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拜四方禮。本報全媒體記者 孫井賢 攝
◎本報全媒體記者 甘曉妹
青春是跳動的旋律,青春是奮鬥的開始。近年來,我市不少學校都舉行了形式各異的成人禮活動。放飛氣球、吟誦經典、舉拳宣誓……在這些別開生面的活動中,年輕的學子們迎來了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儀式。
成人禮多姿多彩
據了解,每年一般在高考前夕,我市各高中都會將校內即將年滿18歲的學生集中起來,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為這些學生慶祝成人,並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加油鼓勁。不過,這些由學校自行組織的成人禮形式也較為多樣。
5月18日,一場浸潤著傳統文化的特色成人禮活動在徐州市第三中學操場舉行。180多位步入18歲的高中學子身著漢服,在老師、家長的共同見證下,受正賓、執事加冠加笄,行盥洗禮,拜四方禮,集體感受成長的責任和榮耀。在贊禮官的唱禮聲中,按照中國成人禮的傳統,男生由父親行加冠禮,即「加冠」;女生由母親行加笄禮,即「加笄」,這標誌著他們正式跨入成人的行列。孩子們也對父母行拜禮,立志傳承傳統文化,感恩父母。隨後,又逐一完成命字冠者、笄者,易服、發放成人禮證書、成人者宣誓、擊鼓明志等儀式。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級中學的成人儀式則分為序幕及青春成人篇、感恩篇、回憶篇、未來篇4個篇章。在禮炮聲中,高三學生與家長執手共同走過「襁褓」「總角」「幼學」「豆蔻」的紅毯,邁入「成人」的大門。「未來篇」裡,同學們展開想像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每班學生代表將全班同學的信件投入箱中,並由校長封存。
成人儀式有明確規範
記者了解到,共青團中央在1996年、1999年、2000年、2002年相繼就開展中學生18歲成人儀式作了通知要求,並於1996年印發《共青團中央關於規範十八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暫行意見》(中青發[1996]9號),首次對18歲成人儀式活動作出規定。當前,普遍開展的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主要是依據該文件中「成人宣誓儀式」環節內容。
2018年,共青團中央印發《全國中學生18歲成人儀式規範(試行)》。《規範》深入貫徹落實《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部署要求,通過規範的18歲成人儀式教育進一步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範》適用於全國各普通中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的成人儀式,以學校團組織為主組織實施,各省級、地市級、縣級團組織等可參照舉辦區域內示範性的成人儀式,共分為9個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工作目標、基本原則、參與主體、活動時間、活動地點、基本程序、誓詞內容、儀式標誌、組織實施等。
推動成人禮義不容辭
不論是著漢服、挽髮髻,還是放氣球、誦經典,抑或是叩拜感恩、接受賜字、握拳立誓,這些形式無一不透露出青少年對成年後所懷的責任敬畏和感恩表達。也時刻提醒著他們,法律所賦予的權利義務、社會所賦予的責任擔當,都將是未來使命。
「每一位青年都需要有一場屬於自己的成人禮。」受邀參加成人禮活動的家長何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個環節是要求家長和學生相視、擁抱,我和我的女兒在擁抱的那刻都流下了眼淚。」何先生說,從那一刻起,他才正式意識到孩子長大成人了,懂得感恩也懂得肩負責任。
「學校為同學們舉行成人禮,就是讓大家明白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徐州市第三中學副校長潘峻峰表示,希望孩子們通過這種儀式,知道自己長大了,要有所擔當。
「作為一種標誌性儀式,成人禮在促進青少年自我角色認知的轉變,有著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對青少年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徐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成人禮對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很有成效。「這不是形式,而是通過一場具有儀式感的活動,去喚醒大家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