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至,對於孩子而言是逃脫繁重學業快樂的開始,對於家長而言卻是「頭疼」的開始。是帶孩子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任孩子在家「空調、西瓜、葛優躺」?亦或是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輪番上陣「彎道超車」?……
不同的家長或許有不同的選擇,但相同的是,這個暑假,不能浪費!小智希望通過了解國外孩子的暑假,給到中國的孩子家長一點借鑑意義。
加拿大:夏令營
上夏令營是加拿大中小學生暑期活動的首要選擇。加拿大的夏令營已經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種類繁多,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美國:在實踐中鍛鍊綜合素質
美國青少年假期活動非常豐富,最有特色的是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志願者公益活動;夏令營活動;做些小零工掙下個學期的零用錢;學習一門技藝;參與社區服務等。
日本:陶冶性情獨立學習
日本中學生的暑假生活非常豐富多彩,每年期末,學校會提前準備好當地的暑期活動,學生們可根據興趣自行報名。參觀博覽會;組織發明創造比賽;去了解大自然;參加各種由學生自發組織的俱樂部;到海邊和山間「合宿」等。日本的學校和家長普遍認為,假期是孩子們陶冶性情、鍛鍊意志和獨立學習的機會,雖然一些希望進入名校的學生在暑假會抓緊時間去補習班學習,但不參加暑假活動的孩子很少。
法國:探索外面的世界
法國有一句俗語就是說,旅行可以塑造年輕的一代。法國人從小開始就被鼓勵去旅遊,去探索外面的世界,通過旅行更好地開闊自己的眼界,對於需要掌握第二外語的孩子們而言,旅行中也可以讓他們更好的鍛鍊自己的口語。
中國有其獨特的教育背景,國外的經驗可借鑑,但更應吸收的是其科學的教育理念,從而將理念轉化為針對中國孩子的教育行動。
一、要學
暑假是最容易拉開學習差距的時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亞特蘭大 3000 名學生所做的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表明:
1. 過完一個暑假,孩子們的成績平均倒退一個月
2. 數學成績比語文下降得更明顯
3. 高年級孩子的成績下降程度更大
牛津大學關於暑期學習的研究也表明,一個暑假,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平均下滑30%。
為了學習不倒退,每日的學習是很有必要的,不管是父母輔導、孩子自學還是課外機構補習,讓孩子養成每日學習的習慣,不僅是對開學後成績的保障,亦是不讓孩子因假期而擾亂了上學時的作息,從而在學期開始時,能夠更好更快地從假期過渡到新學期。
二、要學
不僅要「玩」,還要玩的開心、玩的有意義。暑假是孩子全面培養個人能力和素質的「黃金時期」,可以多讓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志願活動、文化體育活動、夏令營等,讓孩子在社會實踐中、在與他人的相處中成長。如果有時間,那就與孩子來一場一起自主規劃的旅行,在開拓視野的同時,增進親子關係,放鬆壓力。
三、要規劃
暑假必須要有規劃!
必須要有規劃!
必須要有規劃!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個規劃得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定,充分徵求孩子的意見,以免遭到牴觸。可以借鑑美國家庭的做法,給孩子定個Summer Schedule(暑假日程表)。最常見的就是,以時間軸為單位,把每天什麼時間段該做什麼事情都一條一條地羅列下來,從早上起床開始到晚上睡覺結束。日程表貼在牆上,方便時時參照!
家長覺得孩子皮,暑假難管,主要是孩子的能量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研究表明,孩子的體能堪比鐵人三項,不讓他充分放電,他肯定會不斷「搞事情」。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假期裡要做的趣事,也可以參照美國孩子暑假要做的100件事。這份由家長孩子共同創造的清單,著重點在於寓教於樂,比如逛博物館、看最喜歡的電影等,用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學習的心態。相信清單上的100件事都打了勾,孩子的暑假也開心、充實地過完了。
前面訂好了計劃,後期要堅持執行。不過,假期人容易懶散,比如一覺能睡到上午九十點鐘。假期偶爾睡個懶覺,也沒什麼,但天天如此,等到假期結束,孩子想要恢復規律作息,重新調整生物鐘就比較費勁了。而且,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連帶著吃飯、學習……什麼都跟著亂了。等到開學,「開學綜合症」也就相應來了。所以,每天該做的事,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假期模式」。可以比平時稍稍寬鬆一些,但每天該做什麼還是要做。
如果是雙職工家庭,家長工作忙,盯不住管不動
小智來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