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摺疊桌,馬扎,小到保溫杯,鬧鐘,考研族們在樓道裡用各種物品分隔出屬於自己的小空間,在這裡度過短則一季長則一年的備考期。
2018年12月4日晚,山東師範大學教學樓,考研的人在樓道裡抓緊最後的時間複習。
一屆又一屆考研族來來去去,燈光點亮又熄滅,樓道裡的人增增減減,面孔似曾相識又全然不同。
在12月最後衝刺的關頭,疲憊,睏倦爬上了他們年輕的面龐,但那捧書學習的堅定身影,撐起了沉甸甸的考研夢。
考研雙胞胎
晚上,雙胞胎姐姐李思婷佔領了電梯前嵌入牆面的區域,整理背誦知識點。
在十二月的第一天,因為壓力太大,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大四學生李思婷在綜合教學樓Ç區四樓樓道裡淚如雨下。
過去的幾個月裡,她的舍友有的找到了工作,有的中途放棄考研,有的準備考公務員,只有她死守在樓道裡日復一日地刷題,背誦。
她將備考的這個「過程」比作在看不到光亮的大海裡摸索上岸,「我使勁遊啊遊,也不知道岸在哪裡,卻一刻都不能停下。」
一名女生起身接水,經過埋頭苦讀的李思婷。
一同備考的雙胞胎妹妹李思葦也有過這種情緒,她一邊安慰姐姐,一邊感慨:「在這個樓道裡學習的,誰沒個 '喪' 到爆炸的時候呢。」
李思葦九月因為就讀學院更換校區,與姐姐分開,獨自備考。生性活潑的她擔心影響姐姐學習不敢打電話傾訴,獨自往返於三點一線之間,沒人陪伴,十分憋悶。
「有一次趁著天黑在操場上邊走邊哭,發現看臺上有個人坐著發呆,我就上去找他聊天,也不認識是誰。」
樓道裡,李思婷在和李思葦討論考研題。10月10日姐妹倆生日這天,李思婷去本部校區找李思葦,她發現妹妹狀態特別差,第二天就帶著妹妹收拾行李回來和自己一起住,姐妹倆又回到了暑假留校備考那段同吃,同住,同在樓道背書的日子。
「風水寶地」
因為自習室內不允許出聲背書,圖書館又有閉館清場的規定,成堆學習資料無處安放,教學樓樓道便成了山師考研族們首選的「備戰聖地」,尤其是四五層這類校園活動少,較安靜的樓層,長期「駐紮」大批考研族。
樓道裡複習考研的學生與零散放置的馬扎。每年年底考研剛結束,應屆考研族抱著紙箱,塑料盒剛撤離,新一輪考研大軍就馬不停蹄趕來佔領早早相中的「風水寶地」。
劉元波展示他的「鬧鐘語句」,冬天起床是他一道大坎,從6點10分一直到6點40分,他定了三次鬧鐘。他覺得,靠暖氣片的位置最難「搶」, 「冬天樓道裡很冷,來回走動也免不了手腳冰涼,靠著暖氣片能舒服些,還能放點東西。」
大到摺疊桌,馬扎,小到保溫杯,鬧鐘,考研族們在樓道裡用各種物品分隔出屬於自己的小空間,在這裡度過短則一季長則一年的備考期。
由於學習位置相對固定,本來生活裡不會有交集的人在這過程中相處,互相影響。
幾個低年級學生從「二戰」考研的體院學生李棟身邊經過。他看到周圍「族友」在認真背書,自己拿起手機就很有罪惡感。「有時候怎麼都啃不下一個知識點,煩的我扔下書扭頭就走,但冷靜一會兒還是在大家的背書聲中跑回來繼續記「。
大多數時候,他們在這或眉頭緊鎖,用筆杵著好幾天沒洗的頭認真刷題,或舉著書本來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詞,或閉著眼睛用手指掐出一和二,卡在三怎麼也掰不出來,急得直跺腳......
上課來往經過的低年級學生對這群人習以為常,偶爾有一兩個投來略帶欽佩和關懷的目光,轉瞬間就消失在人流中。
為何考研?
