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考研##藝術理論考研#藝術管理考研##藝術考研#
一、藝術管理專業概述
近年來藝術品金融、文化產業、藝術管理專業十分火熱,已經成為當下的一門顯學。
藝術管理作為和藝術品關係最為緊密的專業,也是整個文化藝術產業中最為內核的部分。藝術管理專業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已初顯規模。我國藝術管理專業的「合法地位」是在2017年才正式確立的,標誌事件就是中央美術學院與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管理本科專業的申報成功。
我國高校藝術管理研究生教育要先於本科生教育,國外也是這樣,因為藝術管理專業本身就是一個跨學科專業,希望更多不同專業的人來嘗試藝術管理,從而獲得不同的碰撞。
國內藝術管理專業一般開設在藝術類院校,以後這種趨勢會更為明顯。藝術管理又根據不同藝術門類分為視覺藝術管理、戲劇藝術管理等,其中視覺藝術管理主要以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教育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為引領。
此外,文化產業管理和藝術管理是有聯繫的,但現在文化產業管理常見於綜合類大學而非專門的藝術學院,就是不一定研究藝術本體,更為外核,偏向於大的方向,比如文化產業政策和文化相關的內容等。
由於藝術門類的不同,視覺藝術管理專業以美術為主導,主要包括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拍賣行、文化創意產業等,考試內容主要以藝術史(美術史)和藝術管理概論為主。其它門類也是以其藝術門類為依託進行研究考察。
優塔老師認為,目前隨著藝術管理本科專業的發展,必然會帶來該研究方向考研的持續火爆。如中國美術學院也於2020年正式獲批新增開設藝術管理本科專業,目前頂尖高校尚在起步探索階段,這當然也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機會與可能。
二、中國美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研究方向簡介
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堅持「一個中心、兩個重點」的研究方向,即以社會美育和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為核心研究方向;以作為人文素養的藝術教育體系研究和多元體制下藝術管理研究為重點研究方向,將藝術學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博物館學、材料科學以及商業、法律、政策、傳媒和收藏、展示等相結合,實現學科間的交叉與互動、跨界與融通,建立起符合現當代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完備教學體系。預計將於2022年整院制搬遷到良渚校區。
三、中國美院藝術管理專業考研招生專業目錄(2021年版)
四、中國美院藝術管理專業考研報錄比數據
五、招生導師簡介
1.金一斌
金一斌,1966年11月生,浙江諸暨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20年7月起任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1988年8月,浙江師範大學歷史專業本科畢業;2004年6月,浙江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畢業;2014年6月,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長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近年在《求是》《教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中國高教研究》等一級和核心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浙江省社科重大項目等省部以上課題10餘項等。先後擔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等職務。
2.沃夫岡
沃夫岡,外籍專家,中國美院外聘導師,德國北方藝術中心藝術總監、策展人。
3、單增
單增,藝術家,策展人,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1965年生於中國哈爾濱,浙江環境藝術家協會理事,德國藝術家協會會員,柏林新藝術家協會會員,柏林藝術與哲學協會理事。1986-2002年先後就讀和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油畫系,德國卡塞爾大學美術系,柏林藝術大學藝術語境學研究生院。
4、黃河清
黃河清,筆名河清。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兼職教授,1958年生於浙江臨安,下過鄉,扛過槍,留過洋。1977年初就學於解放軍洛陽外語學院法語專業,1985年考上浙江美術學院西方美術史研究生,1987年留學法國巴黎索邦第一大學,1992年獲藝術史博士學位,1997-1999年巴黎國際藝術城研究逗留,旅居巴黎10年。
