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秀清
藍天野
培訓班學員與老師們合影
從10月12日拋出舉辦表演學員培訓班的消息後,北京人藝衝破體制壁壘義無反顧地直奔主題。
12月16日,15位「闖關成功」的學員亮相人藝菊隱劇場,一場隆重的開班儀式打開了人藝60多年來人才培養的新格局。
當年人藝學員班班長出身的嶽秀清,此次擔當起了班主任的重任。
42歲學員 做好清零準備
1043:15,這個在院長任鳴眼中近乎百裡挑一的比例,足以證明此次考核競爭之激烈,更何況報名還是有表演相關專業學歷門檻的。代表學員發言的曹磊今年已經42歲,中戲畢業十多年後,他將進入培訓班的幾輪考試稱作「嚴刑拷打」。從知道自己被錄取的那一刻起,伴隨他的就是喜悅、驕傲、忐忑、迷茫和期待,「這段時間想得更多的是與首都劇場的這方舞臺該建立怎樣的聯繫。在劇組十幾年,我常常碰到的問題是,我對一個角色做了充分的準備後,對手或劇組的人會說,今天的通告有十幾頁紙,趕快拍完得了。我又不是那種大概其、差不多的演員,那種工作方式早就不是放飛想像力的過程。我希望在自己耄耋之年能夠像藍天野先生這樣。在這個過程中,人藝無疑是蒲團,所以我已經做好了把自己清零的準備,等待把自己嵌入發光體的蛻變。」
開班儀式後,表演藝術家藍天野開講第一課,授課內容自然是人藝的歷史及演劇風格,描繪北京人藝,描繪表演藝術以及戲比天大的真實圖景,藍天野是不二人選。由於學員來自五湖四海,接受過的表演教育也不盡相同,而融入的第一課便是歷史的追根溯源。學員們在課前獲贈的資料中,除了一本學員手冊,還有人藝經典劇目的舞臺藝術叢書。
班長升職 嶽秀清當班主任
班主任嶽秀清開始時也猶豫過,佔用時間不說,自己擔不擔得起是她最大的顧慮。最後是丈夫吳剛的一句話讓她義無反顧:「你應該去,幫幫遠徵,也為人藝做點事。」曾經擔任人藝學員班班長的嶽秀清說,自己人生2/3的時光都在這裡度過,「我愛這個家,而培訓班又是家裡的事。」作為班主任,她更是送給學員兩個樸素卻又不易做到的詞——努力和勤奮。作為教師的龔麗君同樣送上了兩個詞:認真和堅持,前者改變自己,後者改變命運。
一年的學習期也是融入期,「融入」是昨天人藝提及最多的詞,既然學員是龔麗君、何冰、陳小藝等人挑的,那麼表演教學中自然也少不了他們的參與。授課藝術家陣容可謂含金量十足,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吳剛等人都將出現在課堂,而此次開先河之舉的核心人物馮遠徵也將全程參與。此外,廣邀戲曲、曲藝、舞蹈等領域的專家也將成為課程設置的一大亮點。
據馮遠徵介紹,「集中學習的半年強度很大,每周都是一到六,這也和劇院排戲的節奏相吻合,我們劇院每到排戲的關鍵時刻,就是每周只休息一天。就如同每年我們招收的應屆生參與劇目實習,開始時還有人問我可否請假回家過年,我說這個職業的特性就是如此,沒有年節和假日。」學員曹磊的一句「老師們,掄起大錘來錘鍊我們吧」也算是代表學員表了態。
開班計劃 人才培養新格局
如果說「學員班」「團帶班」支撐了人藝幾十年的舞臺,那麼始於2019年的表演學員培訓班,則是院長任鳴口中的「一大發明」,更開啟了人藝未來5年的演員培訓計劃。這既是適應一年半之後即將落成的人藝劇場群的需求,更是經典劇目傳承的根基。雖然幾乎每一個學員都將能夠進入該班視作幸運和機遇,但任鳴和馮遠徵卻幾次提及人藝與學員的相互成就。任鳴說,「你們是人藝的機會,人藝也是你們的機會。」馮遠徵稱,「有導演思維的青年演員參與教學,對他們也是一種培養。」於是,人藝青年演員楊佳音、閆銳和楊明鑫等人分別擔任了副班主任、助教等職務。
據悉,此次招收的學員中,有戲劇表演專業的,也有影視、音樂劇和戲曲專業的;有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也有來自東北、山東以及湖廣地區的……年齡跨度從20歲到40歲,有專業院校剛畢業的年輕人,也有影視領域或舞臺上有著豐富經驗的成熟演員。曹磊、曾泳醍、張曄子等人都已是影視及舞臺上的熟面孔。馮遠徵說,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經紀約在身,很多人都是解約後來的,為期一年的學習將分為前期的集中教學、訓練和後期的劇目排練及舞臺實踐,成績優異者將進入北京人藝。
文/記者 郭佳 統籌/滿羿
攝影/記者 王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