在這所坐落在山東濟南的普通師範院校裡,一入學,大家就會交流考不考研,考哪個學校研這類問題,考研培訓講座,經驗分享會層出不窮,「考研」這個詞幾乎在每個學生心中根深蒂固。
李鑫(左)與同學激烈討論今天做的題。跨專業報考法碩對她來說是個極具挑戰性的事。她認為,當初入學選專業時自己目標不明確,未來想從事自己更喜歡的專業,考研是實現自己目標的手段。
法學院學生吳洋舉著滿是標註的複習資料背誦。他認為自身專業以本科學歷就業比較困難,研究生可以擁有更廣闊的就業空間。
考研族中,還有些學生不想這麼快進入社會,認為學校壓力較小,讀研是個很好的緩衝帶。
樓道裡的考研族
教學樓之間的連廊不是密封的,雨絲順著寒風吹進來,法學院張雙明用手拭去臉上雨滴。他剛考研的時候和異地戀愛七年的女朋友分手了,那時候學習總跑神,後來靠早起跑步等方法努力走出來,「人嘛,累了就不會想別的東西了」,他說道。
降雨之後樓道裡更為寒冷,一考研族縮成一團做題。
一考研學生走動背書途中停下來跺腳,試圖取暖。
莊鑫童戴著帽子在樓道裡來回踱步複習知識點。出於對體育的熱愛,他選擇從電子商務專業跨考體育管理。之前路過的「二戰」考研師哥聽到他背誦的內容,將自己去年準備的相關專業資料轉贈給他,讓他十分感動。
樓道牆壁上殘留的馬克筆痕跡,內容是「樓道擴音,請不要背書」。
體育學院學生謝成良(左)與舍友張敬文(右)在樓道裡學習。考研以來,倆人狀態不好,另一個都無條件陪打籃球發洩。
法學院梁凡學習間隙揉搓眼睛,樓道裡燈光灰暗,長時間看書眼睛略有不適。但梁凡覺得樓道裡學習氛圍好,也就不在意這些了。
樓道裡,一考研族掰著手指背誦知識點。
早就過了午餐時間,樓道裡的幾個考研族還在一遍又一遍地背誦考點,遲遲不去就餐。
一考研族抱著資料從樓道裡經過。
一女生攥著考研資料蜷縮在牆邊睡覺。
臨近考試,外國語學院學生趙瑩給自己提高了學習強度,取消了午休時間。這天下午三點,她忍不住靠在暖氣片旁打瞌睡。趙瑩今年九月才開始準備,進度慢於同專業其他同學。她坦言自己的崩潰周期是十天,每次情緒低落的時候就去瘋狂跑步解壓。
天氣漸冷,樓道溫度較低,一位女生穿裹嚴實坐在樓梯上學習。
兩個考研族聚在一起討論新鮮事,粉衣女生驚訝地捂住嘴巴。
一男生考研背誦間隙抬頭看向窗外天空。
在樓道窗邊複習考研的女生用手揪頭髮。
女生在樓道裡用手抵著靠墊靠在牆邊複習。
公共管理學院的夏明月在樓道裡背書,她駐紮地旁邊的柱子上貼著許多便利貼,記錄的內容大多是每日單詞,偶爾寫些每天需要做的生活瑣事,她說:「不寫上我老忘了」。
一男生在樓道裡踱步,掰著手指頭背誦知識點。
一女生抱著考研資料,杵在牆前發呆。
窗前零散堆放的資料。牆面上寫著「公共區域,禁止堆放私人物品」。
樓道裡學習的考研族。
樓道扶梯上遺留的考研資料。
晚上6點30分左右,一考研族蹲在樓道裡喝粥。為了節約往返食堂的時間,很多學生都偷偷點外賣到教學樓解決吃飯問題。
一名女生坐在馬紮上抱著毯子做題,後面的女生一隻手緊握暖水管道背書。
樓道窗臺上擱放的考研資料與水杯,零食。
一考研哪戴著耳塞靠在牆邊大聲背書,身後的「別友」們來來往往。
新聞與傳媒學院學生馬卓儀在樓道裡和家裡人通電話。母親不是很贊同她考研,甚至到現在也不記得她報考的院校與考試時間。
一女生把書放在樓道消防箱上,開著小檯燈刷題。
文中圖片均拍攝於山東師範大學(2018年11月20日至2018年12月4日)
來源:拍者 編輯:裴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