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罰款是手段還是目的

2020-12-23 彥祖說事

最近,有個事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事情是這樣的,私家車主李先生在車後備箱放置了6個西瓜,被交警以後備箱放的東西太多,有客貨混裝的嫌疑為理由,罰款了200元。李先生在車裡放了這麼多西瓜和蔬菜,有可能是拉去販賣的。現如今地攤經濟火爆,很多人會利用閒暇時間開著私家車去擺攤,所以客貨混裝的情況比較多,交警加強檢查也是為了保證大家的行車安全。

部分網友的討論

這件事上,部分網友關注的焦點是私家車是不是不能在後備箱放東西了?當然不是,後備箱就是用來放東西的,但是不能放太多,比如逢年過節的時候放太多東西,車尾部承重較多,不利安全行駛,如遇情況,需要向交警解釋一下,交警口頭警告一下,也就罷了。

但是李先生遇到的這件事,著實令網友焦急。交警僅僅以有客貨混裝的嫌疑就罰款,是不是稍顯嚴重了?而且處罰要以法律為依據,僅僅只有嫌疑就有權利罰款嗎?

我們來看看李先生是否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機動車載人不得超過核定的人數,客運機動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三款規定:載客汽車除車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內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載貨。

內部行李箱就是後備箱,所以,從到交通安全法來看,李先生後備箱放置了6個西瓜和蔬菜,並不能構成違法。既然李先生沒構成違法,後備箱放置西瓜和蔬菜也好,放置其他貨物也好,那就是合理合法的,那麼,交警的處罰就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就不是合理合法的。我們相信當事交警也是為了李先生的出行安全,是出於好心的,如果能夠將罰款變成口頭警告,應該更能體現為人民服務的最高標準。罰款應該是被當做一種提醒車主的手段,而不應該是交警創收的目的。雖然200元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不算什麼,但是畢竟在網絡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交警以一個比較模糊的理由去罰款,這個情況造成的不良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其實不止這件小事,還有好多不是那麼明確的規定值得商榷。

比如,瀋海高速一個電子眼每年抓拍壓線車輛高達12.5萬次,假如按照駕駛證分數扣三分和罰款200元的規定來算的話,單就這一個電子眼的收入就給交通部門帶來2500萬元的收入。2500萬是什麼概念?假如換算成2500萬年利潤的企業,是隨時可以在新三板上市的。同一個地點一年內出現幾十件違法行為,說明這些車主可能不太重視,一個地點出現十萬起違法行為,是不是就不是個別車主的問題了?是不是道路規劃方面有待改善呢?

再比如,前幾年在大街小巷中還比較活躍的三輪電動車,載客來往非常方便,既解決了部分人的就業,也方便了人們的出行。而一紙公文直接將這個行業抹殺了,誠然有些駕駛員比較輕視交通安全,但是一棒子打死,總歸不是最好的解決途徑。

還有踏板摩託,交通局只給50以上的上牌,廠家為了客戶的購買方便,故意設計成48的,這樣就可以給購車者省去不少後續辦證辦牌照的麻煩,可是後續被查到,依然會被罰款扣車。如果交通局上牌流程相對簡單,或者索性直接不允許廠家生產這種擦邊球摩託,車主在行駛中便不會遇到無證無牌扣車罰款的尷尬境地。

什麼是合理合法,什麼是為人民服務?允許廠家生產的同時,還要阻止百姓使用,這是對百姓的錢袋子的最大不負責任。合理合法規範商家產出和規範特殊車輛行駛範圍,適當的安排交通安全教育,才是最有效最皆大歡喜的解決問題方法。

一邊是廠家不顧交通規定生產一些擦邊球車輛,一邊是模糊法律法規逮到就罰款的交通部門,受委屈的永遠是不明真相的人民群眾。

我國平均每年在自然災害中喪生的人員在3000多,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高達10萬以上。

