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5日訊(記者 賀俊 通訊員 鄒星 白騏卉 湯慰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庶不才,無金玉車馬之載,無人極龍鳳之高,徒一片誠心,幾行至文,頓首報恩爾。」近日,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黃思源在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寫下的近千字文言長文,在朋友圈中流傳,這個既能寫代碼,又通文言文的理工男,刷屏了該校師生的微信朋友圈。
千字文言長文一氣呵成
「畢業設計的最後要寫致謝,我平時就愛寫古詩文,很自然地就寫下了這篇文言長文。」黃思源告訴記者,臨近畢業設計的截止時間,他一直在投入地完善畢業論文,5月28日晚完成後,細細回憶起這四年來接觸的人和經歷過的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應該對幫助過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感謝,無論用什麼方式。」
黃思源有感而發,只用了近3個小時,近千字的文言長文就一氣呵成。「用中華最精粹的文字,感恩這四年在理工大的成長。」當晚,他就把畢業設計發給了老師張蕊。
「幸承恩師張蕊之教誨,以期無愧於心,更無愧於天地也。師素有所學,處事微細,臧否中庸。」這是黃思源在文章開頭的感恩。張蕊看了黃思源這篇誠意十足的致謝後,感覺很驚喜。「他本來就有很好的文學功底,進入課題組以後非常努力,我們都很喜歡和欣賞他。我很幸運,能遇見這麼優秀的學生。」隨後,張蕊在朋友圈中貼出這篇致謝,一時被老師和同學們轉載。
在黃思源看來,他只是非常自然地表達了感謝,沒想到老師和同學都非常感動。文中提到的「同門兄斐」,是黃思源之前在同一個實驗室做項目的研究生師兄李諾斐,已經畢業了,還特意給他打來電話。
擅長古詩文體,將赴美讀研
「上小學前不僅背完了《唐詩三百首》,還認了幾千個字,後來也愛上了宋詞和元曲。我很喜歡這些古詩文,後來也嘗試寫古詩。」記者在黃思源的朋友圈裡看到,他平常愛練筆寫詞。
黃思源是江西人,小時候受家庭環境薰陶,他對中國傳統詩詞產生了濃厚興趣,特別喜歡蘇東坡、曹操、毛主席詩篇裡流露的豪邁氣息,這些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也從黃思源的一言一行中流露出來。從高二到大四期間,他寫下了幾百首詩詞,只要有靈感就寫。「不管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我一直都喜歡用詩表達一下內心的情感。畢業季這份『致謝』用時這麼短,其實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黃思源即將前往喬治華盛頓大學讀研。儘管愛好偏文科,他的工科專業同樣成績不俗。2017年,他的第一篇科研論文在BDCAT 2017上發表,被ACM收錄。另一篇論文在MSN 2017上發表,被EI收錄,並進行了論文宣講;大二期間,進入校隊數模訓練,打入國賽;參加藍橋杯比賽,獲得c++組省二等獎等等。
2年前,對數據挖掘感興趣的黃思源,在張蕊老師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課程上表現突出,受邀進入實驗室,在團隊的幫助下一步步成長起來。大四畢業前,他收到3個國外名校的offer,最終選擇去喬治華盛頓大學讀研。「希望大家在大學期間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或者是人生目標。不管是什麼,只要你覺得它有意義,是值得的,就勇敢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