其呼籲「文化自信」,摒棄文化自卑。他為東方文明的價值和與西方文明的關係正名,認為東西文化之間的關係是「差異」而不是「差距」,並力圖消除中國人近百年的文化自卑感。其認為西方現當代藝術完全是政治和市場的產物,推崇中國藝術。他的學術興趣不僅僅止於藝術史,而是廣泛涉及一系列與中國當今現實密切相關的文化理論問題。
主要著作《現代與後現代—西方藝術文化小史》、《民主的烏託邦》、《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破解進步論—為中國文化正名》、《藝術的陰謀》、《「當代藝術」:世紀騙術》等。
5、杭間
杭間,196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我國設計學理論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包浩斯研究院院長、國美美術館館長。曾獲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重要人才項目,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較大的學術影響。
杭間老師曾長期擔任《裝飾》雜誌主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等職務。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史與思想史及設計史,亦是博物館學、展覽策劃與藝術管理方面的專家。
6、馬鋒輝
馬鋒輝,1963年出生,浙江浦江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美術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吳茀之紀念館館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浙江美術館館長,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導師,西泠印社社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副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畫創作、視覺文化研究、展覽策劃和藝術管理。
六、參考書目推薦
單增老師組:
1.《中國美術史》,洪再新編著,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藝術管理學概論》,餘丁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藝術管理概論美術卷》,曹意強,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4.《藝術管理學概論》,田川流,東南大學出版社;
5.《世界藝術史》,弗萊明編著,南方出版社;
6.《西方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建築》,阿納森,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7.《四部總錄藝術編》(上冊),丁福保、周青雲編,商務印書館;
8.《藝術概論新編》,章利國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9.《藝術風格學》,沃爾夫林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杭間老師組:
1.《美術博物館學導論》,曹意強主編,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新博物館學手冊》,博寇著,張雲等譯,重慶大學出版社;
3.《博物館技術論文集》,詹長法、岡田健主編,文物出版社。
七、歷年考研真題彙編(由優塔老師整理)
2021年考研初試真題
【中國美術史】
1.斷句
敘曰:東坡論畫不求形似,至摹壁上燈影,得其神情,此特一時嬉笑之語。若夫造微入妙,形模為先,氣韻精神,各極其變,如頰上三毛,傳神阿堵,豈非酷求其似乎?至於傳寫古事,必合經史,衣冠器具,時各不同。吳、閻名手,尚不免仲由帶木劍,明妃著幃帽之譏,況下此等者乎?有明吳次翁一派,取法道元。平山濫觴,漸淪惡道。仇氏專工細密,不無流弊。近代北崔南陳,力追古法,所謂人物近不如古,非通論也。
2、結合三個漢代墓葬及出土文物談談對墓葬藝術價值的認識。
3、三選一談:書法和文人畫;園林和文人畫;明清理論和文人畫。
【藝術管理概論】
疫情常態化下,藝術展覽或藝術項目策劃,題目自擬,3000字左右。
【博物館管理實踐】
論博物館典藏的重要性。
2020考研初試真題
【中國美術史】
1.《秋風紈扇圖》《重屏會棋圖》《早春圖》三選二論述。
2.談一部畫史或畫論或中美史理論著作分析。
3.斷句(句子是董其昌南北宗論) 說出誰說的,什麼理論,說出句中所出現的元明畫家的全名,分析並由此分析中國山水畫在這一時期的發展。
【藝術管理概論】
論述智能化時代下藝術管理的介入與發展趨勢。
【博物館學基礎】
博物館學新趨勢;古物陳列館成立時間,以及對中國博物館建設的意義;哈佛大學博物館及其特點;博物館的四個條件及其之間關係;博物館藏品徵集原則。
