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喜劇人》第四季總算進入了半決賽。也該到了最終發力的時候了;也該到了大秀人性腹黑的時候了;更到了體現喜劇江湖勢力格局的時候了。之前,小編也在文章中猜測過,冠軍會在賈冰和遼藝之間產生。從目前半決賽的結果上來看,小編的猜測只對了一半。下半場如何尚未可知。因為,只要是一個綜藝節目,黑幕就少不了。
節目封面
這次節目中,賈冰和遼藝的名次,基本上沒有懸念。但小編仔細分析了五個喜劇作品之後,發現大碗娛樂有些冤枉。如果真正讓觀眾來投票的話,小編覺得大碗三少絕對不應該墊底。不論是喜劇節奏,還是故事創意,大碗三少絕對應該排在第三名才對。大碗三少之前的作品,我們不用看。只看他們本期節目的表現就足以進入前三了。
郭德綱談論本期節目的重要性
一、賈冰團隊的《我為你而來》,更深層次的搞笑
賈冰作品得需要細品,只要細品的話,你會發現更多包袱。比如,作品開始時,賈冰面前的供桌造型,就是一個大包袱。一般不明白的人,看不懂。其實,如果面前那兩支蠟燭換成兩支高高的紅蠟燭再坐在燭臺上,然後,兩個紅燭之間再放一碗倒頭飯插三根筷子,那感覺就更明顯了。
競演前四天的賈冰
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看賈冰後來的作品進入下滑期,但它的包袱密度和喜劇節奏,也是其他作品所比不了的。作品開局1分鐘就幹出3個包袱,先讓性子急的觀眾笑出來。這就是開門見笑。在作品煽情方面,蔡明是賈冰的師父,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次賈冰的煽情時間只有30秒,其他的14分30秒都用來搞笑。即使時間這麼少,效果也是很明顯的。
演出前小片中的賈冰
另外,作品的故事節奏和喜劇節奏交織得都非常和諧,不疾不徐。在觀眾不斷的笑聲中,情節也在悄悄地推進著。整個喜劇節奏處於一個最合適的狀態。整體作品的包袱頻率在2個包袱/分鐘範圍內。儘管有些包袱的口味比較清淡,但也絕對能讓高雅圈層開懷大笑的。面對上等人群,賈冰總是把包袱尺度拿捏得特別好。
賈冰在作品中的表現
二、宋曉峰、程野的《華府招親》,以鬧搞笑,實則尷尬
昨天晚上看《華府招親》時,開始就覺得它在五組喜劇作品中,印象最深的。但是當今天寫文章再仔細看時,卻覺得作品除了鬧,就是鬧,很浮誇。真正拿得出手的喜劇包袱,還真就不多。我想這主要還是他們本子上的原因。在編劇創作時,並沒有特別關注作品的喜劇節奏。最後,導致臺上演出時,喜劇節奏大大慢於故事節奏。因為,作品中平均的包袱頻率才達到1.5個包袱/分鐘。難怪彈幕上網友們都吐槽說不搞笑。
宋曉峰和程野在小片中
可能,宋曉峰和程野他們也知道自己的本子不行,只能靠他們個人即興的搞笑能力來達到人保活的效果了。可以說他們做到了。最起碼觀眾在看第一遍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相當不錯。但是不能細摳,因為一細摳就露餡了。細摳後的實相就是:包袱不夠,搞怪來湊。
宋曉峰和程野在作品中的表現
另外,在作品演繹過程中,程野和宋曉峰都有程度不同的趕戲現象,這心也太急了。比如,當宋曉峰急著說:「快把冬香叫出來讓我們一睹芳顏吧。」宋的話還沒說完呢,程野就撥拉一下宋曉峰說:「三弟,問題出現了。就一個人,咱倆怎麼分?」這期間,程野連個考慮和反應的過程都沒有。再比如,快結束時。王龍叫出十三姐夫時,那宋曉峰的反應也太快了吧。
丫蛋在作品中也太醜了
三、大碗三少的《飛來人禍》,真正發力了
就像小標題裡說的這樣,這次大碗的劇本的確相當給力。之前,他們的作品一直都是皮厚,這次好了,開門就聽包袱響。作品開局1分半鐘,就抖響了5個相當新鮮的喜劇包袱。2分鐘就接抖了6個包袱,包袱頻率達到了3個包袱/分鐘。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局。
卜鈺在作品中的表現
可是,當作品推進到故事主體時,劇本的喜劇包袱儘管依然保持著固有的節奏,但其質量卻有些下降了。但不管怎麼說,小品的包袱頻率還是在標準線之上,平均也都做到了2個包袱/分鐘的頻率上,至少他們的包袱頻率比郭氏二兄弟要密集得多。寫到這裡,小編要真正為大碗三少說句話了:《飛來人禍》絕對有資格排在第三、四名上。而不是現在的墊底。至於為什麼,我想觀眾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桿秤。
許君聰與何歡在作品中的表現
四、郭陽、郭亮的《夢遊趣事》,疑似包袱創意被榨乾了
在出場前的小片中,郭亮說:「不想給觀眾一個感覺就是說,復活賽的時候作品這麼好,你們進決賽了,你就放鬆自己了。」說這句話時,他們是想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但是,這種情況的確發生了。這次他們的放鬆就體現在作品的喜劇節奏上了,這讓那些口味已經很刁的觀眾們有些尷尬無聊了。
兄弟倆驅車去找編劇
其實,在郭氏兄弟發力復活賽的時候,我一直讚賞他們作品,說他們已經掐準喜劇小品的精髓了。可這次一看,他們還沒有真正摸準喜劇的規律。所以,就導致其作品質量不夠穩定,特別是在包袱總量和喜劇節奏上。
小片中的兄弟倆
首先得說,這個作品的皮太厚了。這是兩個人所沒注意到的。作品開局已經都1分半鐘的時間了,才不緊不慢地抖出兩個包袱來。其次,就是作品的喜劇包袱總量不足(包袱數量比突圍賽時差遠了),最後導致作品的喜劇節奏拖沓——往往這個時候觀眾們就開始等候包袱的出現了。在作品的7分鐘之後,這個現象是最明顯了。後半段的包袱節奏明顯拖了下來,這時如果遇到性子急的人,可能早就換臺了。
兄弟倆在作品中的表現
小編手札
可能有觀眾就要問了。明明是五組喜劇人,為什麼缺一個呀。主要是因為某些團隊的粉絲太多,小編得罪不起。即便是心中有再多的話要多,最終也只能忍著了。就像盧鑫玉浩那樣,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也得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