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戒紙尿褲,發現這些狀況及時「停」,如廁訓練娃自己說了算

2020-12-22 凌晨媽媽育兒

出門拿快遞遇到隔壁樓陳鶴媽媽,因為二寶和小陳鶴年紀相仿,陳鶴媽媽和我一樣,都正在給娃做如廁訓練。陳鶴媽媽問我:「你家二寶紙尿褲戒了嗎?」我回她:「白天基本已經可以和小紙尿褲說拜拜了,只是晚上需要戴。」

陳鶴媽媽嘆口氣:「哎,我家娃還是不肯自己上廁所。原來光著屁股收拾也簡單,現在每天七八條褲子,一洗就是兩大盆啊,我都想放棄了。」原來,無論媽媽怎麼引導,小陳鶴就是不想用小馬桶。

通常,爸爸媽媽會選擇在孩子2歲左右,幫娃進行如廁訓練。由於夏天或秋初,孩子可以光著下身或只穿簡單的訓練褲,清洗起來很方便,如果碰到合適的季節,很多孩子可能更早就加入了「告別紙尿褲」的行列。

但其實,很多寶寶並沒有做好告別紙尿褲的準備,所以像鄰居小陳鶴一樣,戒掉紙尿褲的過程很艱難。

如果寶寶真的不具備自主如廁的生理心理準備,一味的訓練,即便用再溫和的方式,對娃也是一種傷害。因此,家長一經開始訓練,卻發現孩子極度不配合,為了寶寶的身心健康,我們也應該及時喊停。

如廁訓練到底是訓練什麼?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2歲4個月兒子盧小飛告別紙尿褲的經驗,說剛脫掉紙尿褲那段時間,兒子經常跑到她面前說:媽媽尿尿。然後不等她出手把他放在小馬桶上,就尿了一地。後來漸漸地,兒子能憋住多半泡尿,大部分都能尿在小馬桶裡了。

許多家長只是覺得孩子到了某個年齡(一般建議是18-24個月),或者某個生活階段,比如要去上幼兒園了、夏天到了。就給娃脫掉紙尿褲,想要讓孩子學會用馬桶,但其實並不了解如廁訓練的具體訓練內容。

感知便意

在如廁訓練指南中,建議家長全天候盯著娃,密切觀察他如廁前的表現。比如蹲下來,抓住尿布,或者把臉皺起來。對於所有孩子,感知便意都是學會如廁的第一步。這個時候需要照顧者幫娃給感覺命名。告訴娃,這樣的感覺就叫要尿尿或便便。但是,感知便意作為如廁訓練的第一步,是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的結果。作為家長我們只能觀察和發現,利用這一線索加以引導。

能夠控制自己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指出:如廁訓練就是,讓圍繞著膀胱和腸道開口的這些肌肉,在合適的時候開和關。

當孩子能意識到自己要尿尿了,我們就可以嘗試著進行下一步,控制。其實在弗洛伊德的「肛欲期」理論中,孩子在1-3歲的這個心理發展時期,主要完成的心理課題就是「控制自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對大小便的控制。能夠決定自己什麼時候噓噓和便便,在什麼地方排洩,對娃的心理發展有裡程碑意義。

這也就是為啥,媽媽們有時候感覺,在如廁訓練之初,孩子似乎在故意和自己作對。即便能夠控制,還是會到處尿尿。

前陣子我回老家小住,發現那些本來就被允許隨地大小便的娃,反而很快就能適應去廁所排洩。也許是當孩子控制自己的本能被滿足,就更容易配合建立便意和馬桶之間的聯繫。

建立便意和馬桶之間的關係

在如廁訓練的三個分解步驟中,實際上我們能幫助寶寶控制的,只有最後這一項。在固定的地方上廁所,是在人類逐漸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習慣。當寶寶感覺得出,也憋得住,能夠自己控制的時候。照顧者就可以通過反覆訓練,幫寶寶建立便意-控制-馬桶之間的聯繫。

