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好山好水固然需要細細品味,衣食住行亦要預先考慮,這一切都離不開錢。於是乎,如何花錢也成為了旅行的一大學問。說回來,這次的行程,我也無處不感受到大陸行動支付對於臺灣的影響。
臺北街頭
端午假期,我重遊臺灣——這個我心心念念的寶島。
在臺北遊玩,時常遇到下雨,很多人會煩悶。但是當在明星咖啡屋喝一杯咖啡,回憶當年文人們論文學論時事,抑或獨坐在九份山城看著煙雨朦朧,做一日逍遙懶人,頓覺天地何等靜好。
更別說花蓮原住民的歌舞,墾丁得天獨厚的氣候與海洋、臺中逢甲夜市小吃的佳美了……
墾丁,天氣晴
臺灣之於我,如京都之於舒國治,愈發覺得可愛迷人。臺灣雖小,但是真正去玩卻仍然需要耗費不少的時間。
一直認為十五天的環島就是一個神話,從臺北出發,臺中、臺南、高雄、墾丁、花蓮……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面貌。這麼可能十五天就能完勝,恐怕很多時間都花費在路上了吧。
朦朧的九份山城,想起侯孝賢的《悲情城市》
旅途中,好山好水固然需要細細品味,衣食住行亦要預先考慮,其實這一切都離不開錢。於是乎,如何花錢也成為了旅行的一大學問。說回來,這次的行程,我也無處不感受到大陸行動支付對於臺灣的影響。
臺灣桃園機場
抵達桃園機場已是深夜。過了關拿了行李卻發現肚子微微餓了,我來到機場的萊爾富便利店,買了一個飯糰。要支付的時候,發現赫然立著牌子「支付寶支付滿10元減5元」。
便利店超便利
全家便利店
臺灣人的生活日常離不開便利店。相比大陸便利店,臺灣的便利店功能則多了很多。不但可以購買一些吃喝零食和日用品,更是可以複印文件、繳信用卡費電話費、繳稅、衝洗照片、寄收快遞、買高鐵車票,更有貼心的便利店設有ATM取款機,提供洗手間服務。
除了萊爾富,全省的7-11便利店和全家便利店都可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銀聯則要看便利店有沒有裝刷卡機。
在這張全家便利店的窗口圖可以看到,除了大陸常見的支付寶、銀聯、微信支付,還有豐富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比如Apple Pay 、Line Pay。還有臺灣首家第三方支付平臺歐付寶、以及本土的街口支付等。
可見,在便利店不帶錢包是可行的。
夜市逛吃逛吃
臺北寧夏夜市作為支付寶登臺第一站,入口跑馬燈就主打「歡迎使用支付寶」。
臺灣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飽」島,其飲食受閩粵地區影響最大,同時又匯集大陸各地美食小吃,並將其發揚,從而衍生出了臺灣與眾不同、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
這次我一連去了好幾個夜市,有臺北的艋舺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還有墾丁大街等,發現無論還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在很多攤販都是可以使用的。
高雄六合夜市
墾丁大街的攤販紛紛提供了支付寶支付服務
猶記得一年前,我來到臺灣,當時還未見如此榮景。臺灣夜市為了吸引大陸遊客也在不斷進步。大陸的朋友來臺逛夜市,只要用支付寶嗶一下就能搞定。
藥妝連鎖店買買買
來臺灣玩,怎麼可能錯過藥妝連鎖店?這可是藥妝和面膜的天堂!相對於大陸的屈臣氏和萬寧,臺灣的康是美和屈臣氏不僅品種齊全,而且物美價廉。
經過我的觀察,這裡屈臣氏的某熱門品牌面膜只是大陸屈臣氏價格的一半,著實讓人心動。如果在臺灣購物,來這些藥妝店,臺幣又剛好花完了,還能愉快地剁手買買買麼?
