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蜣螂到海豹,這些動物都依靠星星導航

2020-12-17 騰訊網

撰文:FIONA MCMILLAN

有這樣一群小而多樣的物種群體,它們可以依靠夜空中的星辰尋找食物和配偶。

港海豹(如圖,阿拉斯加南索耶冰川上兩隻好奇的港海豹)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利用星辰導航的海洋哺乳動物。

攝影:MICHAEL MELFORD,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自古代開始,人類便可以利用星辰確定方向,但掌握這門技術的可不只有人類,一個量小卻種類繁多的物種群也能依靠夜空繁星指引方向。一些動物能識別星群的運動,還有的能通過某些特別明亮的獨立星體來確定方位。另外一小部分可以利用我們的星系——銀河系來繪製它們的航線。

從蜣螂到海豹,對它們來說依靠星辰導航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因為這能幫助它們遷徙、尋找食物或配偶。即使是像蜣螂那麼小的生物(其大腦有一粒米那麼大),只要抬頭仰望星空,就能知道該去往哪裡。

「我覺得這非常有趣,」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動物導航專家瑪麗 達克(Marie Dacke)說道。「每次我看到蜣螂,我都會被它們的能力所震撼。」

星辰羅盤是若干導航信號之一,與可見地標、月球位置、風向,甚至地球磁場一樣。

科學家們希望了解這些星辰導航員的眼睛和大腦是如何進化到能對來自太陽系以外的視覺信號做出反應的。這樣的研究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光汙染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甚至可能提升需要找路的機器人的設計。

下面讓我們來認識幾個星辰導航員吧。

靛藍彩鵐(Indigo buntings)

與許多遷徙的鳴禽一樣,北美的靛藍彩鵐也會飛往南方過冬——而且它們更喜歡在晚上飛行。

1967年秋,密西根州的研究人員在靛藍彩鵐的遷徙過程中隨機捕獲了幾隻。他們把這些鳥帶到密西根州弗林特市的羅伯特T 朗威天文館(Robert T. Longway Planetarium),然後把它們安置在了一個特殊的籠子裡,在那裡它們可以看到星光閃耀的圓頂。

為了確定飛行方向,靛藍彩鵐會觀察近距離的星座如何圍繞一個中心點(如北極星)旋轉的。

攝影:GEORGE GRALL,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在遷徙季節,鳴鳥在起飛前會在自己想去的方向上跳躍以確定航向。在天文館中,夜空會圍繞著北極星旋轉,模仿著自然夜空的運動,不出所料,鳥兒們會試圖向南跳躍。

然而,當研究人員移除了北極星附近35度範圍內的星座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靛藍彩鵐失去了方向感。

研究表明,單個星體對這些鳥類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近距離星座圍繞一個中心點的旋轉,這能幫助它們在野外確定哪裡是北方,然後利用這些信息飛向南方。

港海豹(Harbor seals)

千百年來,玻里尼西亞的水手們一直依靠指路星在海上尋找方向,但是港海豹可能比他們搶先一步掌握了這一技能。

港海豹生活在北半球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大部分時間都在夜間覓食。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很難找到陸地標誌。

2006年,德國和丹麥的科學家們為了研究港海豹靠星辰導航的可能性,將兩隻來自德國海洋科學中心的港海豹圈養在一個特製的浮動天文館裡。

根據2008年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訓練這兩隻名為Nick和Malte的鰭足動物朝著特定的指路星遊動,他們還發現這些動物可以從北半球夜空的真實投影中識別出一顆星星。

這表明,海豹可能會利用特定的星辰作為導航信號,冒險遠離海岸——這是海洋哺乳動物利用星辰導航的第一條科學證據。

達克指出,若在野外也是如此,那麼這種基於星辰的導航可能使海豹能夠在一個區域內有效地搜尋食物。

蜣螂(Dung beetles)

達克說,海豹能看到單個的星體,因為像所有脊椎動物一樣,它們的眼睛「很像照相機——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這種解剖結構可以讓大量光線進入,因而能夠探測到像星星這樣相對昏暗的小物體。

相比之下,昆蟲無法看到單個星體,它們的複眼無法探測到像光點那樣微小的細節。然而,像銀河系這樣大而稠密的星群在它們看來就像一條單一的發光帶。對於夜間活動的非洲蜣螂薩提洛斯屎殼郎(Scarabaeus satyrus )來說,銀河系是一個很有用的參照物。

一聞到新鮮的糞便,這些甲蟲就飛了進來。但是競爭是激烈的,所以一些屎殼郎會做一個糞球,然後儘快把它滾到一個更隱蔽的地方。達克說:「這就像在餐館打包帶走一樣。」

烏幹達,一種叫S. sacer的蜣螂正在推一個糞球。已知有幾種蜣螂能夠利用天體導航。

攝影:RONAN DONOVA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再強調一次,效率是關鍵——以直線行進的甲蟲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跨越最遠的距離。

為了做到這一點,薩提洛斯屎殼郎通常會利用月球的偏振光導航。但是根據達克的研究,在沒有月亮的夜晚,銀河系會成為它們的另一個導航儀。達克說,這種甲蟲是唯一被證實能利用銀河系導航的動物。