對此,《美國育兒百科》給出的建議是,如果寶寶能夠做到夜間不尿床,那麼早晨在他膀胱充盈的時候,直接帶他去馬桶,鼓勵孩子排洩,會讓之後的訓練更加簡單。

出現如下情況,訓練應及時喊停

《正面管教》中在提到如廁訓練時,作者寫道:在我們的社會中,如廁訓練問題已經被過分誇大了。他有時候會成為內疚感、羞愧感、權利之爭以及父母之間競爭的根源。

讓我們煩惱的如廁訓練,其實和紙尿褲的普遍使用關係很大,也是當代父母不斷升級的「育兒軍備競賽」的一部分。

陳鶴媽媽因為有了二寶的對比,就覺得灰心喪氣,其實是根本沒必要的。如廁訓練進行的時機,也不應該以年齡決定,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他自然會告訴你。

寶寶拒絕脫掉紙尿褲

在光著下半身進行了三天如廁訓練後,萌萌媽發現,萌萌一直在平時放紙尿褲的地方轉悠。並且指著那個籃子說:褲褲。儘管萌萌已經能控制大小便,還是想穿上小褲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段時間,萌萌媽白天都會出門工作,照顧者更換讓孩子非常焦慮,熟悉的小褲褲就成了安全感的來源。在生活出現變動的時候,可以先暫停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寶寶拉臭臭時會躲在角落用力

有媽媽在網上詢問,自家寶寶拉臭臭時總愛躲在角落裡,但是如果問他要不要拉,他一定拼命搖頭,不知道這是為啥。在排除便秘等生理原因後,媽媽可以從孩子是不是對於如廁壓力過大這方面考慮。如果膽小敏感的孩子,遇到強勢的媽媽,在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而躲在角落裡排洩,而不是去找媽媽。當孩子出現壓力過大的狀況時,可以先別強迫孩子蹲馬桶、反覆詢問孩子是否要便便。

☆ 寶寶拒絕使用馬桶

有的娃看到馬桶就跑,即便拿出玩具和好吃的,也只能坐一小會。一方面可能孩子還沒有到對馬桶感興趣的年齡,一方面可能也和家人的強迫有關。這個時候可以停止刻意訓練,讓娃多看大人上廁所,先引起孩子的興趣,在進行訓練。

☆ 寶寶帶著臭臭依然玩耍自如,甚至坐下都不能察覺有臭臭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排洩物完全「無感」,則說明他還沒有準備好進行如廁訓練。既沒有排洩的自主意識,也不能控制排洩。孩子有自己的生長時間表,如果還沒有準備好,爸媽不妨耐心等待。

☆ 即便脫掉紙尿褲,寶寶也會把臭臭拉地上

寶寶把便便拉在地上,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故意的。如果不是故意的,則說明孩子的肛門肌肉,還沒有發育到足夠控制便便的程度。應該停止如廁訓練。而若孩子明顯會找到某個地方排洩,則可能正在通過自主排洩來滿足「肛欲期」的控制感。不妨告訴他我們大家都是在馬桶裡便便的,讓娃逐步學會馬桶如廁。

凌晨媽媽來叨叨:

當你全面的了解如廁訓練內容,就會發現,控制大小便本來是孩子自主的行為。無論我們如何焦慮,都要等孩子自己做好準備。如果在訓練中,孩子出現這些狀況,就說明他還沒有準備好,如廁訓練可以改日再議。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往期精彩回顧:

