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度恐怖故事又出爐了!距離2019年CPA專業階段考試只剩下最後29天的時間!
這個時候,注會菌知道很多考生已經開始有點焦慮了,尤其是那些覺得自己複習得並不是很好的考生。
其實CPA作為一門考試,難度再大,也是符合考試技巧的,越臨近考試,複習就越應該抓重難點和考點進行複習,再翻書從頭開始的話,純粹是浪費時間。
從現在開始,考生只要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考點上面,多做題多看解析多理解,一個月時間實現從40分到60分的跨越完全有可能。如果之前沒有怎麼複習,在最後的時間裡好好把握重點,完全是可能通過1-2科。
其實,複習到這個階段,如果做題的話,最好還是研究真題,從真題裡發現出題規律,發現歷年考察重點。
注會菌將2018年真題內容做了一個匯總,在最後的時間裡,大家可以著重複習這些重點內容,爭取到60分!
本期福利領取截止日期:
2019年9月25日
▼掃碼回復【914】免費領▼
會計:抓住主線貫穿始終
會計是CPA六科中難度最大的科目,但其實,CPA考察的知識點也是最偏基礎的,重難點考點比較集中,前期注重基礎複習,後期把重難點搞懂的話,通過會計科目其實並不難。
有考生覺得,今年的考試重點就是長投和合併財務報表,金融資產、收入、債券、差錯更正等,其實,這和歷年來總結的考點都如出一轍。
2018年《會計》科目考察內容
理解審計流程和分析
審計和其他科目相比,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將國外的課程直譯過來,不符合我們中文的閱讀習慣,所以看上去非常的晦澀難懂。那麼當下最重要的就是,用中文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考察的重難點,把重難點吸收至少80%以上,對提分是很關鍵的作用。
2018年《審計》科目考察內容
之前,我們也歸納過審計重點章節和相關知識點,其實審計和會計相比,重點要少很多,而且和會計結合起來學習,先學會計再學審計,理解起來要容易的多。
尤其是各類審計程序分析、審計報告、審計測試流程等,歷年都是考察重點。近兩年審計科目可以說是CPA中最良心的科目,今年會不會很難可就不好說了,所以考生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總結重難點的解題套路
財管雖然公式難記,但是因為計算題偏多,而且很多重要考點都是計算題,所以解題套路還是比較好總結的。
例如考生可以將每個章節的重要考點,按照公式、衍生公式、適用範圍、例題應用等形式,總結在表格中,這樣看上去會更加的直接和簡單。
2018年《財管》科目考察內容
包括財管的重點章節,我們之前也匯總過,即使不能掌握將近700個全部的公式,也可以把重點的公式都掌握好,比方說資本預算、成本預算、現金流量,還有財務報表分析、利潤敏感性分析等,這些都是歷年考察重點。
稅法:變動最大的科目
從今年的考綱來看,稅法的變化其實並不大,但是因為稅法政策的變動,所以不確定性是最大的,不過儘管如此,有些考生覺得,稅法的重點依然是增值稅、消費稅、個稅、企業稅等這幾個稅種。
如果說從60分萬歲的角度來說,完全掌握這些重要考點,確實有可能順利通過。我們之前總結的稅法的重要章節基本也是這些內容。
2018年《稅法》科目考察內容
坦白講,如果考生不看的話,說再多的考點也是白搭,所以注會菌給大家的建議是,先把歷年的考點中,自己同樣認為是考點的知識點記住,再去複習其他的內容,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效率。
經濟法:梳理重點框架最為重要
經濟法的話,其實是最適合衝刺複習的,畢竟經濟法是純偏文科性質的科目,只要把重點內容理解了,會運用了,記住知識點就完全可以了。
2018年《經濟法》科目考察內容
經濟法的重要考點也比較少,教材也是CPA六科中比較薄的,不過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經濟法考得相對來說比較偏,考生在複習的時候一定要細心,不要遺漏知識點。
從每個章節的框架梳理開始,將重點知識串聯起來,然後再填入基礎的知識點,重點依然是我們歷年提到的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證券法等。
戰略:掌握重要考點即可
戰略是CPA六科中難度最低的科目,往年也是通過率比較高的科目,去年,高頓CPA六科學霸就曾建議,如果考生複習時間不夠的話,將戰略的教材過一遍,然後主要把重點章節掌握好,再做兩套題鞏固一下,通過考試幾乎沒問題。
所以,戰略可以說是最容易通過的,把大致的框架擬好,一個是「主要類型」,一個是「三個基本戰略」,從這兩個主要點出發,在A4紙上將關鍵詞總結下來,最節省時間。
2018年《戰略》科目考察內容
有考生開玩笑,說自己要是判卷老師的話,誰在卷子上寫滿誇自己的話,就給誰滿分。
聽起來是不是很驕傲!很任性!
此外,現階段,題海戰術不能少,但是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正確地刷題是關鍵,刷題姿勢不正確,刷再多也沒有用!
本期福利領取截止日期:
2019年9月25日
▼掃碼回復【914】免費領▼
CPA《高頻高分主觀題》
掃碼▼即可領取▼
書籍展示圖如下
▎本文由註冊會計師整理髮布,內容來源於一起學CPA,若需引用或轉載,需申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