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丨大數據成果助力全面科學「抗疫」

2020-12-25 中華網科技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乃至全世界。當前,國內疫情防控雖已得到控制,但近期出現反彈,據國家衛健委消息,截至6月15日24時,北京近5日連續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數量達到106例,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尚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很大不確定性。

疫情爆發之初,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簡稱「數研院」)第一時間開始部署全方位疫情防控工作,在中科院及河南省鄭州市科技局、鄭州市大數據局、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等省、市、區各級政府的號召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聯合相關單位研發了「疫情通」、「智疫通」、「鄭州社區疫情通」、「智能手環」等大數據科技產品,運用到抗疫第一線,全面助力科技防疫抗疫工作。

01 疫情通系統

「疫情通」項目團隊於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成立,並迅速針對疫情研發推出疫情通系統,平臺利用大數據智能情報分析技術為公眾提供快速、準確的疫情數據分析、疫情預測、權威內容及疫情相關信息服務,為公眾傳遞正確的疫情信息,傳播疫情正能量。

控疫情亦需穩人心!疫情通系統從政府官網、官微、主流媒體等收錄相關疫情資訊、疫情科普、健康防疫文章,及時更新海內外疫情態勢及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同時通過專門設置的「河南專題」板塊收集各級政府對於返工、復工、交通等各方面的方針政策及指導性文件,為公眾傳遞正確的疫情信息,提高人民群眾凝聚力,緩解人民群眾的焦慮感、恐懼心理等,為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2020年2月3日正式上線至今,系統訪問用戶數達197萬餘人次,收錄相關疫情文章127萬餘篇,每日及時更新海內外疫情態勢及疫情防控政策,同時為政府單位提供了國內外疫情分析報告。

「疫情通」系統

02 智疫通系統

「智疫通」項目團隊於2月4日緊急成立,並聯合中科天璣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月8日成功推出面向全國的「智疫通」系統,包括天璣智能預測、專家預測、模擬預測、態勢分析、信息助理等幾大板塊功能,可成功預測疫情的生命周期和疫情發展態勢,並每日提供疫情日報作為省、市管控部門用於應急、超前預案的數據依據。

至今瀏覽量已超過50萬次、發布疫情防控宣傳資訊近千篇、發現疫情輿情熱點信息上百萬條。

「智疫通」系統

03 鄭州社區疫情通

針對疫情遇到的困難問題,「鄭州社區疫情通」項目團隊成立後,迅速研發「社區疫情通服務系統」並於2月8日上線,包括微信服務號(撥啷撥啷)和後臺數據管理系統兩部分,可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隔離服務及物品回收等全方位社區服務。

「撥啷撥啷」微信服務號功能包括人員登記、出入證辦理、水果預約、蔬菜到家、返城申請、垃圾處理、體溫打卡、我要辦事、疫情查詢、疫情上報等,操作簡單、便捷,可滿足居家隔離的多種訴求;後端數據管理系統包括首頁信息總攬、用戶信息、人員登記、全部預約、返城申請、體溫打卡等,方便統計數據、高效反饋並推進落實。

截至2020年6月15日, 鄭州社區疫情通已在鄭州育翔小區、五月花小區等 二十五 個小區使用,覆蓋人群 十五萬 左右,累計服務近2324個家庭,服務隔離人員 1980人,累計提供服務 20789次;主要提供的服務有體溫上報、返程申請和果蔬預約等。 在龍子湖觀湖酒店、環島電競酒店、木華錦悅酒店等 38個賓館酒店使用,累計服務住客 2302人,提供服務 7486次;主要提供的服務有體溫上報、消毒上報等。

微信服務號前端部分頁面展示

微信服務號後臺部分頁面展示

04 智能手環

「智能手環」項目團隊也於2月4日緊急成立,3月10日推出「接觸網絡檢測手環與服務系統」並測試,研發了面向醫院、學校、社區等領域傳染網絡探測的智能健康手環。

智能手環通過搜索附近的同款手環,實現1分鐘接觸圈掃描、2周連續體溫監測、30天的接觸史數據記錄、10m內的接觸距離探測、5000人單臺伺服器支持、1-40天感染人數預測分析,8種隔離方案選擇,可實現100%的接觸者監測率,再通過藍牙網關上傳到雲端平臺,雲端平臺實現疫情網絡檢測和地圖分析、全網的疾病傳播溯源、路徑分析和感染人數仿真預測,分析實施精準隔離,並評估隔離效果,確定最佳的隔離方案。

經過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在中石油、中科院計算所等企事業單位完成了近300人的實際應用,為各單位的人員定位、應急救援、疫情防控、員工健康監護等多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手環「鐳火坊E5」

