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一顆「好(ba)學(gua)」的心,小編最近和廠裡的資深前輩上了一堂「解剖課」。
其實紙尿褲其實並不算什麼高精尖的東西,但剛接觸仍然覺得選擇困難。
我想,最大的困惑是在於,我們並不是使用者本人,而使用者本人除非是出現了漏尿、尿布疹等肉眼可見的問題,否則他們並不能向我們報告到底哪一款紙尿褲讓他們更滿意。
所以這就使我們在做購買判斷的時候,更多會趨向於感性的選擇:哪個牌子最近最火、身邊朋友最多在用、包裝顏值最高……感覺良好,就一切都好!
隨著自己深入學習,我漸漸就發現,對於這種用完即棄的一次性用品來說,大小品牌之間的產品差別,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大。
因為它不涉及到「服務」的溢價,跟去五星級酒店還是大排檔消費的這種區別是截然不同的。
就紙尿褲的原料產地來說,全球其實也就固定那幾個地方,供往不同的工廠去進行生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每一片紙尿褲的組成結構,就像一個漢堡包,
甲紙尿褲的「麵包層」來自於A麵粉產區、「牛肉層」來自於A牛肉國、「蔬菜層」來自於B菜園;而組成乙紙尿褲的原料就是A麵粉產區、B牛肉國、A菜園;丙紙尿褲呢,則是BAA的組合……等等,不同的原料排列組合,再加上品牌賦予的心理溢價,就能變身成為不同售價的商品了。
甲=A+A+B
乙=A+B+A
丙=B+A+A
丁=A+A+A
……
(5塊錢的甲,和5毛錢的丁,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差別那麼大,它們之間的距離可能只差了一個「呆萌的天王嫂」)
而實際上,紙尿褲只需要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兜住嬰兒的大小便。
就此而言,5塊錢一片的紙尿褲,不見得就比5毛錢一片的牛逼十倍。
這就好比怡寶和依雲礦泉水之間的區別,如果你剛跑完1000米,你當下非常口渴,那麼買怡寶,顯然就是想都不用想的選擇。
該裝逼的時候,我們絕不手軟。但解渴的時候,不需要裝逼。
以下4個選購紙尿褲的TIPS,作為我的學習小抄,pass給你。
市面上的紙尿褲,不管廣告詞上用的是什麼描述,實際上使用的面層就是兩種:熱風,紡粘。
大部分的牌子,通通都只在原料表裡標識「無紡布」,而不會具體到告訴消費者用的是熱風還是紡粘。只有少數品牌會在廣告(或寶貝詳情)裡面提及。
在使用上,對於大多數寶寶和失禁者來說,其實兩者都無所謂。
但對於敏感屁股的寶寶來說,感受就非常明顯了:熱風較紡粘輕柔得多。
在我們購買的時候,習慣性地會用手指去摸一摸捏一捏掛出來的試用裝。
但其實,跟試水溫一樣,用手背或者臉部去摩擦一下面層,會比手指觸摸更為敏感一些,感覺也更準一些。
當然,紅屁屁還跟紙尿褲更換頻率、個人體質、紙尿褲透氣性等有關係。
身邊真實案例,一對雙胞胎,用同一款紙尿褲,一個紅屁屁,一個不紅。世界上沒有一個品牌敢承諾100%不紅屁屁,如果有,那肯定是騙你的。但是可以選擇肯做出承諾的商家,如過敏包退等;
面層底下就是紙尿褲最核心的部分——芯體。
市面上的紙尿褲同樣有兩種材質的芯體:絨毛漿(有的也叫紙漿),高分子吸收樹脂。
絨毛漿是傳統紙尿褲最主要的成分,而高分子則是更先進的新材料,它吸水力更強,而且超薄(比絨毛漿薄非常多),不會起坨斷層。
好了,這裡有個很有趣的問題。
高分子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市面上大家常見的大品牌卻仍然在使用絨毛漿芯層,或絨毛漿混合高分子芯層。為什麼他們都不用功能和舒適感都更強的純高分子芯體呢?
(不同品牌的原料表,不知道媽媽們購買紙尿褲的時候會留意這個位置嗎?)
在這次的學習當中,我終於揭開了這個疑問。
據行業前輩透露,對於一些老牌的航母式大品牌來說,要在全球市場內更換生產線,不僅耗資巨大,當中還牽涉到眾多利益鏈條,是一項傷筋動骨的浩大工程。
而對大品牌來說,他們品質穩定,口碑穩定,鋥亮的大招牌就足以保持銷售額了。
同樣是要花一筆錢,請明星宣傳所帶來的銷售效果,分分鐘比更換生產線來得更快更顯著。何況,不再用絨毛漿了,那絨毛漿供應商怎麼辦呢?
反倒是一些新的廠家,船小好調頭,直接就可以投產新技術新材料去了。
小企業要活下來就只有一條路:死磕品質生產。
所以目前的現狀是,市場上新出現了很多鬥得難分難解的小品牌,企業互相競爭,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因為我們因此而有了更多價廉物美的選擇。
前段時間爆出了有紙尿褲被查出含有甲醛的新聞,太嚇人了。雖然只是極偶然的事件,但甲醛這種和致癌掛鈎的物質,真是令媽媽們聞風喪膽。
在一條紙尿褲當中,到底甲醛從何而來呢?——極有可能來自於紙尿褲裡的膠水、印刷裡的油墨和熔劑殘留。
在我們購買紙尿褲的時候,僅靠聞味道是分辨不出甲醛的,事實上大多數剛打開包裝的紙尿褲都會有一點點的味道,但這並不能說明含有甲醛。
給你的靠譜建議是,不要選擇設計過分花哨、有過多顏色印刷的紙尿褲。
越少和化學物質接觸的紙尿褲,越純淨,就越讓人放心。
不僅是嬰兒食品有各種名堂的添加物,紙尿褲也有。添加蠶絲、蘆薈、洋甘菊精華、維他命……不明覺厲的感覺對不對!
但幸好跟食品不同的是,這些添加物是無害的,只是含量都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它們沒有害,同時也不見得能發揮什麼了不起的作用。寶寶一排洩,那些「精華」就更是被淹沒在屎尿的汪洋大海之中了。(呃...我又淨說什麼大實話呢)
商家將此作為宣傳噱頭也無可厚非,但媽媽們要真相信它們比其他無添加的紙尿褲高出一等,那很抱歉,得去交智商稅了。
還有品牌做出了「防止O型腿」的設計,就是在大腿位置剪裁了一個弧度出來,也真是夠拼了。「穿紙尿褲會導致O型腿」早已經被證明是謠言,可憐被剪窄了的紙尿褲,實際上是減少了吸水面積呀。
ps:
紙尿褲並不高精尖,但是有很多有趣的小學問,有時間我們再來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