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幾億人都做著同一件事:宅,一天中最大的活動量可能就是在床上翻個身。萬萬沒有想到,躺在家就能為社會做貢獻這個夢居然成真了。
兒時的美夢終於實現了,但這時才發現,美夢並不美,除了在家睡覺,也就只能學個「蛆」運動一下了。群裡好多小夥伴都在抱怨每天無事可做,無聊的想發瘋。
今天奕言老師手機突然收到一條推送消息,氣象局溫馨提示明後兩天北方多地將有雨雪天氣,局地有大雪甚至暴雪。漫不經心的看到這條消息,本想直接關掉,怎奈何奕言老師突然靈光一閃,面對下雪時空中如此晶瑩剔透、形狀百態的雪花,何不寫一篇宅在家如何拍攝雪花的手機攝影教程呢?!
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拍攝教程,小夥們看過來,你們不用再學「蛆」了:
一、前期準備
想要拍出漂亮精美的雪花,一些道具、場景的準備工作是必須的,但不要著急,都是很簡單就可以實現的。
1、微距鏡頭
因為雪花很小,所以想要拍攝像上圖中那樣精美的雪花照片,就要利用手機的微距功能,好在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有些手機的微距功能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效果和專業的微距鏡頭肯定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給手機添加一個外置微距鏡頭。一般稍微不錯一點的100多200元左右就可以搞定。
如上圖左邊為手機直接拍攝的效果,右圖為外置微距鏡頭下的拍攝效果。
2、三腳架
因為微距拍攝相當於是放大拍攝,所以手機鏡頭微小的抖動都可能造成畫面大幅度的晃動,所以提前架好手機三腳架是個明智的選擇。
3、深色背景
突出一片雪花,自然要找反襯色做背景,所以深色背景首當其衝,一塊黑色背景板、一塊黑布都可以。
4、補光燈
當雪花拍攝四周一片漆黑時,我們就需要為雪花補光,同時可以營造一種光差比。
二、拍攝過程
1、收集雪花
第一步當然是得先收集拍攝素材——雪花。收集雪花最好用表面粗糙一點的物品,例如手邊的圍脖、毛衣、羽毛或者天鵝絨布等,這些粗糙的表面可以讓雪花能夠「懸空」,更利用我們的拍攝。
同時我們知道由於雪花非常脆弱,溫度稍微一高可能就會立即融化,所以我們用於收集雪花的物品一定要提前放在窗外「冷凍」一下。
物品上的雪花不要太多,儘量選擇個頭大點的一兩片雪花即可。
2、拍攝場地
同樣為了讓雪花能夠保留儘可能長的時間而不融化,就要選擇溫度相對低一點的拍攝場地,例如選擇在窗邊或者陽臺,或者打開冰箱的門,在冰箱的門口拍攝也可以,哈哈。
3、手機設置
由於三腳架受場地限制較大,如果拍攝時不方便使用三腳架而用手持直接拍攝時,就可以通過先對焦雪花,然後長按屏幕鎖定對焦,最後再選擇角度至畫面清晰時迅速拍下,以此來避免畫面的模糊。
如果拍攝時環境光線不夠,會直接影響雪花細節的清晰度,這時可以通過補光燈來進行適當的補光。拍攝時手機也會根據環境光線自動曝光,因為我們選擇了「偏暗背景」,自動曝光時很容易過曝,這時我們可以手動拖動屏幕上的小太陽,降低,這樣就可以將主體「雪花」及周邊略提亮,然後將畫面四周加暗影,更好地突出雪花。
4、拍攝角度
雪花是結晶顆粒,因此可以藉助光線營造出夢幻的光影效果,拍攝時我們要根據選中的「雪花」形態來調整拍攝角度,比較常用的例如側拍,既可以表現雪花的立體感、透明質感也富有明暗不同的影調變化。
三、後期調整
前期拍好了,後期調整就比較簡單,可以使用snapseed這款軟體。主要是剪裁一下,然後用局部工具把雪花部分適當提亮一些,再增加一些細節,最後再加一點點的冷色調即可。
1、裁剪
將多餘畫面去掉,簡單直接突出主體雪花。
裁剪後的圖片,雪花更加突出。
2、提亮減暗
一般這一步是將主體「雪花」及周邊略提亮,然後將畫面四周加暗影,以便更好地突出雪花。
如下圖左邊為調整前,右邊為調整後的圖片。
3、銳化
通過增加銳化來突出雪花的細節及結構。
4、冷色調
雪天總是充滿「冷」意,所以給照片加上一點冷色調,更加適合酷酷的雪花。
經過奕言老師的雪花拍攝技巧的講解,小夥伴們學會了嗎?在我們窩在家的時候,冬天已準備悄悄溜走了,這很可能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場雪了,趕緊「造」起來吧!看看你拍的雪花是下面哪一款?
奕言老師,一位專業的業餘手機攝影師!如果你對手機攝影感興趣,歡迎一起交流學習。
註: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