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俊
日前,第三屆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離岸中資基金大獎在香港頒發。繼去年旗下基金榮獲「最佳表現—多元資產配置(一年期) 第二名」殊榮後,今年大成基金子公司大成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大成國際)旗下基金再次榮獲「最佳表現—多元資產配置(三年期)第一名」、「最佳表現—多元資產配置(一年期) 第二名」以及「最佳表現—大中華固定收益三年期) 第三名」三項大獎。
記者了解到,為鞏固中資基金業在海外發展的領先地位,香港中資基金業協會攜手彭博舉辦離岸中資基金大獎,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屆,是業內頗具含金量和權威性的獎項。
據大成基金國際業務部負責人,大成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總監、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柏楊介紹,大成國際是2009年大成基金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它不僅是最早出海的中資基金公司之一,也是業務線最全的中資基金公司之一。大成國際一直是家很有特色的中資公司,積極開拓跨境業務和全球投資業務,致力於打造全球化投資平臺,樹立「海外投資開拓者」及「全球中國概念投資專家」形象。
大成國際從成立之初就秉持高起點高要求,著重開發公募基金,成立一年多即推出了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的ETF產品,並在短短四年時間內陸續推出了5隻公募基金。此外,大成國際也大力發展私募及專戶業務,為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加靈活的投資方式,形成全面的產品線,並利用私募及專戶特性,為投資者提供多種形式的融資服務,為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提供了有效途徑。
讓柏楊引以為豪的是,秉承母公司「超額收益來自超越市場的深入研究」的投資理念,大成國際一直堅持做獨立自主研究,做主動投資,培養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海外投資團隊。2015年,全國社保基金首次在海外以公開方式招聘境外配售投資組合管理人,在數十家競爭者中,大成國際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獲得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及境外配售產品業務資格。
柏楊是香港大學金融學博士,畢業後在香港大學商學院執教2年,同時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聯合研究員,研究論文曾在2006年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榮獲唯一的一等獎。之後還曾擔任摩根史坦利亞太與新興市場策略師七年,並專門負責亞太區的量化策略研究,團隊在2015年美國《機構投資者》投票中榮獲全球第一名。同在摩根史坦利期間,曾作為核心成員參與所發行的大型全球權益類基金的主動管理,涉及管理資產規模數十億美元。柏楊坦言,過往的這些經驗對其現在的投研工作有很積極的正面影響。
「宏觀策略分析對於整個投資研究的格局來說,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在外資大行做宏觀策略師的經驗使其對整體的宏觀經濟大局有一個較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在摩根史坦利我還是股票篩選決策委員會的成員,也就是說,凡是有關每一個行業的重要報告我都要看。這樣的經歷,讓我對各個行業的主要邏輯也有較為清晰的認識。」
作為大成國際研究部總監,柏楊一直在充分運用多年的經驗累積帶好研究團隊。此前身在外資大行,接觸過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各種基金的運作風格,了解其運行邏輯,也對各類機構的內部管理有所了解,柏楊會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對研究團隊傾囊以授,幫助年輕人更好更快地成長。同時,他認為,帶動團隊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也是新老結合,發揮團隊優勢,形成團隊凝聚力的最好方式。
柏楊認為,境內境外兩個市場打通融合是大勢所趨。「拿在香港的中資基金來說,此前,我們發現海外資金有投資國內市場的巨大動力,因為國外發達國家有的是資金和技術。然而,隨著中國的經濟體量上升到世界第二這樣一個位置,國內資本日漸強大,需要走出國門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近兩年,我們明顯感到這種逆轉。」無論是「向內」還是「向外」,如大成國際這樣「走出去」的中資基金未來必將大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