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宇宙確實不是無限大的,它是有限的,如果宇宙是無限的,就會出現一些悖論!
上述觀點我不認同。試想,如果人類科技允許,宇宙的微觀探索是否可以一直深入,不斷地去微觀;同理宇宙的宏觀認識是否也可以不斷地去放大觀測。這就應該是宇宙的無限性法則,怎麼就會出現悖論?
宇宙的微觀無限性是向奇點收縮聚集,宏觀無限性則是大爆炸紅移觀測。奇點是人類無法接觸到的禁地,大爆炸紅移也是人類無法探知的盲區。這是因為人類受制限於空間維度的壓制。
東漢末年的天文學家張衡認為,宇宙是無限大的。他說過「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這是古人宏觀認識。
在莊子的一本書匯總記載著:「一吃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而這句話的意思簡單的理解就是,一根木棍,一天截一半,永遠也截不完,這就是物質無限分割的微觀觀點。
雖然當時古人尚未發現人類與空間維度之間的關係,但他們對人類認識世界是客觀的。
古人有這麼一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其中的意思我們都懂。其實在一朵花中,就有一個世界。而在一個人裡面,也有一個世界。宇宙無奇不有,從宏觀理解宇宙,它大到極致是宇宙,從微觀理解,它小到極致也是宇宙。其實這一觀點已經詮釋了空間維度和多重宇宙概念。
存在就是道理,世間變化一定在遵循自然法則,促使它變化的只會是促生的條件約束,薛丁格貓定律證明了宇宙的無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