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須牢記「三大紀律」

2020-12-18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還應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 、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警惕低血糖反應。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程較長者,胰島素治療可能是最佳的、必需的保持血糖正常的措施。因此,近年來運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但無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患者家屬,對於胰島素治療的自我管理並不了解,甚而存在不少誤解。

  糖尿病患者常糾結於「用還是不用」「用了會不會成癮」的問題。其實,胰島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胰島素,是因為體內缺乏。因此,可以通過補充胰島素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有的患者當血糖控制平穩後,仍可換回口服藥治療。由此可見,胰島素治療完全是生理需求,絕對不會成癮。

  也有的患者認為打了胰島素就說明糖尿病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對於糖尿病嚴重程度的判斷,需要結合患病時間長短、長期血糖控制的情況、併發症的多少和程度、高血壓、血脂紊亂等合併疾病以及全身重要器官功能等多個因素進行綜合評判,而是否打胰島素則主要根據患者體內胰島素缺乏程度、口服藥物能否有效降低血糖、是否存在急性併發症等來決定。

  還有的患者因為懼怕注射疼痛或者不方便,拒絕胰島素治療。相比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確實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不方便,不能像其他人那樣隨時隨地就餐。而且以前打胰島素都是用一般注射器,針頭比較粗,也很長,打針時很疼。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胰島素劑型越來越多,已經明顯減少了打針的不方便。同時胰島素類似物研製成功,有的胰島素類似物可以打完針馬上吃飯,飯前忘記打針可以在飯中打針或者吃完飯馬上補打。而打針引起的疼痛,也已經基本克服,現在打針都有專門的胰島素筆,針頭都是高科技生產的特殊針頭,注射時不會引起疼痛。因此,糖尿病患者不應該因為這些原因而逃避胰島素治療,導致「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的患者對胰島素的認識和上面這些患者正好相反,在口服藥的說明書上寫著有很多不良反應,如「會損傷肝臟和腎臟」,有的藥物「會過敏」,而胰島素沒有這些不良反應,因此堅決要求醫生給自己打胰島素。是否需要打胰島素,何時打胰島素最合適,這些都需要專科醫生分析病情,平衡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質量後做出選擇。

  那麼,是不是只要打了胰島素,就萬事大吉了,就可以隨便吃喝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給打胰島素的患者提出「三大紀律」,希望能嚴格遵守:

  堅持飲食控制和運動  胰島素可以促進體內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後不進行飲食控制、運動鍛鍊,攝入熱量過多而消耗不夠,會造成體重的逐漸增加。體重增加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加重,打的胰島素量越來越多,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越打越胖,越打越多」,血糖越來越差。

  堅持自我監測血糖  自我血糖監測可以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每次就診時把這些血糖數值告訴醫生,以便於醫生有依據地調整胰島素使用劑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和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警惕低血糖反應  低血糖反應是胰島素治療的常見副作用,一般都是由於胰島素用量相對過大所致。為了避免在使用胰島素過程中出現低血糖反應,必須從小劑量開始使用,逐漸調整胰島素的用量,使胰島素的用量逐漸達到既能將血糖控制滿意,又不致於出現低血糖的合適劑量。糖尿病患者要知道什麼是低血糖反應如虛弱、多汗、心悸、視力模糊等,發生低血糖時及時喝糖水或者進食碳水化物類食品。

    石勇銓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

    文章來自《家庭用藥》,轉載請註明來自《家庭用藥》www.shjtyy.com

    【延伸閱讀】

    注射胰島素需防低血糖 掌握正確注射方式很重要

    胰島素使用劑量較大時怎麼辦?

