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後何處是歸途?在日華人靠年金生活幾多心酸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日本《中文導報》近日載文稱,隨著殘留孤兒對日本政府訴訟的全面展開,隨著神戶高裁對殘孤勝訴的判決,殘孤們的生活也得以進入主流媒體的視線,從而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由於戰爭已過去60多年了,歷經磨難回到日本生活的殘留孤兒們,也都進入了耄耋老年,他們的生活怎麼樣?儘管大多數殘孤還在靠生活保護金生活,但早年回到日本並參加了工作的部分殘孤也跨入了年金生活的行列之中,在日本工作只有十幾年的時間,他們的年金能拿幾何,可以維持老後生活嗎?還有和他們幾乎同時來日的第一批新華人們,進入老年退休者也不在少數,他們的年金又有幾許?在日生活無憂嗎?老後,何處是歸途?哪裡可以有經濟保障?這些都成為華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已過中年的在日華人們心憂的問題。

  一、領取年金的殘孤仍然艱辛

  作為文化意義上的華人——中國殘留孤兒,是日本社會中老後生活最艱辛的族群。在現在已回到日本的殘留孤兒中,有60%都在領取生活保護金,不僅金額少,而且有諸多限制,如不能過奢侈一點的生活,不能有存款,回國探望養父母或為養父母掃墓要扣除一部分保護金等。

  也有的殘留孤兒,歸國時年紀還比較輕,在日本的工作時間和加入年金的時間相對較長,他們能得到一點年金,因此不依靠政府救濟生活。宇都宮先生4歲時被留在了中國,他的母親在戰後死在了佳木斯的難民收容所,父親被蘇聯軍隊帶到西伯利亞,第二年死在了西伯利亞。他在中國時,曾經在黑龍江省佳木斯機務段工作,有一定的修理機車的技術。他1982年回日本當時是41歲,回國後,他在家鄉做修船的工作,並加入了國民年金。1983年2月,他來到東京,在「JR東日本」下屬的會社「理研金屬株式會社」工作,專門修理JR的貨車,從那時開始他加入了厚生年金,每月付3萬7千日元保險費,到60歲退休時,共加入19年,同時,他還補交了251個月的國民年金,一共交納了150萬零6千日元,現在他和夫人每月能得14萬5千日元的年金。

  在日本生活的人都知道,靠這點錢維持兩個人的生活,真是難上加難,他們現在住的是最便宜的房子,每月工資1萬3200日元,房費、水電、煤氣費加在一起僅用1萬多日元。由於上了歲數,每月看病也要花1萬多元,所剩生活費不到10萬,生活非常緊張,可謂捉襟見肘。但是他覺得和其他的孤兒比,他還比他們強一些,起碼他現在很自由,願意去中國就去中國,也不用看其他人的白眼。雖然宇都宮已經離開中國多年,但是他對中國,中國對他都還是很有感情的。他現在在中國辦了退休手續,每月還有8、9百人民幣的退休金。由於他在中國時是在鐵路部門工作,因此每年還有一張鐵路免費通票,所有的火車都可以坐,但是由於參加殘孤訴訟等活動,他還沒有去享受過這張免費的火車通票。

  也有不少殘孤,開始時也想領取年金生活,圖個自由,圖個不受別人的白眼。但是殘孤歸國時一般年紀都比較大,如關東地區的殘孤平均年齡已達64.9歲,他們歸國時的平均年齡為48.3歲,回國後拼命工作幾年,但到了退休時只有幾萬塊錢的年金。一位女性殘孤說:她回國時一直幹清掃,但是9年以後,她退休了,年金只有2萬多元,只好再去申請保護。殘孤們由於回國時都年齡偏大,已經過了掌握語言、融入日本社會的適齡期,因此即使找到了工作,也經常被公司解僱,所交納的年金沒有連續性,等於白交,這也使他們無法用年金養老。

  還有的殘孤,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得病或傷殘,更使年金無法接續。如一名殘孤家屬在中國時是一名醫生,但是來到日本後他的行醫資格不被承認,政府又每天到家裡來催促他們「自立」,沒辦法他只好去一家洗滌公司去工作,但在工作中被機器軋斷手臂,從此傷殘,年金更無法接續下去。日本政府曾在一個階段力勸殘孤們補交年金,也就是把在中國生活那段成年期的國民年金補交,但是就是補交後所拿到的錢仍然很少。宇都宮先生說,他那時以為補交可以拿到全額國民年金,但是到拿到手的時候才知道,就是補交後也只能拿到日本人的2/3,和自己花自己的錢沒什麼區別。