孩子不吃肉,擔心缺鈣影響身高?媽媽用幾道素菜,幫娃補鈣長個頭

謝依霖細述水中分娩過程,寶寶出生後不會嗆到水,好處還挺多的

女孩從小被叫「矮冬瓜」,高中身高卻逆襲,初潮僅為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什麼時候戒掉紙尿褲比較好?寶寶自己說了算
    其實「戒」紙尿褲並不是一件難事,而且也不是一件「急得來」的事!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給寶寶停用紙尿褲比較好?那還是得寶寶說了算!如果寶寶進行了如廁訓練也沒有成功戒掉紙尿褲也沒有關係,因為慢慢地到了3歲,孩子會逐漸習慣甚至會主動去擺脫掉紙尿褲,特別是上了幼兒園後看到其他小朋友已經不用紙尿褲了,就會對戒紙尿褲更加積極主動,所以爸爸媽媽們不需要操之過急。 「戒」前準備 雖說我們不需要操之過急,但我們可以先簡單教他們認知。
  • 又到娃戒紙尿褲高峰期!娃滿足8個信號,抓住如廁訓練最佳時期
    眼看著這天兒一天比一天熱了,相信小區裡一年一度紙尿褲vs把尿的battle也進行的如火如荼~過來人紛紛表示:誰不是被把尿把大的?!紙尿褲又悶又費錢,哪有把尿綠色環保!而正在頭疼娃如廁訓練的寶爸媽們,一邊要抗住過來人的「流言蜚語」,一邊焦慮:娃怎麼2歲多了還尿褲子?
  • 寶寶怎麼戒紙尿褲?科學如廁訓練,滿足一個前提,準備三樣東西
    但是,孩子慢慢長大,他們不可能一直用紙尿褲如廁,戒紙尿褲是早晚要面對的問題。寶寶怎麼戒紙尿褲?需要滿足一個前提網上搜「寶寶怎麼戒紙尿褲?」會有很多關聯搜索,比如:兩歲半寶寶怎麼戒紙尿褲?一歲寶寶怎麼戒紙尿褲?不同的家長,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開始時間差異很大。有的寶寶早早就開始戒紙尿褲,有的寶寶三歲要上幼兒園了才提上日程,還有穿著紙尿褲去上幼兒園的。
  • 天太熱娃穿紙尿褲遭罪,怎樣訓練寶寶自主如廁?牢記3個原則
    難道強迫孩子自己去上廁所?當然不是,上廁所這種事情其實是自然而然學會的,家長不應該焦慮,太嚴苛的幹預只會讓娃對廁所產生心理陰影。訓練娃自主如廁的3個原則訓練娃學會自主如廁,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開始之前,有三個原則家長一定要牢記。
  • 如何給孩子戒紙尿褲?家長別發愁,通過這五個步驟,進行如廁訓練
    家長如果想要給孩子戒紙尿褲,首先要等到他的排洩控制肌慢慢發育成熟之後其次,家長需要對再對孩子的幾個方面進行觀察:能夠表達自己想上廁所的意願,紙尿褲能夠保持兩到三個小時的乾燥,對大人的上廁所的行為表示好奇並且想要模仿。只有當只有滿足這幾個條件時,家長才能夠逐步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讓他逐步脫掉紙尿褲。
  • 關於戒紙尿褲,這些鍋堅決不背!自主如廁,半夜要不要叫醒寶寶?
    這些年,紙尿褲背過的鍋謠言一:紙尿褲會導致紅屁股胡說八道! 真相:寶寶紅屁股的兇手可不是紙尿褲,而是尿液和大便對寶寶幼嫩皮膚的刺激。這些未被及時清理的糞尿被寄生菌分解,產生各種毒素再刺激寶寶的皮膚。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腿會逐漸從膝內翻到正常,再轉變為膝外翻再到正常的過程。寶寶穿紙尿褲的時間一般是2歲之前,正好處於寶寶雙腿生理性彎曲,看上去像「O」型的時期,屬於正常發育特徵,因此寶寶O型腿和紙尿褲無關哦。
  • 啥時候給寶寶戒紙尿褲?別超過這個月齡,不然會產生這些危害