「只要它們保持初始位置的方向不變,它們就會一直往前走,」她說道。

達克補充說,可能還有更多的動物依靠星辰導航。例如,最初的證據表明,歐洲知更鳥、黃色後翅蛾,甚至可能還有蝗蛙都能做到這一點。

(譯者:陌上花開)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相關焦點

  • 自然界清道夫:蜣螂,重任在身的真·勞模
    蜣螂的功效 , 《神農本草經 》記 載其主小兒驚癇瘈瘲 ,腹脹 ,寒熱 ,大人癲疾 、狂易。但無具體用法 、配伍及使用禁忌等內容大多數蜣螂營糞食性,以動物糞便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稱號。它常將糞便製成球狀,滾動到可靠的地方藏起來,然後再慢慢吃掉。一隻蜣螂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得多的糞球。處於繁殖期的雌蜣螂則會將糞球做成梨狀,並在其中產卵。
  • 【海豹正說】加拿大捕獵海豹被歪曲,動物保護者在說謊
    加拿大捕獵海豹被歪曲,動物保護者在說謊——加拿大海豹捕獵不是屠殺,而是商業性與生態保護的絕佳結合。‍‍‍‍‍‍‍‍‍‍‍‍導讀‍‍‍‍‍‍‍‍‍加拿大主要捕獵的海豹均不是瀕危物種,加拿大豎琴海豹數量達到730萬隻;海豹過度繁殖會對生態系統造成影響,灰海豹過度增長制約了"易危物種"鱈魚資源的恢復,部分導致了鱈魚高死亡率;加拿大海豹捕獵配額逐年增高,卻都遠遠沒有用完;加拿大遵循最高的屠宰動物標準,也有著世界最成功的捕獵管理,世界野生動物基金協會認為"加拿大的商業捕獵沒有對海豹種群造成任何危害
  • 如何區分這些帶「海」字的動物:海象、象海豹、海豹、海獅、海狗、海獺、海豬、海狸、海狸鼠?
    讀了本文後,我估計你會有種把當初給這些動物取名字的那些人找出來揍一頓的衝動:你們也太偷懶了吧?
  • 研究發現貝加爾海豹以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為主要食物
    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貝加爾淡水海豹的唯一家園。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動物以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為主要食物,此前人們認為這些動物不會食用這種甲殼類動物。通常情況下,對於像海豹這樣體型龐大的動物來說,通過食用這些兩足類動物所能獲得的少量能量要比追捕它們所消耗的能量少。為此,人們一直以為貝加爾海豹和其他海豹一樣,幾乎完全以魚類為食。然而最近,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一些海豹身上安裝了加速度計和攝像機,觀察它們在水下的進食習慣。
  • 《昆蟲記》之西班牙蜣螂——段庾濤播報
    西班牙蜣螂身體呈黑色或黑褐色,身材矮胖,以至於行動緩慢。儘管食物不充裕,但它們總是先把食物給自己的孩子吃,就像我們的父母,總是把好的先給我們,著實令人感動。   吳儀丹點評   段庾濤同學聲情並茂的從外貌,體態,生活習性,為我們講述了西班牙蜣螂。從中也讓我們領略到了西班牙蜣螂堅持不懈的品性。
  • 《動物餐廳》星星怎麼獲取 星星獲取攻略
    導 讀 動物餐廳中可以通過聊天和信件了解客人們背後的故事,甚至可以參與進來,改變他們的人生。
  • 今天是國際海豹日:讓我們對海豹製品說「不」!
    而將海豹拖上船隻的時候,他們也可能遭遇各種各樣的不測——浮冰碎裂、北極熊突襲……每次凱旋而歸,帶回的都是用風險換來的收穫。 今時不同往日,海豹獵人的獵捕行動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無論是獵殺對象、獵殺手段,還是獵殺數量,都要遵循嚴格的規定。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受到了全世界動物保護團體的關注。
  • 【海豹正說】從加拿大總督當眾品嘗海豹肉說起
    這種溪流與河谷,很多都是遠離市區,人跡稀少,兩岸草木豐盛,四周環境優美,是散步和休閒的好去處。它們也是筆者經常流連忘返和欣賞風景的地方之一。在孩子還幼小時還曾經帶著他們遊玩,偶爾會走下水邊,脫去鞋襪,捲起褲腿,倘佯到小溪裡,翻弄石卵,捕捉幾個小龍蝦養在家中的熱帶魚缸裡玩。這種小河鮮的樣子很像中國大陸飯店食肆裡供人食用的佳餚"小龍蝦",它味道鮮美,價格不菲,上市以後顧客如潮。
  • 淺談海兔、海象、海獅、海狗、海豹這五種動物的區別
    海豹、海象、海獅、海狗、海兔這幾種動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生活在海裡,而且在陸地上都能找到「同名」的動物,但是,海豹不是豹,海象也不是象,海兔更不是兔子。那麼,這幾種海洋生物都有什麼特點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 都說打哈欠傳染,看完這些動物打哈欠的瞬間,忍得住算你贏
