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小學 董元君
教學目標:
1、了解環境現狀。
2、掌握一定的環境知識,懂得一些環境保護的方法。
3、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環境意識,並把對環境的認識轉變為保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教學重點:
對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的教育,使學生懂得怎樣把環保行為落實到行動上。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像媽媽一樣,精心養育著我們。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地球媽媽病了,滿身傷痛,原本綠色的大地被黃沙吞沒,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汙水染黑……是什麼原因使地球媽媽得了這麼重的病——環境汙染。同學們,看,地球母親來了。
(一個學生身披著世界地圖,裝扮成地球媽媽,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場)
「地球」:環境汙染對我的傷害實在是太嚴重了。現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給我治病,我快沒命了。醫生,醫生!
(另一個學生裝扮成醫生上)
「醫生」:你怎麼啦?
「地球」:我覺得難受極了。皮膚發癢,透不過氣,海灣一帶隱隱作痛,請你幫我檢查一下吧!
(「醫生」為「地球」仔細診斷)
「醫生」:咦,怎麼是你!過去你不是這個樣子的。那時你的肌膚不是藍色,就是綠色,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可如今……(不斷地搖頭,作無奈狀)
「地球」:那可怎麼辦呢?請救救我吧!
「醫生」:你的病是由於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對這樣的病,醫生是無能為力的,唯一的辦法,只能請人類不再加重你的病症,並努力保護環境,逐步恢復你的抗病能力。
「地球」:(面對大家,作哀求狀)人類啊,請你們保護環境,救救我吧!
老師小結:同學們,保護環境對於人類來說太重要了。作為地球上的一分子,我們應該從小就樹立環境意識,增強環保的責任感。
(板書:拯救地球媽媽)
(二)聯繫實際,學習討論
1、展示圖片:說明地球與人類的關係。
2、展示環境汙染圖,同時配各種噪聲的音響。
(1)提問:說說圖中存在哪些環境問題?如果住在附近,這樣的環境會對我們生活學習造成什麼影響?
(2)教師小結:地球環境的好壞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3、指導閱讀材料:《環境汙染不受國界限制》。
(1)提問:這段文字告訴了我們什麼?
(2)調查報告交流:家庭產生的汙染物給周圍環境造成了怎樣的汙染?
(3)教師小結:家庭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全球環境……
5、分組討論
(1)我們可以採取哪些實際行動保護我們的環境?
討論結束後,派代表發言。
(2)教師小結:進一步強調環保要從每一個人、每個家庭做起。
(三)循序漸進,引導行為
1、播放優美環境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天藍、地綠、水清的環境,教育學生要愛護環境。
2、提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哪些行為是不愛護環境的行為?(同學們思考後,舉手發言)
3、再分組討論:看到破壞環境的行為,該怎麼做?討論結束後,派代表發言。
(四)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