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本期我們的主題是中央大學(下稱「中央」)。
出願注意點
*國際經營學部B方式為9月入學,在此不做討論。
關於出願手續(消印有效)出願方法:網上出願+書類郵送
出願期間:
-法學部、商學部A方式、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2020.10.21-10.27
-文學部、理工學部、經濟學部A/B方式、商學部B方式、綜合政策學部:2020.11.16-11.20
關於留考成績可用留考成績:2019年度第2回or2020年度第2回(2019年度第1回不可用)
出願基準點:無
*居住在不實施留考的國家、地域的考生可使用N1成績代替留考日語,詳見要項
留考科目要求
法學部、經濟學部A方式、商學部A方式、文學部、綜合政策學部、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日語;經濟學部B方式、商學部B方式:日語、文綜、數學1或2;理工學部:日語、理係數學、理科三選二。出題語言
理工學部:數學、理科僅限日語;
經濟學部B方式、商學部B方式:綜合科目、數學出題語言日/英皆可(選擇英語考試的同學無需提交以下外部英語成績)。
關於英語成績法學部、經濟學部B方式、商學部B方式、理工學部、國際經營學部、文學部、綜合政策學部要求考生提交英語成績。
其中,除文學部和理工學部,其餘學部均設有基準點:
-法學部:TOEIC L&R 480以上或TOEFL iBT 42以上或IELTS 4.5以上
-經濟學部B方式、商學部B方式:TOEIC L&R 470以上或TOEFL iBT 39以上或IELTS 4.5以上
-綜合政策學部:TOEIC L&R 550以上或TOEFL iBT 56以上或IELTS 4.5以上
-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TOEIC L&R 550以上且&W 240以上或TOEFL iBT 42以上或IELTS 4.0以上
可用英語成績:託福IBT(在宅託福可)、雅思、託業(不含IP)
*不需要提交英語成績的學部/入試方式將設有校內考英語科目。
關於並願在校內考時間不衝突的情況下,可並願複數學部;
經濟學部、商學部AB方式相互並願可;
商學部AB方式出願時可各選擇兩個學科(第一志望學科、第二志望學科)。
關於A方式和B方式的區別B方式以書類選考為主,A方式設有校內考科目。
校內考
除去經濟學部·商學部B方式、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全學部實施二階段選考,通過第一次選考*的考生才可參加第二次選考。
*法學部、理工學部、文學部、經濟學部A方式、綜合政策學部第一次選考為書類選考;
*商學部A方式第一次選考為筆試;
*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為一階段選考,在出願受理的情況下參加校內考即可。
經濟學部B方式、商學部B方式無校內考。
關於校內考內容,中央給出了過去問,各位可以查閱官網。
在此僅對於實際考試科目進行簡單梳理(書類選考省略)。
*下為過去問歷史內容,僅供參考。
法學部、文學部、理工學部*:面試(書類選考合格者對象)*理工學部的面試中可能會包含數理化生等關於基礎知識的口頭試問
主要考察考生日語口語表達能力、志望專攻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意欲。
經濟學部A方式:筆試(小論文、英語)+面試小論文考試內容為讀解式,需要閱讀文章進行要約並闡述感想;
英語的考試需要先閱讀文章回答問題。包括了單詞填空題、閱讀理解題等,多為選擇題。
商學部A方式:第一次選考(小論文、英語)+第二次選考(面試)讀解式小論文,考生需根據文章要約並闡述自己的意見,文章內容為社說(2020年度問題),考生需要對日本社會及志望專業有一定背景知識;
英語科目內容和經濟學部相似。
綜合政策學部:小論文+面試(書類選考合格者對象)小論文題型類似於留考的記述,需要在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進行論述;從內容來看,需要考生有一定背景知識。
國際經營學部A方式:英語+面試(日英雙語)英語的考試需要先閱讀文章回答問題。形式與上述經濟學部、商學部英語科目類似,但在2020年度過去問中出現了要求考生閱讀英文文章後用日語進行要約的題型,在備考階段可能需要進行英譯日的訓練。
關於面試,根據過往經驗,中央大學是少數會出現群體面試的學校,但由於要項上對於面試形式無具體說明,在此不展開,僅作為參考。
合格情況分析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年來中央留學生入試的合格情況。
要說近年來中央的招生有什麼特點,大概可以概括為「超定員招生」。留學生入試可報考的學部中,除了理工學部、法學部、綜合政策學部、文學部以外,商學部、經濟學部的AB方式的總定員(2020年度)分別為30人和20人,實際合格的人數遠遠超過定員,甚至有成倍的情況。2020年度入試中商學部的定員還出現了縮減,從往年的35人減至30人,但這一舉措似乎沒有在合格人數的變化上有直接體現。
超定員招生是一方面,這些學部每年的合格者數變化呈現出大幅度的波動也讓人摸不著頭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兩個理由:一、為了預防出現保底的情況導致最終定員不足;二、根據考生水平而調整招生人數,考生水平總體較高則多招生,近年考生的水平普遍較高,因此超定員招生。
更奇特的是,比起設有定員的學部每年合格人數的變化無常,除法學部以外,沒有給出明確定員的學部近三年的合格人數反而穩定維持在某一特定水平。
而關於A方式和B方式的選擇,總體呈現出「A方式報考人數多於B方式」的傾向。這可能是因為B方式對標化成績要求較高,使不少考生望而卻步。
文學部和看板學部法學部的合格情況不容樂觀,志望這兩個學部的考生需要慎重考慮。法學部的招生似乎呈現出實力主義偏重的傾向。
2021年度入試變更點及其影響
總體來看,除了在留考成績和英語成績的利用方面,中央2021年度入試沒有其他變化。
關於6月留考停考,中央的對策是直接將這一選項划去,並承認考生2019年度第2回留考成績。而在英語成績方面,中央也將在宅託福納入可使用的對象。
由於在校內考內容、英語基準點部分沒有明顯改動,且中央並未設有前後期入試,因此也不會出現分流,推測在入試難度和報考人數方面不會有大的變化。
但留考停考的影響不能完全排除,最受影響的無疑是本年度新來日的同學。由於6月留考停考,這些同學失去了「試水」的機會,即11月留考將成為留考首戰。在此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過於緊張等因素導致的發揮失常。
在此情況下,小編建議志望商學部和經濟學部的同學或用AB方式,以將留考停考帶來的「風險」降到最低(能夠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自然是最好的)。
而對於志望其他學部的同學,因為除國際經營學部以外,其餘學部第一次選考均為書類選考,因此在盡力排除留考停考帶來的風險的同時,也可在其他標化成績(如:儘量提高英語成績)和志望理由書方面下功夫。
2021年度報考建議
1. 進行過去問、模擬面試的練習;
2. 確立並願方案,增加合格可能性;
3. 提前準備材料,直送英語成績;
4. 隨時關注入試變化;
5. 儘管中央的入試只有一期,但有兩個出願時間且對象學部不同,需要注意;
6. 對於志望商學部和經濟學部的考生,建議活用AB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入試方式,理性並願。
最後祝各位身體健康。
(名校志向塾 ビオ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