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主看一上聯:天增日月人增壽,大筆一揮改成這樣,看完都笑了
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很多燦爛的文化,而對聯就是其中之一的文學瑰寶。不同於其他的文學樣式,對聯的入門要求相對較低,而且老少鹹宜,既可以陶冶情操 ,又是好友之間相互逗樂的方式,可謂是妙趣橫生,尤其是在古代,沒有過多的娛樂項目,只能對對子,因此,對聯成為了一種「全民文化」傳播開來,同時也衍生了很多的故事在裡面。
據說在清朝年間,有位地主老財,雖然家資巨富,但卻本人有些不學無術,大字不識,卻還常常自吹自擂,說自己很有文學造詣,尤其愛寫對聯,結果可想而知,常常出笑話,叫人啼笑皆非。有次財主母親過70大壽的時候,看現場也布置的差不多了,自己卻犯了「癮」,打算給母親送上副對聯,表達自己的孝心,雖然想法值得鼓勵,但是因為胸無點墨,沒有想到該寫什麼對聯送給母親,不由有些發愁。
家中的帳房看到東家在這個時候,有些憂愁,便詢問原因,在得知是因為沒有好對聯發愁。帳房先生知道這個東家的「真實水平」,不想讓財主難堪,於是告訴東家,我們有現成的祝壽聯,不勞您費心了。財主一想,反正自己也沒有想法,不妨先將就一下,於是拿來帳房先生寫好的對聯,仔細觀看。
對聯是這樣寫的,上聯寫:「天增日月人增壽」,再看下聯:「春滿乾坤福滿門」,這是絕佳的祝壽對聯,先表達了對母親壽禮的問候,而後又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位財主看後雖然點頭表示肯定,但是總是缺少些什麼,後來也是腦筋一動,有了想法,大筆一揮,自己在原對聯的基礎前來「增色」改成了:天增日月媽增壽。
在看到上聯的「成功」改造後,財主也是露出得意的神情,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壽聯。既然「改好」了上聯,也要改改下聯,不然不工整可就不好看了,也是在較勁了一番腦筋後,寫出了下聯:春滿乾坤爹滿門。帳房先生看後,是不由大笑一番,但是出於東家情面,強忍笑意,建議對聯改不是很得體。
財主卻把眼一瞪,表示自己這樣改沒問題,「爹」和「媽」相對,難道不工整嗎?於是命人把自己這副「改好」的對聯,掛到大門口,表示自己的孝心。因為財主胸無點墨,卻要賣弄一番,只一味地看重對聯的工整,卻沒有考慮到對聯本身的意思,令人哭笑不得。但不知道老太太看後內心有怎樣的想法,想來一定很「開心」,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對聯」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