    不信大家看看這些可愛的動物,保證讓你不自覺地跟著打哈欠!首先看看靈長類動物,這隻慵懶的狒狒正躺在一個石頭上休息。可能是微風拂面太過舒服了,所以這隻狒狒也就被舒適的環境勾起了一絲困意,結果自然不用多說,大大的哈欠先走起。除了上面的狒狒,還有這只可愛的小猩猩。
  • 野生動物寶寶:蜥蜴老師見一群海豹在岸上休息,有些海豹在睡覺
    野生動物寶寶:蜥蜴老師見一群海豹在岸上休息,有些海豹在睡覺 2020-12-02
  • 極地動物如何區分,海獅海豹海狗到底有什麼區別?
    真的很精彩,一個是鯨魚一個是海豹,而且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都是近距離地接觸這些南極的「主人」,在野生環境下接觸它們可跟在動物園裡的感覺是一模不一樣啊!今天由於時間原因我就先聊一下海豹吧,說到海豹我必須先提一個問題,海豹、海獅、海狗、海象是怎麼區分的?是不是有點發蒙?沒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也是滿腦袋裡畫圈兒。
  • 動物人氣王就是它!3隻在日本水族館超受歡迎的明星海豹!
    日本人很愛動物,不只有專門介紹動物的電視節目,賺人熱淚的動物電影,層出不窮的動物咖啡廳,還會把一些動物捧得像明星一樣大受歡迎。看起來就像是糰子一樣的Yuki醬非常逗趣,不少日本網民都高呼可愛,更希望海遊館推出牠的抱枕。雖然外表圓圓的,但不用擔心,她不是胖成這樣,只是縮起了脖子而已。現在牠成為了海遊館的明星之一,不只很多人特地去探望牠,也有些人以她的樣子進行創作。位於北海道紋別市的海豹樂園就是讓你跟可愛的海豹會面與接觸的地方,這裡飼養著兩隻海豹,其中一隻就是Agu君(アグくん)了!
  • 中國能否對海豹製品說「不」
    海豹業者激動地高喊「賣到中國去」  《望東方周刊》記者柴愛新 | 北京報導  「中國人不關心動物」,長期以來,中國人承擔了國際社會這樣的片面指責。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又常被當做不人道動物產品的傾銷地。  《望東方周刊》記者了解到,近期多種跡象表明,中國正被困境中的加拿大海豹產品供應商視為新目標傾銷國,而消費海豹產品必受國際輿論強烈詬病。
  • 國際海豹日 | 別讓「海豹」變成「海報」
    "國際海豹日"的由來:由於濫捕濫殺和海水汙染,海豹的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為了保護海豹,限制海豹製品貿易,國際拯救海豹基金會在1983年決定,將每年的3月1日設為國際海豹日。如果在野外遇到這些動物,請注意,它們不都是海豹,不過都姓海。
  • 美海豹特種部隊裝備目錄曝光 配備四種自動步槍
    海豹特種部隊在海上及河流環境中開展軍事行動,不過,這些行動自二戰以來一直由海軍蛙人部隊和水下爆破隊(UDT)實施。海豹部隊一組和二組的最初成員來自水下爆破隊。美海軍繼續保留水下爆破隊達20多年,其間於1966至1973年參加了越南戰爭。1983年5月1日,水下爆破隊改編為海豹小組或海豹輸送艇小組(SDVT)。
  • 中國海洋館如何保護水生動物:今年已救、放29隻斑海豹
    全球40%的海洋館位於中國,其中飼養著7000多隻、70多種野生保護動物。除了讓海豚躍出池水,娛樂遊客,中國海洋館還能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出什麼力?10月16日,在浙江湖州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水族館發展論壇上,大連聖亞海洋世界相關部門負責人受邀在論壇上作報告稱,該水族館在2019年年初接到救助34隻被盜獵的斑海豹的任務。
  • 為什麼海豹和豹那麼相似?海豹是陸地上的豹演化的嗎?
    萌萌的斑海豹可是吃肉的豹的祖先是誰?它們跟海豹有關係嗎?豹是貓科動物豹屬下的一種動物,非洲以及美洲和亞洲都有廣泛分布,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超強,特別是捕獵時豹的奔跑速度,一直都以豹的速度來形容跑得快,可見豹奔跑的速度是極快的。
  • 你會唱小星星嗎?科學家教會海豹唱兒歌,有助研究人類語言障礙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海豚的智商很高,是地球上人類外最聰明的動物,同類之間可以用脈衝和口哨聲進行通信,就像人類使用語言一樣。去過海洋館的人估計也看過海豹表演節目,似乎海豹的聰明程度不亞於海豚呀。而訓練結果喜人,三頭灰海豹已經能成功唱出兒歌《一閃一閃小星星》(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和《星球大戰》的主題曲!團隊相信這次研究成果,有助於進一步研究人類語言障礙。灰海豹,也叫大西洋灰海豹,為海豹科灰海豹屬(唯一成員)中的一種大型海豹。它們的體長通常在3米左右,體重250-300公斤,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一帶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