    沒及時給寶寶戒紙尿褲,導致寶寶受到嘲笑閨蜜玲玲的兒子已經3周歲了,前段時間剛上幼兒園,沒想到剛上了一天,兒子就不願意再去了,還哭著對媽媽說:「大家都嘲笑我。」原來,玲玲為了省事,一直給兒子穿紙尿褲,她覺得穿紙尿褲很衛生,孩子也不用總脫褲子上廁所,而且買紙尿褲也用不了太多的錢,自己能夠承擔起。由於一直穿紙尿褲,玲玲的兒子到現在還不會自主如廁,裡面穿上紙尿褲,外面再套上褲子,屁股部位鼓鼓的,小朋友們都嘲笑他,拿他開玩笑。
  • 紙尿褲脫還是不脫,就看孩子有沒有這6個表現
    下樓遛娃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才一歲半就會自己上廁所了,自己家娃2歲了還得穿紙尿褲o(╥﹏╥)o孩子奶奶也說天這麼熱不能再一直給孩子穿紙尿褲了......一方面是紙尿褲帶來的方便,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如廁問題。
  • 這個階段還不戒紙尿褲,難怪寶寶愛尿床
    文文說「現在還穿著呢,就是怕他晚上尿床」,醫生嘆了口氣說「這就是個惡性循環,這麼大了還穿著紙尿褲,怪不得孩子會尿床」。戒紙尿褲的時間和尿床有關係嗎?應該多大戒紙尿褲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晚戒的危害過長的時間使用紙尿褲,會影響寶寶的排便習慣,寶寶在習慣紙尿褲後,就沒有憋尿的意識,所以有的寶寶年齡已經不小了,卻還是在尿床,這和家長沒有及時給寶寶戒紙尿褲有關係。長時間使用紙尿褲,還會讓寶寶的私處無法保持時刻的乾爽,泌尿系統容易發炎,特別是女寶寶。
  • 給孩子戒紙尿褲這件事,家長按這個攻略做,會順利很多
    文|淘媽一到夏天,很多家長就開始琢磨著要給孩子戒紙尿褲了。畢竟這麼熱的天,即使孩子穿得再少,也要捂著紙尿褲。可是戒紙尿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多少家長還沒等孩子戒了紙尿褲就已經快崩潰了。讓孩子戒掉紙尿褲這件事,不僅要講究科學,還要讓孩子自然、快樂。
  • 戒紙尿褲也要看娃「眼色」,媽媽讀懂這幾個眼神,戒紙尿褲更輕鬆
    ,沒想到不穿紙尿褲的娃滿屋尿尿芙蓉的寶寶今年兩歲半,她覺得寶寶大了,應該不穿紙尿褲了,想慢慢地給孩子戒掉,於是白天直接不給孩子穿紙尿褲了。朋友知道了這個「簡單粗暴」的戒紙尿褲方式也是哭笑不得,問了芙蓉孩子有沒有能戒紙尿褲的表現,有了那些表現,戒紙尿褲才能成功。
  • 邁入這個月齡,就需要給寶寶戒紙尿褲了,否則可能有以下危害
    從最開始的奶瓶、奶嘴,到磨牙棒、紙尿褲,這些東西終將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遠去,寶寶也將從最初嗷嗷待哺的嬰兒,長大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寶寶到這個月齡,就要戒掉紙尿褲了朋友靜嫻最近陷入了焦灼,孩子今年上幼兒園,但靜嫻並沒有注意戒紙尿褲的問題,每天照常給孩子帶紙尿褲上學。
  • 多大開始戒尿褲?不光是年齡說了算!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紙尿褲何時戒」這件事。核桃2歲半才和紙尿褲算徹底告別,可能有人可能會覺得已經2歲半才戒掉會不會太晚了,可能吧!但核桃媽覺得這個時間對核桃來說是剛剛好。
  • 當寶寶出現這4種表現時,說明到了該戒紙尿褲的時間,別錯失良機
    說到紙尿褲,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它實用性強,比尿布方便很多,寶寶用了紙尿褲也舒服很多,不過很多家長表示:穿上容易,戒掉難!如果沒有及時戒掉紙尿褲,對寶寶也不好,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戒紙尿褲的最佳時機呢?如果有一天早晨起床發現寶寶的紙尿褲還是幹的,而且連續幾天都是這個現象,那麼就說明到了該戒紙尿褲的最佳時機了。連續幾個晚上都沒有尿溼紙尿褲,足以說明寶寶會憋尿了,那麼別錯失良機,趁此機會慢慢教孩子如廁。