  

  [1]  [2]  [3]  [下一頁]


相關焦點

  • 日本國民年金繳費金額高昂 在日華人視之為雞肋
    華聲報消息: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在一次旅日華人自發性的集會上,幾位華人主婦說起生活難題,都不約而同地談起了日本國民年金問題,認為國民年金繳額高,前景不明,像一塊雞肋,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取捨兩難。
  • 在日華人談65歲退休法制化:影響生活 有利有弊
    在日華人談65歲退休法制化:影響生活 有利有弊 2012年10月30日1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日本「年金」有望交10年領取 舉措惠及在日華人
    中新網5月17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5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的社會保障改革案之中,提到將實施「年金」受領資格從25年減少到10年,這一舉措如果如期在2015年實施,將給很多華人帶來好處。目前,日本實施的年金案是要交足25年方可領取,外國人也不例外。如果未有交足25年,就無法獲得年金。
  • 日本國民年金繳費金額高昂 華人主婦取捨兩難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在一次旅日華人自發性的集會上,幾位華人主婦說起生活難題,都不約而同地談起了日本國民年金問題,認為國民年金繳額高,前景不明,像一塊雞肋,讓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取捨兩難。
  • 退休年齡不斷提高 華人如何應對日本70歲年金時代
    中國僑網1月2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目前,有許多在日華人在日本經過幾十年的打拼,開始進入退休生活,而財政債臺高築、出生率不斷降低、勞動力人口越來越少的日本,很難繼續維持原有的養老制度,因此出現了退休年齡不斷提高、養老方式不斷變化的現象,而在日華人是怎樣對應日本的退休制度和退休生活的呢?
  • 日本新法惠及華人 年金受領資格從25年減至10年
    此舉使在日外國人對未來的生活規劃又多了一項選擇。  修訂後的新法將在明年8月施行,預計從明年10月起將有約64萬人可開始領取養老金。早在2011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擬定的社會保障改革案中,就提到將實施年金受領資格從25年減少到10年。原計劃在2015年10月上調消費稅率至10%的同時縮短上述年份,但後因安倍政府延期增稅、財政遇困而被拖延。
  • 報告稱退休民眾很難靠年金生活 日本政府不認可
    日本政府11日拒絕接受金融廳報告所下結論,即部分民眾退休後所獲年金不足以支付全部生活所需。  金融廳一個工作組3日發布報告,以一對退休後沒有職業的夫妻為例,測算他們如果僅靠年金生活,每月費用缺口超過5萬日元(約合3195元人民幣);按照他們退休後生活30年推算,缺口達2000萬日元(128萬元人民幣)。
  • 天下何處是逍遙,只想與雲作伴,隨風也要更自在
    有沒有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有,那該多好啊,因為厭倦了生活各種事態,以及各種束縛。我想,天下唯有古時最為消遣自由,而如今以至往後只會越來越束縛人身。嚮往悠閒的生活,如藍天上的雲,飄到何處便安身於何處,不用因為世間悲喜而停留或是離去。
  • 【國外資訊】日媒:厚生年金與國民年金年收入相差幾何?
    上文中,我們介紹了一下國民年金的領取金額的情況。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即便退休後也會繼續工作。到底多大年齡才算步入了老年呢?對於這個問題看法因人而異。但是,如果退休後還能繼續工作的話,可以通過推遲取年金起始時間的方式來提高年金的領取金額。
  • 韓國國民年金外國人加入者劇增 中國人逾10萬居首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報導,隨著韓國外國勞動者的增長,加入國民年金的外國人也逐漸增多。27日,據韓國國民年金公團按年份對外國人用戶的統計,外國人加入者自2005年的6.7288萬人增至去年的22.8838萬人。  從國籍來看(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國以10.728萬人的超強陣容排名第一。
  • 簡易講解:厚生年金與國民年金
