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的股吧訪談中嘉賓財賦解盤就「劇烈調整後結構性牛市還將繼續,滯後低估龍頭有望進入補漲」的話題和廣大網友討論。那麼有哪些精彩觀點呢?
上周滬指下跌5%,大家又開始慌了。但下跌是風險的釋放,而不是加劇風險。這幾天的波動放在歷史長河中也只是小浪花罷了,人類總是高估短期而低估長期的重要性。時間是對抗黑天鵝(系統性風險)最有效的武器,在時間面前,這些都會被抹平。結構性牛市還將繼續。大震蕩、大波動之後,二次買點會出現。市場信號加上政策信號齊出,是一個好的開端。區域震蕩期,滯後的低估龍頭品種,有望進入補漲。具體配置方向,短期看消費、中期看併購,長期看科技。就此東方財富網股吧邀請嘉賓財賦解盤參加在線訪談,為你解析其中的機會。
訪談要點:
1、傳統消費會被新興消費模式所替代
2、醫藥和白酒投資邏輯完整但不建議追高
3、低估值業績復甦領域會有波段機會出現
4、投資者應結合政策、行業、業績綜合選股
【以下為訪談文字實錄】
07-22 09:20:51
【提問】鐵鍋燉可樂:創業板已經創了歷史新高,請問會不會因為創業板註冊制推出以後出現大幅回調呢?如果實行註冊制以後創業板還有投資機會,那麼這種投資機會主要是在創業板的哪些子行業方向上呢?
【回答】財賦解盤:創業板註冊制的來臨和科創板改革舉措對於市場是一種完善,但也要看到改革的目的其實就是優勝劣汰的機制體現。越是改革越是要從中去懂得挖掘低估值成長和價值品種為主的理念,因為改革會導致高泡沫品種失去未來。也就是改革目的實際上是扶持市場成長和價值投資理念的樹立。
07-22 09:20:52
【提問】股友YCRZri:請問下半年哪些行業會比較有發展機會?目前醫藥和白酒是否估值已經很高?長期持有的話此類消費持倉比例多少合適?
【回答】財賦解盤:醫藥和白酒行業因為其特殊性的盈利模式和成本差距,所以並不是簡單從價格和漲得多來判斷估值。主要是這些領域很多企業成本低,而毛利非常高,導致業績成長性大,這是他們這麼多年成長性好的原因。而且目前來說這種模式還無法打破,也就是只要企業業績可以保障,那麼他們中一部分個股估值都不算高。除非什麼時候業績開始走下坡路,那麼這種估值的泡沫就會出現問題。綜合來說這類股的投資側重龍頭和品牌優勢價值,最好是波段和趨勢結合思路,倉位處置在4--6成左右機動靈活。一旦行業發生變化就要及時風控,畢竟漲得太多對於投資情緒的影響會存在。而中國市場成熟投資者畢竟少數,不成熟投資者佔據多數,這種架構下一但出現問題則容易傾軋。但不建議去追高,最好是出現一輪調整後再去考慮。
07-22 09:24:00
【提問】股友YCRZri:疫情尚未結束,經濟持續增長仍有不確定性,長牛可否持續?
【回答】財賦解盤:投資者理解的長牛其實和市場能夠走出的長牛不是一回事,通常機構研究帶有很多誤導性因素。都是為了放大吸引力的言詞,所以把市場投資者搞成了瘋牛意識,這都是不正確的心態體現。健康的長牛其實是一種方向有序向上,結構層次推升的多方向都可以賺錢的趨勢模式。也就是說除了走下坡路的企業外,正常的企業往往都能夠在合理的環境趨勢下得到大小不同的收益。而這個收益過程只是時間長短,收穫大小的區別。從一個大周期的角度來說方向性時間維持在2--3年就是屬於很理想的一個大趨勢格局。
07-22 09:25:19
【提問】股友phSxSr:您認為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才能契合市場的板塊輪動?是抱緊幾隻績優股還是適當追趕熱點?
【回答】財賦解盤:2020年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加上疫情和災情影響,經濟相對不會很樂觀,總體呈現一個緩慢復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我們的市場雖然目前處於趨勢性的上升之中,但更多的機會還是在結構性輪動行情中,估值低業績復甦的領域以及低位滯漲品種和周期成長板塊相對都會有波段機會出現,比如:受益經濟緩慢復甦的有色、基建、電子、環保等等,還有不少低估值滯漲的非銀金融股等,而受益政策扶持的新基建領域自然也不缺機會,尤其是其中受益國產替代進程的產業鏈和5G產業鏈領域。這些都是具有波段性投資意義的。所以做輪動是一種方式方法,但成長性價值品種則適當要考慮趨勢投資思路才能真正收穫最大價值。總的來說波段和趨勢結合更有效。大多都要採取波段的思路居多。挖掘低估值,遠離高估值和缺乏業績保障的個股。優勝劣汰!
07-22 09:25:51
【提問】股友YCRZri:消費板塊的未來,站在中長期的緯度上您怎麼看?板塊已經連續強勢多年,是否已經到達行業天花板?後續如果出現分化,您看好板塊的哪些細分領域?
【回答】財賦解盤:消費板塊依然還有價值取向,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消費依然擺在第一位的經濟貢獻,而製造業則是第二位的。當然有一些估值透支較大,但消費領域依然還有低估值品種存在,傳統的消費會逐漸被新興消費模式替代。所以消費領域更新替代快,產業鏈的新亮點也依然會存在。消費領域也是最難用估值來衡量的領域。所以關鍵看市場潛力發展性情況而定。
07-22 09:26:42
【提問】股友YCRZri:成長股雖然擁有較高的預期收益,但成長股質地參差不齊,甚至有濫竽充數者。您如何在其中優選出真成長股?
【回答】財賦解盤:這也是投資難題,畢竟任何機構都是一個大團隊做這項工作,而且分工很細。就是這些專業機構這麼大的團隊他們也經常找不出真正成長股。因為任何行業都存在變化性,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和行業,周期性更替有快有慢,這就需要很強的分析前瞻性。所以要嚴格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不容易,但作為普通投資者更應該傾向於從政策中長期戰略方向和我國社會體系具有成長性維持的領域去挖掘個股。如果能夠確定政策戰略性扶持方向,然後輔助觀察企業在行業的龍頭效應,最後再從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去看企業的經營和運營的成本潛力以及淨資產收益持續性的情況、紅利派發的高低持續性等綜合因素思考,那麼相對而言更容易選擇到成長股。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