多媒體23座、覆蓋1.6億人口,現在已經是非洲覆蓋面最大的電視運營商。2012年併購ODM公司後,覆蓋南部非洲9.3億人口。現在在非洲,四達時代的數位電視用戶超過了400萬人。
據四達時代集團董事長龐新星介紹,2008年四達時代受坦尚尼亞投資促進中心邀請,在2009年5月3日與坦尚尼亞電視臺、坦尚尼亞政府籤署合資協議,2010年正式運營。通過4年時間,在坦尚尼亞投資建成播控中心,為70萬個坦尚尼亞家庭提供數位電視服務,是坦尚尼亞佔有率最高的數位電視運營商,被坦尚尼亞評為「十大最有價值的品牌」。截至目前,四達時代已累計在坦尚尼亞投資8500萬美元,在坦尚尼亞有330名員工,其中93%的員工來自當地。「2008年起,坦尚尼亞經濟快速發展,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四達時代未來還會加大對坦尚尼亞的投資規模。」龐新星說。
另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是越美集團。據越美集團董事長徐志明介紹,越美集團在非洲大陸共投資了12家企業,投資總額3億美元。在坦尚尼亞的項目有三個。第一個項目在金融業,為中國民營企業在坦尚尼亞提供金融服務。第二個是坦中友誼紡織公司,越美集團共投資1.5億美元,創造了3000個就業崗位。第三個是中國商貿城,這個項目有助於提高坦尚尼亞在東部非洲的商貿地位。
「進入非洲15年來,我們發現非洲是個很好的投資地。而坦尚尼亞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好的港口位置、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徐志明說。
現代化剛起步的坦尚尼亞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坐擁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坦尚尼亞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出口產品主要是農產品[-0.94% 資金 研報]和初級產品。而今,坦尚尼亞迫切希望發展經濟,基礎設施、能源、房地產業成為了坦尚尼亞吸引投資的重點領域,而出口加工區和經濟特區是其重要的吸引外資地。
為此,坦尚尼亞開出了很多優惠政策。據坦尚尼亞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執行主任馬如介紹,如果在經濟特區投資,機會有兩種:在此區域內建設基礎設施,可以免費使用土地。第二種就是在製造業方面,有很多優惠措施,主要是免稅。「我們為投資者提供土地和建設許可,今天來明天就能辦理完畢。另外,我們的免稅政策非常優惠,包括免收十年的公司稅,通常是5%;並且對進口的商品、原材料、建築材料都免關稅。同時,房屋租金稅、紅利稅、資本利得稅我們也是免除的。」馬如說。馬如對中國深圳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發展非常欣賞,希望坦尚尼亞可以學習和借鑑。「我們正與深圳特區進行合作,探討經濟特區的建設經驗。這裡的土地都可以進行投資,有興趣投資的我們都歡迎。」
與此同時,坦尚尼亞國家房地產公司(NHC)負責人在推介房地產項目。「坦尚尼亞有4000萬人口,而住房短缺情況嚴重。」NHC的負責人介紹說,「我們希望找到股權投資者和債務融資者。我們有三種合作方式:土地作為股權分、土地和資金作為股權、收益分享模式。主要開發的項目也分三種:開發城市、新衛星城和廉住房項目。」
坦尚尼亞能源及礦業部部長威廉姆和交通部部長哈裡松也在推介著各自產業的投資機會,「根據我們2013-2016年的規劃,在港口、鐵路、機場我們都要上很多項目。我們會在原來三個港口的基礎上新建一個港口,並對湖區港口進行翻新和擴建,投資額約為6億美元。同時,我們還要新建350公裡的鐵路,新建機場和周邊配套的商場和酒店。」交通部長哈裡松介紹道。經濟窪地就意味著投資機會,坦尚尼亞正在經歷著「從無到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面對的,正是開發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