【博物館管理實踐】
以傳統工藝某個類別為內容寫策劃案,包括研究,展覽,公共教育,出版,預算等內容。具體要求:符合策劃案格式,不少於2000字。
2019年考研初試真題【中國美術史】1.寫五件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五件代表器物並簡要說明時代,特點,影響和意義等。2.分析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的五個重要著作,並簡要說明朝代作者,主要內容及影響等。3.簡述隋、唐、五代、宋、元的山水畫風演變,並寫出代表人物和相關作品(時代特徵、作者、特色、重要作品等)。
【藝術管理概論】智能化藝術小鎮/藝術社區策劃方案(3000字左右)。體現出藝術理論專業水平,結構清晰,邏輯明確,具有一定的語言組織水平和表達能力。
2018年考研初試真題
【中國美術史】
1.列出下列著作的作者《歷代名畫記》、《林泉高致》、《心印》、《會飲編》、《管錐編》、《江村消夏錄》、《古畫微》、《畫山水序》、《藝術與錯覺》等。
2.南北朝佛教石窟遺址具有哪些突出的風格特點和綜合成就。
3.從視覺形象論述唐代文化與宋代文化的區別。
【藝術管理概論】
公立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的異同,3000字。
八、其他補充須知
1.藝術管理與教育研究、跨文化藝術交流兩個研究方向主要由單增老師負責,專業二考試題目也由其命制。其中跨文化藝術交流為2020年新增方向。跟隨單增老師學習能有很多在博物館、美術館布展實踐的機會,但外語要求相對較高,會有較多純外語的課程與閱讀,並有很多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藝術管理方向主要由杭間老師負責,考題也由其命制。
2.關於參考書,僅供參考,官方不指定,可根據考試內容、導師研究方向及行業最新動態趨勢等自行選取。其中中國美術史是與藝術人文學院考同一套題目,須要理清知識體系貫通理解,答題有內容和深度,能夠深入闡述,非死記硬背能應付。更多中美史方向參考書可戳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考研最全參考書推薦。此外藝術管理概論科目,雖有相關參考書推薦,但考試題目均為大型論述或策劃案類型題目,坦白講,單純參考書籍意義不大,須要結合實際案例了解一些基本的藝術管理所需要的知識,藝術管理機制、藝術管理的手段等。
3.藝術管理相關方向目前只有碩士學位,尚無真正完全意義上的本校本科應屆生,這就意味著所有的考生都是跨專業考研,跨學科或跨專業考生十分普遍,不存在本系學生優勢。
4.單增老師組藝術管理有三個方向,研究生可自行選擇:藝術行政、藝術經濟、藝術傳播。跟老師做策展(包括學術會議),跑項目,有較多國際和國內上的學術交流,聽外籍教授的課程,和一些國內的專家有接觸的機會。
5.藝術管理專業畢業之後工作方向:美術館、博物館策展、高校教師等。由於專業比較新,所以也就意味著,其他高校尚未開設相關專業,就會出現人才短缺的情況,對於就業來說是一個利好。
6.藝術管理作為美院中為數不多的「文化類」專業或純理論類專業來說,文化課很重要,當專業課成績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文化課是決定錄取的關鍵,而且藝術生普遍文化課底子比較差,且大量時間花費在藝術專業課上。
7.藝術管理方向聯繫導師一般傾向於初試成績公布之後,如果你成績不錯,這樣更有底氣,如果老師願意和你見面,就已經成功一半了。見導師的話你是不是藝術生,有沒有作品集並不重要,見面時需要個人簡歷,尤其是非應屆畢業生,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可能反而加分。因為導師比較喜歡招收不同本科專業背景的學生,所以說學生是綜合類大學的本科反而較多。比如單增老師,自己其實是美院油畫系畢業,原來是搞纖維藝術這個方向的,之後有去德國留學進修的這麼一個經歷,所以說可能他方向轉變到現在這個藝術管理與教育,這跟很多其他學院老師還是不一樣的。
8.再次強調英語的重要性,不僅初試重要,複試面試和錄取後都非常重要,導師也會反覆強調英語的重要性,需要有一定的英語能力,喜歡英語好的同學,因為錄取後讀研期間有外籍教授授課的情況,德裔的外教非常認真,需要看英文原版書,用英語進行交流、討論和闡述。
9.深入了解導師最快的辦法,自然是能找到往屆學姐學長,還有多看導師發表的文章【搜知網】及著作等,時刻關注系裡和導師的動向,因為藝術管理比較新,如有重要的動向,那麼一定是比較重要的事情,或者說是專業內的潮流。此外,最新動態就是導師命題的重要主題,這個非常重要,比如前幾年承辦的《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年會》學術會議,「藝術管理共同體」就是當年的命題方向,比如2020年底舉行的《長三角藝術管理教育聯盟成立大會》,有很多大咖參與,並再次強調共築藝術管理教育共同體。
10.藝術管理方向複試專業筆試考題也是論述性質,如之前考過的一帶一路國際展覽策劃方案,考察本學科的見解,可能會考到一些重要知識點要準備好模板,如寫一個展覽策劃案,一個項目策劃案,一個活動傳播流程等,這些都需要事先準備好提綱,因為通常策劃案都是有固定格式的,有採分點,不能自己瞎寫,至於具體的創意, 可自行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