    今天爭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淺談厚生年金與國民年金的不同,給微友們在決定如何選擇時,多一些更全面的參考(未考慮老後回國,國內還在交保險等因素)首先,咱們來理清楚它們的關係。打個比方,國民年金是一棟只有一層樓的房子;厚生年金是一棟有二層樓的房子;部分企業給員工準備的企業年金等等,則是一棟帶個頂層小閣樓的兩層樓房。
  • 41歲薛佳凝近照呈現老態:當胡歌已成往事,幸福歸途何處?
    時過境遷,對薛佳凝來說,胡歌已成往事,幸福歸途何處?02時間回到2004年,因為一部《天下無雙》,薛佳凝和胡歌相識,兩個人的緣分就此開始。聽說那時候胡歌苦追薛佳凝,而薛佳凝顧及到自己比胡歌大四歲,遲遲沒有答應。胡歌沒有放棄,用行動一點點融化了薛佳凝的心。兩年後,兩個人正式確認了關係。
  • 未加入國民健康保險 東京都六成華人看病無保障
    東京都政府日前公布了2005年東京都人口(推算值)統計,截止到2006年1月1日,東京都總人口達到1256.0764萬人,比2004年增加了9.6822萬人,創歷史最高紀錄。東京都的外國人口高達36萬.653萬人,比2004年增加了1.0827萬人。其中中國人最多,達12.3611萬人,東京都100人中就有1名中國人。
  • 中國郵政物流:何處是歸途?
    今天是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年老後在兒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胸藏文墨懷如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品讀好詩詞,就到「詩詞世界」公眾號後臺回復甦軾、李白、杜甫,看精彩文章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但長大後,我們也為人父母,也就懂得了:「父母本不是超人,卻為了子女拼盡全力!」
  • 劉文娟【陝西】散文/何處是歸途
    上世紀七十年代,農村家庭生活相對都很貧窮。臘的父親病故,家裡更是舉步維艱。母親既要照顧她和哥哥,還要下地幹活,掙的工分勉強餬口。為了養活兒女,母親沒有選擇改嫁,找人入贅她家,日子艱辛也還穩定。她母親勞作之餘常在田地間找可吃的野菜填補餐桌的空缺,好不容易盼來又一季的槐花開放,本打算多捋些,為家人改善生活,可就在爬上樹上的一瞬間,眼前一黑,摔倒在樹下,再沒有醒過來。十幾歲的臘,沒有享受過豆蔻年華的美好,卻親眼看見母親摔死在自己眼前,如噩夢一般。她哭的天昏地暗,街坊鄰居無不落淚哀悼。兄妹倆呆呆的傻傻的聽從親戚鄰居的吩咐辦理完母親的喪事。
  • 何處是我家:美國華人的百年漂泊
    他和兩個孩子只能沿著他們親手鋪設的鐵路,來到了加州首府薩克拉門託,大多數華人會經過這裡前往舊金山,並在那邊踏上回中國的歸途。也有人前往東部,在俄勒岡尋找鐵路工程。轟轟烈烈的鐵路建設偃旗息鼓,表面的和平也戛然而止。到了1869年,美國經濟迎來衰退,而吃苦又廉價的華人,則再度成了出氣筒。02.
  • 朋友圈「新寵」年金險是什麼
    本報長沙訊 年關將至,各大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營業狀態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年金險又一次成為「新寵」刷爆朋友圈。「日計息月複利,終身現金流」「負利率怕什麼?我有終身鎖利的年金保險」諸如此類的朋友圈文案屢見不鮮。
  • 2019年金保險產品排行榜
    年金保險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一次或按期交納保險費,保險人以被保險人生存為條件,按年、半年、季或月給付保險金,直至被保險人死亡或保險合同期滿。是人壽保險的一種,保障被保險人在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時能獲得經濟收益。那麼,年金保險哪種好?年金保險排名靠前的有哪些呢?
  • 年老是最讓人無奈的事情,細數古詩詞中感嘆年老的詩句!
    白居易的一首《詠老贈夢得》就道出了大部分纏綿病榻的老人的心態,那是一種對老年生活的悲觀與難過。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在疾病的折磨之下,外出、看書都很困難,自然生活就少了很多的樂趣與激情,於是每天閉門不出,不用梳頭也不想看書。白居易對老年的生活是很不滿的,這種消極與悲觀在他的詩中體現得很詳細,但卻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心態,尤其是有疾病在身的老年人。白居易和劉禹錫是同齡人,且都是有疾病在身,算是同病相憐了,但兩人對待年老的態度是十分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