    當心藥物副作用 胰島素居高危藥物之首




相關焦點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唱響在大別山
    為加強對新兵和投誠戰士的紀律教育,已是軍團政治部秘書長的程坦決定讓之前創作的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更好地發揮作用。他仔細琢磨著新獲得的文件《中國工農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布告》,根據布告內容對歌詞進行重新修改,以《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為名,刊登在紅15軍團油印出版的《紅旗報》上。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1929年1月,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六項注意」中又增加了兩項:洗澡要避女人、不搜俘虜的腰包,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工農紅軍的步伐一路向前、走過大江南北,對紀律的要求也在不斷豐富發展。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有何現實意義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國民黨軍隊也有紀律,而且還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但其在戰爭中常常因為紀律鬆散、缺乏凝聚力而吃敗仗。那麼,人民軍隊的紀律與國民黨軍隊的紀律有何不同?  總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貫徹實施的歷史經驗,對於今天嚴肅黨紀黨規教育和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行為規範的內容不在多,而在於精和管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體現了大道至簡的特點,它簡單明了、接地氣,極易被廣大官兵接受。1928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工農革命軍必須執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
  • 【黨章中的紀律】三大黨章對紀律做了哪些"微調小改"?
    原標題:【黨章中的紀律】三大黨章對紀律做了哪些"微調小改"?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黨的三大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通常稱為三大黨章),對二大黨章進行了修改,繼承和發展了黨的二大確立的紀律體系。
  •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這樣形成和發展的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這首膾炙人口、旋律歡快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自誕生以來久唱不衰、延續至今。但你是否了解歌詞中吟唱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最初是什麼模樣,是否能說清它的發展歷程呢?從最早的雛形到作為命令被固定統一,它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前後跨越20年的時間。
  • 「元旦寄語」食品安全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下面分享食安先鋒編寫的 食品安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望廣大人民群眾收藏食品安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食品安全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 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集體聚餐堅決不能去第二畜禽不吃野生滴生態和諧我心滿喜歡第三葷素搭配要合理不要暴飲暴食坑自己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 家長鬚牢記5項「注意」8大「紀律」
    家長鬚牢記5項「注意」8大「紀律」嬰幼兒急疹和溼疹的區別之5項注意:1、注意出疹程度:幼兒急疹的疹子燒消退後出現,溼疹是發燒中出疹子。嬰幼兒急疹護理注意事項之8大紀律:紀律1、注意精神狀態家長需要及時關注寶寶的精神狀態,儘量注意多抱抱,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 警惕:胰島素的三大副作用
    重者調換胰島素製劑(把動物胰島素改為人胰島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藥物。胰島素抵抗糖尿病患者在無酮症酸中毒、感染及其他內分泌疾病的情況下,成人胰島素需要量每天>1.5單位/千克體重或100~200單位/天,兒童每天>2.5單位/千克體重,才能使高血糖得以控制持續48小時以上稱為胰島素抵抗(這不是指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屬於胰島素免疫反應。
  • 打胰島素會發胖嗎? 打胰島素會有哪些副作用?
    嚴重的糖尿病是需要打胰島素來穩定病情的,特別是1型糖尿病,但是很多病人認為打胰島素之後會出現發胖的現象,其實這種說法也有可能是真的。所以,經常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為了避免體重加重,需要遵循下面這幾點原則:   打胰島素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 2021老同學聚會三大紀律,每位同學最好牢記!
    為了不影響同學之間的情誼,愉快聚會,共度美好時光,每位同學在聚會時一定要遵守這「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畢業多年的老同學,聯繫不容易,相聚更是不易。同學們,這篇同學聚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定要記住,做到這些,做一個受歡迎的老同學!說的太好了,快把這些紀律送給同學們,讓他們熟讀,再聚會時用得上~
  • 胰島素到底能不能打?
    同理,降糖藥物中到底是阿卡波糖好一些,還是胰島素好一些,需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某些人來講,可能阿卡波糖更合適,但是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可能胰島素就是更加必需的。
  • 血糖高到多少,才需要打胰島素?醫生:5種情況必須打胰島素
    到2021年,人類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就有100年了。100年來,胰島素對人類健康和壽命延長的貢獻,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時至今日,由於胰島素的應用,已經沒有多少人直接死於糖尿病了。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截肢、失明、腎衰竭、心梗和腦梗的人數,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這一切的結果,都與胰島素的使用有關。究其原因,除了胰島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之外,更在於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最後保障。
  • 鮮為人知的《三大紀律九項注意歌》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之日起,就非常重視加強革命紀律。1928年毛澤東就向剛剛建立起來的紅軍隊伍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1929年以後,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逐步修改補充成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且被譜寫成了歌曲,多年來久唱不衰,被譽為「紅色經典第一歌」和「中國第一軍歌」。
  • 打胰島素可能會發胖
    原標題:打胰島素可能會發胖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但體重增加是胰島素治療中的一個常見副作用。胰島素可以促進人體內糖原、脂肪及蛋白質合成。採用胰島素注射治療時,它會首先進入體循環,導致周圍組織胰島素含量升高,促進了外周脂肪的合成和體重增加。部分患者注射胰島素後,為預防低血糖風險,會故意多吃一些(即預防性食物攝入)。此外,胰島素刺激產生的胰島素抗體可作用於下丘腦食慾中樞,刺激食慾,使人吃得更多,體重隨之增加。
  • 孕婦打胰島素的副作用,警惕孕期健康
    孕婦打胰島素的副作用 警惕孕期健康胰島素是一種特殊的激素,不少患有糖尿病的準媽媽都離不開它,但是這種激素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呢,很多謹慎的媽媽又對此表示懷疑,孕婦打胰島素的副作用有哪些?孕婦打胰島素的副作用【1】低血糖:胰島素是一種降低血糖的激素,不少準媽媽打了胰島素後,反而導致血糖急劇下降,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頭暈、飢餓、出汗、煩躁不安等,過量使用,還可能導致昏迷、抽搐等等,一定要在醫師囑咐下才能使用。
  • 為什麼打了胰島素血糖還降不下來?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每天大約需要40單位的胰島素,血糖就能保持正常。胰島素的諾貝爾獎發了快100年了,可糖尿病人卻越來越多了,患者把被稱為救命稻草的胰島素打上後,血糖還是降不下來,很多患者每天打的胰島素遠超過40單位,血糖仍然很高,這是為什麼呢?
  • 糖尿病人打了胰島素,自身還能分泌胰島素嗎?會造成功能萎縮嗎?
    但張先生說什麼也不願意注射胰島素,他聽別人說:只要打了胰島素不但以後離不了,而且本來還有希望治癒的糖尿病,再也沒有治好的可能了。不知道張先生是從哪聽來的,但這種說法在很多糖尿病人中流傳甚廣,使得糖尿病人對胰島素治療非常牴觸。
  • 走出胰島素治療的三大誤區
    胰島素是人體重要且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可以促進蛋白質、糖原、脂肪合成的激素。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於胰島素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所以對糖尿病患者來說,使用胰島素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降糖手段。但有些糖尿病患者非常牴觸使用胰島素,以為胰島素是糖尿病晚期才使用的治療藥物,而且一旦用了就會上癮。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島素治療,也不是只有糖尿病晚期才需要胰島素治療,胰島素是人體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並沒有「上癮」一說。糖尿病患者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先了解清楚胰島素的治療,走出誤區,不抵抗,也不盲目使用。
  • 避開三大誤區 用對胰島素
    ●指南·意義規範注射技術 消除患者恐懼胰島素注射是實現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2010年,新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出: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藥聯合基礎上仍未血糖達標時,就應選擇基礎胰島素或預混胰島素(類似物)進行胰島素起始治療。
  • 中考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第一,時時處處講安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革命軍隊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也希望同學們嚴格遵守中考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順利完成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