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2020-10-04 樹學老絲兒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

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

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不能體諒別人的辛苦,也沒有學會愛的能力。

我們過多地幫助孩子,實際上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阻礙。剝奪了孩子勇於嘗試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己去感受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己在成長路上犯錯的機會。

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我們給鋪好的路在走,可是我們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一味的把大人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愛他,就要學會放手,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孩子終要自己學會面對一切!

愛孩子,就要讓他受勞動的苦

楊絳的父親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可在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模式中,哪裡會捨得讓孩子動手,家長排隊輪著伺候。

口渴了,水杯送到手邊;房間亂了,自有人收拾;等到大一點,學業那麼繁重,興趣班那麼多,哪有時間去忙活這些瑣碎繁雜的生活小事?

說起勞動教育,其實離不開家庭教育,做家務就是其中一項很好的勞動教育。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常常被父母低估和忽視。但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影響深遠。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愛做家務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後,就業率為15:1,而犯罪率為1:10。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甚至在學業上,常做家務的孩子也往往表現得更加優異。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在愛孩子,為孩子包攬一切家務事,但這樣做反而是害了孩子!

相比知識的學習,實際生活能力的訓練更是教育中不容忽視的根本。

孩子最初在家庭中學會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律的習慣,以及熱愛生活的態度,這些將伴隨他們的一生,成為他們獲取幸福必備的最重要品質。

愛孩子,就要讓他受挫折的苦

痛苦和挫折是成長中必要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

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

經常有家長會問: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作業寫不完,就大哭;

比賽輸了,就發脾氣:「我再也不和你們玩了!」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輸贏觀,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時,一味地遷就孩子、讓著孩子。

我們需要和孩子說清楚,比賽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

輸並不可怕,怕輸才可怕。

幾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說:

「世界愈悲傷,我要愈快樂。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愛孩子,就要讓他受讀書的苦

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受讀書的苦。

「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孩子小時候對於世界、對於未來的認知並不全面,對於人生更沒有什麼理性地規劃和思考。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因為心軟,一味地追求讓孩子享受自由,而不讓孩子學習應該學習的技能,那麼等到孩子醒悟的那一天,一定追悔莫及。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狠下心來,讓孩子在該吃苦的年齡不享福,在該學習的年齡不放縱,在該努力的年齡不放棄。

要知道,對於普通家庭而言,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

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階層,一個人的收入,一個人見識,一個人的人脈……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條路是人生捷徑,但讀書卻是真正相對輕鬆的那條路。

所以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教育孩子不要半途而廢。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每個人都喜歡一夜暴富的故事和無須努力的成功,但生活不是童話。

千萬別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安逸,別在該學習的歲月裡放棄讀書。

多年後你會發現,那些年苦讀的歲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輕的苦。

有管有教有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黃磊說:天下有多少父母,就有多少個樣子的父母,沒有重樣的。因為每個家都不一樣。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而不要去做自私的父母。

因為常常愛過了頭,就是自私的愛。那種愛比恨還要傷害。

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龍,但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變成一個成熟獨立的大人,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都很貴。

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

你可以溺愛你的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

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就正確教育孩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必心懷遠見,必高瞻遠矚,必能一切從孩子更長遠的未來出發。