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當下,數研院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立足科技防控措施,研發的「疫情通」、「智疫通」、「社區疫情通」、「智能手環」等系列抗疫產品,是用科技築起防疫的高牆、用產品給予抗疫的力量,為政府和市民提供精準的定位防疫服務,可實現便利出行、安全監護,後續數研院將充分利用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根據疫情演變最新情況及眾多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進行針對性定製服務,進一步研發拓展其功能,不斷優化內容,為公眾提供更全面的智能疫情預測與助理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DataFountain聯合實驗室的成立
    2020年5月30日,「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DataFountain聯合實驗室籤約掛牌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教育研討會」在鄭州市鄭東新區智慧島大廈8F圓滿舉行。中科院計算所副所長程學旗、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北京數聯眾創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娟、中科院計算所廈門數據智能研究院院長徐勇軍、中科天璣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戚宜齋、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副校長劉雪梅、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程伯群,以及科研學術界、企業界等近40位專家、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及研討會活動。
  • 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牽手」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
    6月5日上午,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與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鄭東新區智慧島舉行。籤約後雙方將在平臺、人才、技術、產業孵化、教育培訓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計劃,加速推動大數據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 攜手共進 | 鄭州大數據管理局與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郭程明表示,鄭州大數據產業急需人才回流,他非常期待大數據研究院把中科院計算所的資源、人才引入鄭州,並在鄭州落地生根發芽,也希望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創造更多有鄭州特色的大數據產業成果,為河南大數據產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駐鄭2周年,用數據為企業賦能
    2020年12月22日-24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簡稱「數研院」)在2周年系列活動上,發布14款科研產品,與16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共建12個聯合實驗室,為鄭州市吸引大數據行業優質企業,取長補短,構建產業發展生態。
  •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駐鄭2周年亮出成績單
    12月22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以下簡稱「數研院」)揭牌兩周年系列活動在鄭東新區智慧島大廈舉行。活動現場,數研院兩周年成績單同步披露。  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王元卓  「兩年來,數研院一直很重視大數據產業布局和科研成果轉化,目前下設10個中心、3個實驗室;與16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積極為鄭州市吸引大數據行業優質企業,構建產業發展生態
  •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助力科學抗疫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各團隊、中心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贏抗擊新冠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號召,及時完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以實際行動助力科學抗疫。
  • 中科院「牽手」鄭州 大數據研究成果「出爐」
    數研院院長王元卓介紹項目進展情況 戚藝芳攝人民網鄭州12月24日電 (黃莎)12月23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發布最新成果,包括數據大腦、環保產品、智慧手環、屬地產品、戰略報告、數研院課題等10個研究方向。
  • 2018至2020年,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每一步都擲地有聲
    2018-2020年,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簡稱「數研院」)雖然只走過兩年的光陰,但是卻書寫了諸多華麗的篇章,12月22日,數研院二周年系列活動正式開啟!數研院院長王元卓做2020年度工作匯報數研院院長王元卓在現場進行了2020年度工作匯報,從數研院定位、科研成果、戰略研究、標準化工作、科技抗疫、榮譽資質、大數據教育及科普建設等多個2020年亮點工作進行闡述。
  •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成立擬推動數據研究成果轉化—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鄭金武)8月27日,國內首個整合了政府、大學和市場三方面資源的大數據研究機構——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今天在北京大學揭牌。
  • 中科院計算所在兩江新區設研究院
    今天(10月24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簡稱中科院計算所)的高端研發平臺中科院計算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簡稱西研院)在兩江新區揭牌成立。這也是兩江新區貫徹重慶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精神的一大舉措。
  •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設分所 大數據讓河南更智慧
    原標題: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設分所大數據讓河南更智慧1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分所揭牌儀式在鄭東新區智慧島大數據實驗區管委會一樓多功能廳舉行。
  • 省科學院化工所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合建工業智能...
    12月23日,省科學院化工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陝西尚遠水務有限公司籤署合建「工業智能水務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合作協議。工業智能水務與廢水治理工程技術中心將提供工業水/廢水「零排放」數位化新系統,通過大數據賦能,融合工業循環水處理新型化學工程技術、精細智能管控系統,實現工業水務管理標準化、運行自動化、數據信息化、決策智能化、環境友好化「五化」目標,為工業水務節水減排、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 重慶攜手北大在渝建設大數據研究院
    這是我市今年繼引進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後,又一項引進科技創新資源的重要成果,將推動我市有關單位高效對接北京大學的優質科教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共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根據合作協議,我市先期將與北京大學共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
  • 中科院啟動「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 將建成國際地球大數據科學中心
    &nbsp&nbsp&nbsp&nbsp大數據研究是科技、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的關注焦點,地球大數據是具有空間屬性的地球科學領域大數據,具有海量、多源以及更精準、更科學、更及時的獨特優勢,對於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是新型國家戰略資源。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騰訊等企業的11位專家組成。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平文,科研部副部長韋宇,財務部副部長王秀莉以及實驗室相關人員出席。
  • 299元註冊大數據與AI線上盛會(3月13-14日)
    王元卓,中科院計算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錢衛寧, 華東師範大學數據學院院長邱志剛,中國人民大學漢青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雲泉,國家超算中心濟南中心主任王元卓,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馮聖中,國家超算中心深圳中心主任吳健,浙江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副院長趙地,中科院計算所副研究員張志宏,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運營中心副總經理
  • 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通過驗收
    2020年12月5日下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驗收會議在北京大學靜園六院召開。教育部科技司高新處副處長劉法磊主持驗收會議。驗收專家組由來自國防科技大學、中科院計算所、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騰訊等企業的11位專家組成。
  • 天津大學成立大數據研究院
    中國技術市場報天津消息(記者張熙 通訊員靳瑩)日前,天津大學成立了數據科學研究院,數據科學學科發展圓桌會議同時在該校舉行。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與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主任吳啟迪共同為數據科學研究院揭牌。
  • 雲南大學大數據研究院成立
    2月27日,雲南大學大數據研究院暨學術研討會在該校呈貢校區舉行,該研究院是雲南大學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落實雲南大學服務雲南行動計劃,推進數據科學一流學科建設而設立的二級教學科研實體單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宗本出席並作了《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主題發言。
  • 翼方健數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籤署...
    左為: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 鄭廣勇博士 右為:翼方健數副總裁 張鶯耀得益於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已與健康醫療服務全面融合發展。其中,隱私安全計算技術為健康醫療、生物信息、新藥研發等方向提供了數據協作、價值挖掘的重要基礎平臺技術支撐。中心成立於2017年5月,歸屬於中科院計算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是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等機構的參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