交通安全是全民的大事,不能被當做車輛生產行業和交通部門的搖錢樹,這是社會的底線,也是對生命的尊重。罰款可以作為一種手段,但決不能作為目的。

相關焦點

  • 卡友疑問:北鬥導航到底是導航工具,還是罰款手段?
    安裝北鬥其實對卡友並不能產生直接收益,其目的是在於全國安全管理平臺的建立以及更有效服務和管理貨車及貨運市場、監管車輛,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①車輛定位功能,②信息採集,③行駛記錄,④安全警示功能,⑤保存三個月行駛軌跡等。什麼車要裝北鬥?
  • 目的和手段
    你看,人很容易落入到「手段」的循環陷阱裡,甚至背離了最初的目的,而不自知。及時發現、覺察自己落入到了「手段」裡,我想是第一步。「第一目的」是什麼?想起以前在滴滴實習的時候,一個前輩說過,滴滴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這個問題就是「讓用戶在最短的時間內叫到車」,其他所有的一切,快車線 拼車線 專車線 交易引擎 生態引擎 定價引擎,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服務的,都要以這個目的為首要原則。分清目的和手段很重要,或者說,找到那個「第一目的」、找到那個「問題A」,很重要。
  • 如果這樣來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罰款設定,挺有意思!
    對合法財產權的懲罰性剝奪,更是國家實施強制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美國經濟學家格瓦特尼認為,在這個星球上,私有財產最受重視的地方,也就是個人自由最為安全、專ZHI國家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財產罰,是讓違法者無償交納一定數額金錢或一定數量物品給國家的一種制裁手段,在刑事懲罰程序中,主要指罰金、沒收財產等;在行政處罰程序中,主要指罰款、收繳非法財物、沒收或追繳違法所得。罰款,作為財產罰中的一種重要類型,被廣泛的運用於各種行政法律之中,它是行政處罰主體依法對當事人合法財產予以剝奪的一種制裁手段。
  • 寧夏正式啟動道路交通違法罰款與罰繳分離工作
    罰繳分離是全區財政和交警部門以科學發展觀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措施,是規範交通民警執法行為的具體手段,是交警部門便民利民惠民舉措的具體體現。今後,全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積極回應人民的新期待,實現人民的新願望,加強效能建設和形象建設,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新舉措。全區交通違法罰款罰繳分離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    1.我區罰繳分離的先進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 罰款不是目的 督促守法才是關鍵
    《反壟斷法》雖然已經實施8年,但許多企業認為自己沒達到「壟斷」的狀態,行為也不會違反《反壟斷法》,沒有義務配合執法,這是一個嚴重的認識誤區2015年9月18日,安徽省工商局對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由於信雅達公司在安徽省工商局查處壟斷案件中不履行配合調查的法律義務,決定對其處以20萬元的罰款。
  • 新的交通法規出臺,這些違章不再扣分只罰款!
    交通法規一直是約束車輛規範行駛停放的重要手段,法規不僅要根據當前的道路、車輛情況進行不斷的完善修改,更要根據車輛的使用情況、處罰有效度來進行調整。這次的交規調整就是根據目前的汽車行業大規模發展,私家車的行駛量也越來越多,很多之前的處罰手段已經沒有了當時的效果,所以進行了調整,這次調整新增了2項處罰罰款項,調整了3項的扣分制度,只進行罰款不進行扣分。首先第一個調整是,違法停車的兩項,其中包括了佔用非機動車道和違章停車。
  • 福建省所有交通違法罰款支持異地繳交
    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在此前實現跨省異地繳納現場交通違法罰款,並在今年5月30日開具全國首張跨省交通違法罰款電子票據基礎上,省財政廳、公安廳、人行福州中心支行於6月30日進一步推出跨省異地繳納非現場交通違法罰款舉措。這標誌著我省所有交通違法罰款全部支持異地繳交。
  • 蕪湖交通違章停車罰款怎麼繳納
    對於蕪湖交通違章停車罰款怎麼繳納的內容,不少人還存有疑惑,不甚清楚,故而今天小編針對該問題,梳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幫您答疑解惑。  1、違章停車處罰情況  一般被貼條了,即違章停車通知單,這種情況會罰款100,不扣分的。  2、接受處理。
  • 長沙:處理交通違法 可用支付寶繳罰款