相關焦點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因為心軟,一味地追求讓孩子享受自由,而不讓孩子學習應該學習的技能,那麼等到孩子醒悟的那一天,一定追悔莫及。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狠下心來,讓孩子在該吃苦的年齡不享福,在該學習的年齡不放縱,在該努力的年齡不放棄。要知道,對於普通家庭而言,讀書依然是改變命運最有效的方式。
  •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再忙也要讀一讀
    俗話說得好: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胡同裡也練不出千軍萬馬。 教育需要嚴格且堅定的力量,古往今來都一樣。 有遠見的家長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教,孩子將來才能真正成器。 如果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將來就別埋怨他不爭氣。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致家長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父母再愛孩子,也要捨得讓他受讀書的苦。「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幼兒教育——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    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
  •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孫思邈認為食物對養生、治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在《千金方》中特別列出《食治》一門,詳細介紹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療病的作用。並注重飲食衛生,如主張「食慾數而少」(《千金要方 養性》),即多餐少吃,「熟嚼」,不吃陳腐的東西,食畢要嗽口,以及「食止,行數百步」(《攝養枕中方》),等等。他認為作醫生的應當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讀一讀)
    孫思邈認為食物對養生、治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在《千金方》中特別列出《食治》一門,詳細介紹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療病的作用。並注重飲食衛生,如主張「食慾數而少」(《千金要方 養性》),即多餐少吃,「熟嚼」,不吃陳腐的東西,食畢要嗽口,以及「食止,行數百步」(《攝養枕中方》),等等。他認為作醫生的應當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 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家長必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他。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01 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現如今大多數父母就是超人,負責為孩子擺平一切,孩子成了魚缸裡的觀賞魚,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可想而知,孩子長大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遇到一點困難就崩潰得徹底。
  • 致父母: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再忙也要讀一讀)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然而,很多父母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總以為陪伴孩子的時間還有很多,不用急著管他,教他,反正他還小,不懂事,長大後自然就懂了。可一眨眼,孩子的身高一天天地長,年齡也一年年地長。再一眨眼,那個曾經非常依賴自己的小孩,已經能夠勇敢地說「不」了。孩子的成長是飛快的,父母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 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0~2歲的寶寶雖然不識字,卻是認知飛速成長的階段。這個時間的孩子還處於視覺敏感期。所以給0~2歲孩子的書,一定要讀多顏色鮮豔、有趣、耐撕,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讀書興趣。這次我們從眾多選書中,每一種類,都挑選了經典的一套。0~2歲的書箱中,包含了卡片書、翻翻書、立體書、洞洞書等等。
  • 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周周朗讀音頻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現如今大多數父母就是超人,負責為孩子擺平一切,孩子成了魚缸裡的觀賞魚,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可想而知,孩子長大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遇到一點困難就奔潰得徹底。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致家長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
  • 一生E本|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家長薦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我們需要和孩子說清楚,比賽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人贏,也會有人輸,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挑戰。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再忙也要看
    01、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卻忘記了,寬容過頭是縱容,寵愛過頭是溺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顧自己的感受,不能體諒別人的辛苦,也沒有學會愛的能力。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建議收藏)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當人心愈險惡,我要愈善良。當挫折來了,我要挺身面對。我要做一個樂觀向上,不退縮不屈不饒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戰的人。」
  • 致家長: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再忙也要讀一讀)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也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更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這些話,雖然很殘酷,但很中肯,願所有的父母都能看到,都能明白。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的參與。
  • 致父母:別再把放養孩子,當成靜待花開(再忙也要讀一讀)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然而,很多父母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他們只看到了「靜待花開」,卻忽略了「默默耕耘」。再一眨眼,那個曾經非常依賴自己的小孩,已經能夠勇敢地說「不」了。孩子的成長是飛快的,父母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成龍曾經坦言,非常內疚沒有好好陪伴兒子。
  • 班主任忠告: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家長必讀)
    教育孩子要趁早,別等孩子長大了,讓這個社會來替你教育。教育孩子要趁早,孩子日後會感激你,沒有在他該受管教的時候被放縱。每個溺愛孩子的父母,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愛得太急,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他一步走完。
  • 對「蜜糖+皮鞭」的教育思考,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每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一輩子只有一次機會。今天,我們的父母為教育後代而作出的奉獻和犧牲是可歌可泣的。許多家長用他們從牙縫裡省出來的錢,為孩子買最新潮的平板,為他們選擇最好的學校,供他們上五花八門的「補習班」。然而,結果又如何呢?
  • 對"蜜糖+皮鞭"的教育思考,父母不狠心,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因為只有一個孩子,越來越多的家長小心翼翼地注視著自己孩子的成長,他們達成了一條不成文的共識:要想讓孩子成器,就必須捨得消費。用有價值的錢換取無價值的本領,本無可厚非。但是,由於有些父母總是以自己的方式,&34;地俯視著孩子們的處境,並予以物質上的極大滿足,而不&34;地去想孩子們是否快樂。因此,孩子們便被投入到了一個裝滿蜜糖的牢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