康是美藥妝連鎖櫃檯
屈臣氏櫃檯
我來到位於臺北車站的屈臣氏,發現適合大陸遊客的支付方式有支付寶、銀聯卡;而康是美則可以用銀聯和微信支付,但目前還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
我詢問康是美的收銀員,她表示微信支付今年五月份才正式覆蓋康是美的店鋪。當詢問對行動支付的看法,她認為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縮短了她們收銀找零的時間。尤其是陸客,他們不用再擔心買買買的時候不夠臺幣,省心又便利。
大型商場及伴手禮店
鳳梨酥、芋泥酥、太陽餅、牛軋糖……美味且品種繁多的伴手禮,濃鬱的正港臺灣味道,也銘記著旅途的美好。分享一塊鳳梨酥,也是在與親朋好友們分享難得的愜意心情。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大型商場及伴手禮店可以用大陸的行動支付麼?
答案是肯定的。
我走訪了位於臺北車站的微風廣場及其伴手禮專賣店,通過觀察和與工作人員訪談,發現微風廣場大部分店家除了銀聯,都引入了支付寶。
文青勝地誠品書店
高雄誠品駁二店
這家臺灣本土自創品牌,跟一般印象中的傳統書店迥然不同。
一踏進誠品,就可以嗅到書店內附設雅座所飄逸的濃濃咖啡香,伴隨著書香,兩種香氣在空氣中奇妙結合,散發出迷人的氣息。明亮、開闊的空間,具有歐洲圖書館風味的書城,空間對稱而有層次,連貫中有區隔,一反傳統書店的沉悶與規格化,以沉穩、優雅、溫馨的色系,作為其裝潢特色,創造出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氛圍感受,讓每個人一進入誠品書店,就不自覺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誠品書店已經成為臺灣的文化景點,許多國際旅人去臺灣為的只是去一趟誠品。
這裡更是文青們的打卡之地。愛書之人來臺灣不能錯過誠品,那麼不帶錢包可以買書麼?誠品可以用支付寶,但是目前還沒有開通微信支付服務。
機場免稅店
通過對比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和第二航廈發現,除了銀聯,第一航廈可以使用支付寶,而不能使用微信。第二航廈可以使用微信,但是不能使用支付寶。有可能騰訊和阿里巴巴也在一二航廈之間暗暗較量。
第二航廈免稅店可以使用支付寶(JW 攝)
臺灣行動支付之路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相關報導,事實上,在臺灣行動支付工具尚未問世之前,大陸兩大行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便先後登島。如今,大陸遊客在臺灣住宿、乘車、購物都可以用手機解決。
支付寶臺灣市場負責人辜瑞祥透露,支付寶2014年12月1日在臺灣上線以來,已從3600個支付點發展到3萬多個。騰訊支付平臺部海外商務拓展經理陳儀庭也介紹,微信支付目前在臺也有超過3萬個支付點。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僅在臺灣建立起了數量眾多的支付點,也搭建起了兩岸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微信支付通過公眾號運營為臺灣商家和大陸消費者搭建點對點交易平臺。據臺媒估計,大陸消費者習慣的「跨境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消費模式,一年約含600億元的商機。
帶個手機出門,吃喝玩樂行全搞掂。手機已然取代錢包,這在大陸已經成為現實的生活。來過大陸的臺灣人都會驚嘆於大陸行動支付的普及。而今年,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宣布,將採取整合行動支付終端設備、在公共部門和醫療機構推廣行動支付等具體措施,提升臺灣支付的電子化水平,引起業界關注。
與大陸行動支付的如火如荼相比,臺灣行動支付落後,早已是全島共識。臺灣第一部第三方支付專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直到2015年5月才「千呼萬喚始出來」,歐付寶、支付連等5家機構先後取得電子支付牌照。
在部分學者看來,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牆指出,大陸法規是「先開後縮」,由市場去淘汰;臺灣法規是「先縮後開」,監管機構防弊心態過重,阻礙產業發展,業者難以把餅做大。
但是在我此次的臺灣之行,也看到臺灣的變化與發展,比如臺北街頭的計程車都可以使用行動支付。
在臺北街頭,可看到很多計程車的外窗都貼著一排電子支付標識。
而除了叫車,無論去超市買菜,還是去便利店,街口支付已經基本實現對臺灣生活的覆蓋。
我認為,無論大陸還是臺灣,無論是領先還是落後,在不同的領域都應該互相虛心學習,克服偏見,不僅是提高自我的必須,還是兩岸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和平共贏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