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7月7日報導稱,針對美國方面對於伊朗的一些攻擊言論,特別是由於對於伊朗的制裁行為即將到期,而美國對此進行阻擾的行為,伊朗軍方放言用軍艦「包圍」美軍航母,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其軍隊已做好相關準備(給人一種膽子肥了的感覺)。
眾所周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已在多個場合發表對伊朗的攻擊言論,的確也刺激到了伊朗方面,而據白宮消息人士稱,對於伊朗可能發生的挑釁行為,美國軍方早已做好準備。
美國軍方認為,隨著先進軍事技術的擴散,伊朗已經發展出了具有本國特色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戰網絡(美國智庫認為伊朗採用的是非對稱的「混合型」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即將先進技術融合於遊擊戰術,以致美國部隊無法進駐基地,也無法獲得海上機動自由),能夠阻止美國軍隊進入近距基地,使美國的傳統力量投送模式面臨著極高的成本。
為此,美國智庫為伊朗量身定做了一套作戰概念——「由外至內」賦能作戰概念。此概念的主旨是,把美國的海空作戰力量部署於伊朗大多數反介入系統覆蓋範圍之外,以稀釋伊朗的遠程情報、監視、偵察和打擊兵力資源,從而使美國軍隊重新掌握活動自由,並運用遠程打擊系統發起攻擊,壓制、削弱和摧毀敵人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複合體,重新奪回制空權和制海權,而後再發動更大規模的戰役,最終贏得戰爭勝利。
「由外至內」賦能作戰概念和「空海一體戰」(針對中國等大國)作戰概念之間有很多重複之處。如兩個概念都強調致盲和欺騙敵軍的指揮控制系統以及情報、監視與偵察系統;發展新型防空反導系統;發展新型遠程監視和打擊系統;多樣化配置和強化前沿基地(追求能夠增加敵軍作戰規劃複雜度的前沿態勢)等。
分析人士稱,「由外至內」賦能作戰概念的最大優勢就是能夠發揮美國獨步天下的遠程打擊能力優勢,將兵力部署於外圍(候選地點包括南歐、高加索地區和黑海地區、中亞、東非、葉門索科特拉島和塞內加爾塞席爾群島的現有民用和軍用機場),在此優勢態勢下展開行動,美國部隊就能化被動為主動,從多個進攻軸線上對伊朗展開不同寬度和深度的、持續性的攻擊行動,在大幅降低美國部隊作戰風險的同時,極大地增加伊朗作戰計劃的複雜性。
而在遠程物理攻擊發起之前,「致盲」戰役很可能已經先期展開。而伊朗的預警雷達、海上監視系統和指揮控制設施將被列為重點目標。首輪動能打擊將主要依靠部署於遠距基地的轟炸機和阿拉伯海的巡航飛彈核潛艇。對於那些難以用遠程武器摧毀的C4ISR設施,美國將派遣特種作戰部隊滲透進伊朗內部,進行直接破壞或為隱身轟炸機標定高價值目標。
在伊朗的反介入作戰能力被嚴重削弱後,美國空軍的戰術飛機和海軍的航母艦隊將設法前推部署到近距基地和相關海域,以重新建立局部空中和海上優勢。
可以說,雖然伊朗在近些年來發展了較多不對稱武器,但面對美軍整體而言還是處於相當弱勢的地位,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次希望各大國繼續對伊朗進行制裁,也是想進一步削弱伊朗的軍事實力,只能說面對美軍,伊朗仍需繼續加強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