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追求財富,逐利更是人之本性。中國從古至今,產生了很多大商人,比如戰國時的呂不韋,近代官商胡雪巖。商人追逐利益本無可厚非,但在錢財面前卻有一部分人喪失本性,甚至走上違法道路。無論何時何地,底線必須把持,否則害人害己。新中國成立以來,便有一位出身貧寒的百億富豪袁寶璟,坐擁幾百億家財,卻傷人性命,最終被注射執行死刑。逐利並沒有錯,但觸犯法律一樣要受到嚴懲。
袁寶璟的前半生,就是現實版的「貧寒子弟奮鬥記」,雖然輸在起跑線,卻中途發力,終獲成功。袁寶璟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遼陽市,家境貧寒,兄妹一共五人,因此不得不把袁寶璟寄養在鄉下親戚家。
但袁寶璟從青年時代起,就致力於出人頭地考大學,補習兩年後考上中國政法大學。考大學不容易,考上之後更不容易,學費和生活費該怎麼辦?袁寶璟在此時便以顯露出經商才能,頗有浙商風採。為賺取學雜費,袁寶璟開始走街串巷,販賣日常油鹽醬醋茶。學習之餘,袁寶璟還幫助老師抄寫書稿,參加學校運動會,以獲得獎金。
就這樣,袁寶璟順利於1989年畢業。畢業之後,袁寶璟在銀行任職,有了「金飯碗」。袁寶璟從讀書到工作,可謂相當勵志,簡直是是貧寒學子的榜樣。八九十年代,擁有一份銀行工作,與其出身相比,就是成功。但是袁寶璟卻不滿足於此,在下海浪潮下,毅然辭去銀行工作,開始自主創業。
恰恰是因為袁寶璟的這一步路,給他帶來榮譽的同時,也帶來慘澹結局。
既然要自主創業,袁寶璟先是用20萬啟動資金創辦建昊實業發展公司。之後,便在農業領域獲得第一桶金。袁寶璟先是買的「黑小麥」專利,在東北買得僱農民進行大規模種植。隨著黑小麥種植技術不斷成熟,袁寶璟從中獲利200多萬。
袁寶璟有資本後,便把目光瞄向股票和期貨行業。在這兩個行業,袁寶璟混得風生水起,巔峰時期曾收購60多個公司,成為遠近聞名的億萬富翁。袁寶璟剛過而立之年,就志得意滿聲名赫赫,被譽為「收購大王」、「商界奇才」。有錢之後,袁寶璟深感貧寒學子讀書不易,數次向貧困生捐款,金額高達數千萬之多。
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袁寶璟可能是「學習典範」,有錢還不忘本,懂得回報社會。人都有多面性,或許袁寶璟資助貧困生是出於真心,但在其大善人面目下,卻也有惡毒一面。
袁寶璟還是在金錢中迷失自我,自以為錢財能擺平一切,卻不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僱人行兇,注射死刑
1995-1996年,袁寶璟想借著自己對期貨市場的把握,在成都大賺一筆。不料市場千變萬化,袁寶璟不僅沒賺錢,還倒賠9000多萬。但是袁寶璟卻把賠錢歸罪於四川本地富豪劉漢身上。成功後的一次失敗,對袁寶璟宛若奇恥大辱。
為打擊報復劉漢,袁寶璟找來好朋友汪興。汪興是袁寶璟大學好友,職業是刑警,之後辭職跟著袁寶璟充當小弟。因此,袁寶璟給汪興16萬,要求取劉漢性命。作為富豪,劉漢一直小心謹慎,在汪興手下成功逃過一劫。袁寶璟可能也沒想到,汪興會以此敲詐勒索。
袁寶璟不甘心受人威脅,指使本家兄弟刺殺汪興,汪興命喪當場。這一系列刺殺,就像看電視劇一樣,袁寶璟簡直是幕後大佬。事情敗露後,遼陽警察迅速抓獲相關犯罪人員。
袁寶璟肯定死刑無疑,但卻想著捐獻資產爭取寬大處理。該舉動當然行不通,袁寶璟最終被注射死刑。妄想用金錢獲得減刑,法治社會肯定行不通,只能徒增笑料。
袁寶璟一生跌宕起伏,一手爛牌打好,又把好牌打爛。能白手起家獲得財富是能力,守財卻需要平常心。就算成功,也不能盲目自大,世上總有自己不擅長之事。
袁寶璟確實有魄力,也有才能,所以才能改變命運。但是袁寶璟最終還是金錢堆中迷失自我,妄想用錢財續命,殊不知卻是大錯特錯。袁寶璟的經歷也告誡後人,錢字上頭一把刀,錢財應取之有道。歪門邪道或許能獲利一時,然而紙包不住火,一旦暴露,則會人錢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