  • 當寶寶出現這4種表現時,說明到了該戒紙尿褲的時間,別錯失良機
    說到紙尿褲,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它實用性強,比尿布方便很多,寶寶用了紙尿褲也舒服很多,不過很多家長表示:穿上容易,戒掉難!如果沒有及時戒掉紙尿褲,對寶寶也不好,那麼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戒紙尿褲的最佳時機呢?當寶寶出現這4種表現時,說明到了該戒紙尿褲的時間,別錯失良機!
  • 孩子「把屎把尿」不是越早越好,如廁訓練黃金期,3招脫掉紙尿褲
    」,就是當寶寶可以用語言、肢體表達自己想要大小便、養成排大便的習慣、想要自己脫褲子、紙尿褲能夠保持2個小時的乾燥等行為,其實都是在暗示寶媽自己已經做好進行如廁訓練的準備了。這個繪本通俗易懂,內容舒適,帶孩子讀完幾次尿褲子的次數明顯減少了,適合愛尿褲子的小朋友以及將要進行如廁訓練的小朋友閱讀。
  • 如廁訓練「旺季」已至!給娃脫掉紙尿褲,就現在
    夏天是寶寶如廁訓練的好時機,因為這時候寶寶穿的少,方便自己穿脫褲子,就算弄髒了也好清理。話是這麼說。但是,這些可都不是給娃戒掉紙尿褲的理由:「兩歲多了還穿紙尿褲?「大夏天的,趕緊給孩子戒了紙尿褲吧!小屁股捂著多熱!」「你不給孩子脫紙尿褲,他就學不會自己上廁所!」
  • 美國兒科學會:寶寶戒紙尿褲時間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戒紙尿褲就成了一件容易讓父母們頭疼的事情,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戒,有的父母早早就想孩子能夠獨立,有的為了省事,孩子很大了卻還在穿,其實戒紙尿褲是有講究的。美國兒科學會:寶寶戒紙尿褲的時間有講究,過早過晚都不好有些愛攀比的家長,總是會對孩子進行強制的要求,而不去看孩子是不是能夠接受。所以就連戒紙尿褲都可能要比上一比,然而這些比較並沒有什麼意義,和孩子是否聰明也沒有關係,如果父母只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較早的讓孩子戒掉很有可能對孩子產生危害。
  • 寶寶多大戒紙尿褲?專家說,2歲開始,培養如廁技能,不能再晚了
    媽媽正準備抱起孩子去廁所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褲子已經溼透了。戒掉紙尿褲,是孩子的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大小便訓練需要孩子主動參與, 對膀胱和腸的控制是這一階段兒童主要的發展任務, 因此如廁技能常被看作是兒童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紙尿褲的普及改變了很多年輕媽媽的育兒觀念,也忽視了孩子的如廁訓練,無意間推遲了嬰兒控制排洩能力的形成。
  • 孩子可以戒紙尿褲了!
    夏天越來越熱,寶寶的小屁屁被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即使用的再輕薄的紙尿褲,乍一看起來怎麼都熱,真想把它一把撕掉!新生兒是不建議把屎把尿的,新生兒的髖關節發育還不成熟,過早給孩子把尿,容易對寶寶脊椎造成傷害,同時易引起脫肛。有了孩子紙尿褲少不了,還是多囤點紙尿褲吧!我家大寶二寶都用的紙尿褲,用了好久,我還在顧慮什麼時候他們才能不用紙尿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