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收藏後閱讀,感謝關注與分享!
近日,多家官方新聞媒體平臺報導內容稱,長徵三號乙火箭和相應的北鬥衛星,已經抵達了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並於今年3月、5月繼續發射兩顆衛星,完成中國北鬥衛星系統導航星座。資料顯示,兩次發射任務都是向地球的靜止軌道運送單顆衛星。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自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繼續完善,美國引以為傲並肆意中斷信號的GPS系統,已逐漸被中國及更多地區擺脫了絕對依賴。尤其公共安全、交通、漁業、電力、森林、防災、智慧城市、社會管理和大眾市場,關乎中國的民生。
當然了,不少外媒(尤其是美國媒體)自然難免發酸,或者煞有其事的擔憂道:「中國也在軍事方面擺脫了對美國GPS依賴」!其實,這點不用外媒多說也是世人皆知的重要意義。在美國方面到處搞技術壟斷的現狀下,中國追求科技自主的信念從未動搖!
1.)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獲得聯合國認證,可兼容美國GPS等多套衛星導航系統。
官方報導消息顯示,我國將在2020年實施超過40次航天發射!那麼,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星座部署完成後,擁有27顆中圓和5顆軌道衛星、及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同步軌道衛星的星下點軌跡是8字型,能夠覆蓋中國全境與亞太地區的相鄰國家。
事實上,如果僅作為基本的衛星定位和導航應用,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完成覆蓋全球!(所以「東風快遞」穩了)另外,由於已經獲得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證,中國北鬥系統與美國GPS等衛星系統兼容,很多定位晶片能夠同時獲取多套衛星數據。
中國自主打造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通過空間端、地面端、用戶端組成。其中, 地面端包括主控站、監控站、上行站、時間同步站。相比美國GPS系統單向接收信號而言,中國BDS系統支持雙向通信報文服務,而且已經完成升級三代衛星系統的布局。
2.)中國BDS導航系統不斷升級,美國GPS定位系統開始重整,其它的衛星系統呢?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對外宣布,北鬥衛星採用了氫原子鐘生成精確星曆,並且採用了相控陣天線來發射導航信號。目前,北鬥系統在亞太地區的定位精度優於5米。需要了解的是,美國開放給其它國家的GPS服務,定位精度基本要在10米以上。
我國實施了「先本土、後亞太、再全球」三步走戰略,2017年底開始開始了「北鬥三號」衛星超高密度發射。按照基本的規劃,2020年再發射2-4顆衛星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全面建設完成!目前,已經提供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級服務。
有意思的是,除了俄羅斯GLONASS衛星系統基本失去維護,歐盟GALILEO系統也在2019年出現「衛星離線」,而且是在歐盟表態要整治美國科技巨頭壟斷後。更讓人唏噓的是,我國也曾參與歐盟GALILEO系統建設,結果後期卻被歐盟限制在核心技術外。
3.)徹底擺脫美國GPS依賴:中國將再發射BDS新衛星,華為地圖服務或更「穩了」?
在2019年8月份,華為正式發布了HarmonyOS(鴻蒙系統),外界關注更多的,可能是鴻蒙內置自研微內核與分布式架構,餘承東一帶而過的「華為亞米級地圖服務」,顯然並沒有被太多的媒體人士特別注意到。事實證明,華為HMS地圖服務非常的重要。
雖然祭出了高性能「方舟編譯器」套件,用於轉移和架空安卓上豐富的APP應用,甚至可能直接兼容運行到鴻蒙作業系統,但是引導開發者入駐HMS體系才是關鍵,這樣才能專門針對鴻蒙OS開發特定APP。很直觀的是,地圖數據成為當前APP核心服務。
鑑於美國方面如此力度的試圖限制華為,分析人士認為美國GPS可能已停止服務。那麼,華為旗下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的定位服務,基本上是基於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用戶反應華為智慧型手機定位精度,反而比以前的版本提升了不少?
4.)除了美國蘋果iPhone外,即使你的手機還顯示GPS,也在使用中國北鬥服務!
通過公開內容發現,基於中國北鬥衛星系統的「亞米級」地圖服務,地圖資源已經覆蓋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而且,華為「亞米級定位」地圖將開放API接口,通過華為HMS生態接入的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可以實現自定義模塊、實時路況信息顯示等,
華為需要加大力度完成地圖數據整合,完善好「亞米級定位」精度的地圖服務。當然,面對美國谷歌方面限制GMS設備服務,無論從核心高性能晶片、自研內核底層作業系統、還是更配套的HMS服務,華為似乎已經不懼任何技術性的限制!確實令人感慨。
據了解,華為地圖服務能提供「亞米級定位」精度,依靠天基衛星+地基iot設備配合完成,並且基於自研「視覺算法」輔助來執行。以汽車行駛導航或者自動駕駛為例,通過AR+AI+北鬥實現「視角上的釐米級」,很多手機的GPS也開始糾正為「位置信息」。
華為推動HMS生態的地圖服務「穩了」:中國今年將會再次發射BDS新衛星,其實已經徹底擺脫了美國GPS依賴!事實證明,堅持核心技術自主才是正道!(而不是靠碰瓷)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作者:蔡發濤 | 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