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西藍花成致富「綠寶寶」
每日甘肅網9月9日漳縣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何繼強)「今年種了2畝西藍花,1畝能產五千多斤,交給合作社,估計收入一萬多塊錢。還能種一茬菜,一年能收入兩萬多塊錢。過去種菜換油鹽,現在菜成了咱農民致富的『綠寶寶』。」甘肅省金鐘鎮大石門村民李金煥喜滋滋地說。
如今在漳縣像李金煥一樣,越來越多的農民參加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靠種植蔬菜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路。漳縣把發展高原夏菜作為增加農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指導編制了蔬菜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通過甘肅省農科院引進新特蔬菜品種52個,扶持建成冷藏庫5個,建成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按照建基地、扶龍頭、活流通、創品牌的發展路子,結合農村「三變」改革,以貧困戶入股資金,代管、託管、訂單託底收購等形式,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0.62萬畝,蔬菜總量達18萬噸。
武陽鎮江魚蔬菜產銷農民農業專業合作社走「公司+合作社+農民」的路子,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10座保鮮庫,以每畝8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4000多畝,涉及農戶2600多戶,其中貧困戶700多戶。種植紅筍、西藍花、娃娃菜等高原夏菜,並與武當、石川等8個鄉鎮10個農民蔬菜專業合作社2900戶農民籤訂合同,抱團發展高原夏菜產業,種植面積1萬多畝,全部銷往武漢、重慶、廣州、西安等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