    來長沙遊玩或過境,因為交通違法被開單,要繳罰款怎麼辦?找不到銀行,不熟悉自助機點位?沒有網銀怎麼辦?長沙交警攜手支付寶推出網上便民措施,在交通違法處理中,直接通過支付寶可繳罰款。  6月1日開始,只要獲得了交通違法處罰決定書編號的,就可通過支付寶繳納罰款了。
  • 100元交通罰款逾期了八個月 交警追他追到了法庭上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市交警六分局在交通違法清理專項行動中,專門對累計多項違法,逾期未繳納罰款等情況進行了清理。  今年4月,成都一男子趙某因違反機動車禁止標線指示,被交警當場處以罰款100元,但這筆交通違章罰款,在時隔八個月之後卻仍未繳納。
  • 常見交通違章罰款扣分一覽表
    常見交通違章罰款扣分一覽表1/ 18扣幾分?罰多少錢?常見交通違章罰款扣分一覽表猜你喜歡扣幾分?罰多少錢?常見交通違章罰款扣分一覽表[車友頭條-車友號-威帥車市]  說起交通違章扣分罰款這個事,有一個奇怪的形象。無論你是剛拿到駕照的新手,還是已經開了十幾年的老司機都搞不清各種交通違章到底扣幾分、罰多少錢。除非你自已親身經歷過,而且記性特別好。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張圖片,常見交通違法處罰細則通通都看懂!
  • 安徽出臺22條便民利民措施 在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安徽出臺22條便民利民措施 在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資訊標籤: 安徽 便民利民措施 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 手段-目的分析法與爬山法辨析
    手段-目的分析法與爬山法辨析所謂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將需要達到的問題的目標狀態分成若干子目標通過實現一系列的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目標。它的基本步驟是:第一,比較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提出第一個子目標;第二,找出完成第一個子目標的方法或操作;第三實現子目標;第四提出新的子目標。如此循環往復,直至問題解決。
  • 什麼交通罰款可以申請撤銷處罰,可以申請撤銷處罰的罰款有哪些?
    有時候,交通違法「曝光」由現實中的客觀因素導致的,比如避讓違停車輛、電子抓拍設備故障等等。那麼什麼交通罰款可以申請撤銷處罰,可以申請撤銷處罰的罰款有哪些? 網友諮詢: 什麼交通罰款可以申請撤銷處罰,可以申請撤銷處罰的罰款有哪些?
  • 新疆交警微信平臺上線 可在線繳納交通罰款
    2016-08-09 13:25:55    華夏經緯網
  • 西班牙交通新規:開車碰手機就會被罰款
    為此,西班牙交通總局(DGT)決定加強車內使用手機規範以及懲罰力度。日前,DGT負責人佩雷·納瓦羅(Pere Navarro)宣布了2021年新法規的變化,特別強調開車時,即使只是將手機握在手中沒有使用,也將被扣分罰款。西班牙目前的法規規定,司機駕駛過程中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會被處以200歐扣3分的處罰。
  • 事業單位面試:把握目的手段,玩轉政策理解
    而政策理解又是綜合分析中比較難的一種,很多考生都與社會現象類分不清、或者被其中的目的、手段搞亂。其實對於政策理解類的題目,只要我們能有正確的切入點,題目並不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如何對政策進行分析。
  • 善的目的,惡的手段可否?
    是否還是繼續善良而無所防備地堅持自己的騎士精神?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智慧的選擇。當然你不屑於成為御天敵,因為善的目的而選擇惡的手段。那麼如何不違背初心,以「善」的手段保護自己呢?關於這個話題,我有話要說。  霸天虎無孔不入地布下了可千變萬化的間諜,這些間諜讓人防不勝防,有幻化成美女使用美人計的,有變化成手機截留信息的……他最終的目的就是獲取領導模塊以吸取太陽能量控制整個地球。
  • 臺中交通罰款一年6.8億元 被批「搶錢」
    人民網香港11月12日電 臺灣消息:臺中市警局日前編列明年的交通罰款收入,竟然高達6.8億多元,引起各界「討伐」。有議員說,換算臺中市人口數,等於每位市民明年都準備被罰3000元,更有人批評警局治安不做好,還把民眾當提款機,大動作「搶錢」。  臺中市議會聯審警察局明年度預算,交通罰款收入,又成為議會炮轟焦點。
  • 網傳疫情期間交通違法只罰款不扣分?!謠言
    原標題:網傳疫情期間交通違法只罰款不扣分?!謠言近日,一條「違章罰款不扣分」的信息突然在車友群裡火速傳開。這信息還說得十分有板有眼,交管12123為響應國家號召,避免擴散疫情,12123APP現在免分處理違法,6分以下(包括6分)趕緊上12123APP處理吧,只交罰款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