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17年的天津大學學生會,是中國成立時間最早的學生會之一。從成立之初的拯救民族危亡、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到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服務同學成長,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下的全面深化學生會改革,學生會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時代主題。2018年以來,天津大學先後出臺了《學生會組織改革方案》《學生會組織、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試行)》《關於深化學生會組織改革的實施細則》,立足橋梁紐帶,回歸服務初心。
「愛國奉獻的傳統,就是我們最鮮明的底色」
在和天津大學學生會學生的交談中,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家國情」。每年新加入學生會的同學,都要到校史館張太雷展室上一節學生會專屬的情景必修課,學習北洋大學學生會在五四愛國運動中的鬥爭精神和愛國熱情,學習共產黨早期創始人張太雷為國家和民族「謀將來永遠幸福」的報國之志。
為了進一步推動「思想建會」,天大學生會在2017年改革成立團總支,各工作部門成立團支部,主席團成員每學期至少要為工作部門負責人和幹事講兩次團課,推動讓學習成為常態。現在,定期團課、集中研討學習已經成為學生會同學們必備的「營養餐」。
如何讓更多同學通過汲取思想營養,補足精神之鈣?學生委員會執行主席高鵬舉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創新載體,利用關鍵時間節點,旗幟鮮明地唱響青春主旋律。」比如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的超級演說家活動、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的知識競賽等,通過一批接地氣的主題活動,及時傳達黨的聲音和主張,引導同學們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人民的共同奮鬥之中。「學生會成立102年來,愛國奉獻的紅色基因始終是天津大學學生會最鮮明的底色。」高鵬舉說。
每年暑假,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安昌幸福小學的孩子們都會盼著天大學生會哥哥姐姐的到來,該校學生會在這裡建立了「夢想教室」。關愛留守兒童、開展成長訓練營、募集公益資金,是新時期該學生會傳承愛國奉獻精神的生動體現。實踐項目發起人羅志偉表示:「這堂行走的實踐課,已連續堅持了3年,未來還將繼續堅持下去。」正是這份傳承,促使他選擇畢業後到國家級貧困縣甘肅宕昌教育一線參與脫貧攻堅事業。
「同學和學校的信任,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在天津大學,有一大批勤勤懇懇、愛崗敬業的「權益服務人」,他們中間最有口碑的,就是創造了「會展速度,隨叫隨到」的馬會展。
學生會副主席隨叫隨到,是天津大學學生會對於權益服務工作的態度,也是馬會展受到同學們認可的重要原因。食堂衛生投訴,他第一時間趕到食堂了解情況並反饋給後勤;同學反映湖畔路障容易絆倒人,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查看並反饋給保衛處,第二天路障即被拆除……3年間,他用無數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的高效,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
學生會改革還聚焦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不久前,天津大學全面啟動了「三全育人」「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學生會拿到方案的第一時間,便開始認真學習研究,深入班級傳達、解讀方案內容,廣泛聽取、徵集同學意見,並通過學生會秘書長、校團委書記管虹反饋給學校。針對同學們反映的「本科生參與科研不夠」的問題,學校專門出臺了鼓勵本科生進實驗室的政策,要求重點研發項目要吸收本科生參與。
說起這件事,學生校長助理、學生會副主席朱倍表示:「對於這樣關係同學們成長發展的大事,學生會從來都不缺席,學校也放心讓我們去做。」擔任校長助理期間,她通過列席校長辦公會,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將學生會調研、收集的同學們對於學校人才培養、管理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學校,推動落實解決。
對於天津大學而言,學生會是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校長每年向學生代表大會匯報學校工作」已被寫入《天津大學章程》,明確提出「學校討論決定直接涉及全校學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必須通過學生會聽取廣大學生意見」。
「同學和學校的信任,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馬會展告訴記者,他們建立了校領導接待日、師生下午茶、機關部處座談會等讓同學與校領導、職能部門面對面溝通的平臺,與機關部處合作健全了提案的「審查、完善、立案、落實、反饋」工作機制。
「同學人人共參與,就是我們最大的期許」
「列印店人太多了,要是宿舍樓下能有個自助印表機該多方便呀!」每當臨近考試周,列印複習資料的同學們經常這樣議論。
從今年4月初向後保部和學工部園區中心遞交提案,到5月中旬自助印表機進駐北洋園校區宿舍樓,短短1個多月,自助印表機提案小組就通過學生代表「高速路」徹底解決了列印排隊時間久的難題。《自助印表機提案》獲得了今年提案大賽二等獎,而這樣的提案小組,在天大每年都有30多個。
學生會是全體同學的會,讓更多同學參與到學生會工作,是改革的方向。「校團委將2019年院級學生會是否建立權益工作部門、學生代表參與權益維護工作的比例作為院級共青團的考核指標。」管虹告訴記者:「目前,化工學院等基層學院在班委會中設立了權益委員,直接紮根班級充分收集、調研同學需求。學生會正逐漸從『活動輻射型』向『聯繫服務型』轉變。」
當前,學生提案已經進入「提案2.0」階段,同學們從關注最基礎的衣食住行,逐漸上升到關注學校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高度。《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深化美育改革》《建設學生一站式服務大廳》等一批有深度、有調研的高質量提案不斷湧現,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關注和重點推動。管虹說:「同學人人共參與,就是我們最大的期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