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開發用solidity程式語言部署在以太坊這個區塊鏈平臺,本文提供一個官方實戰示例快速入門,用例子深入淺出智能合約開發,體會以太坊構建去中心化可信交易技術魅力。智能合約其實是「執行合約條款的計算機交易協議」。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都可以看到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
維基上說智能合約(英語:Smart contract )是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智能合約概念於1994年由Nick Szabo首次提出。智能合同的目的是提供優於傳統合同方法的安全,並減少與合同相關的其他交易成本。
由於區塊鏈上的所有用戶都可以看到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這也會導致包括安全漏洞在內的所有漏洞都可見,並且可能無法迅速修復。這樣的攻擊難以迅速解決。
插曲,2016年6月The DAOEther的漏洞造成損失5000萬美元,而開發者試圖達成共識的解決方案。DAO的程序在黑客刪除資金之前有一段時間的延遲。以太坊軟體的一個硬分叉在時限到期之前完成了攻擊者的資金回收工作。以太坊智能合約中的問題包括合約編程Solidity、編譯器錯誤、以太坊虛擬機錯誤、對區塊鏈網絡的攻擊、程序錯誤的不變性以及其他尚無文檔記錄的攻擊。
部署智能合約的經典案例有:
1. 以太坊在其區塊鏈上實施了一種近乎圖靈完備的語言,這是一個突出的智能合約框架。2. RootStock (RSK) 是一個智能合約平臺,通過側鏈技術連接到比特幣區塊鏈。 RSK兼容為以太坊創造的智能合約。
如果你是區塊鏈開發的小白那建議你看這個教程:以太坊DApp入門實戰(http://xc.hubwiz.com/course/5a952991adb3847553d205d1/?affid=baijiahao)
一個典型的智能合約的solidity語言編程示例或者叫實例如下一個委託投票系統,做了一些備註:
官網示例原文:https://solidity.readthedocs.io/en/develop/solidity-by-example.html#possible-improvements
這個例子是最新的,主要用到了以太坊程式語言Solidity的一些特性。例子實現了一個投票智能合約即電子投票系統。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分配合理的權限給正確的人,並且要防止被篡改。這個例子實現了如何去委託投票,整個投票計數過程是自動而且完全透明。
功能上它首先為投票創建一個合約,發起者作為所謂的chairperson姑且叫主席來給每一個獨立的地址分配相應權限。每一個參與投票者可以自己投票或者委託自己信任的人。這段代碼最後運行結果會返回得票數最多的那個議案或者叫倡議。
如果這個代碼基本能夠看明白,那應該是可以直接實戰開啟以太坊區塊鏈的學習進程了,分享兩個教程,都可以通過在線編程環境實戰學習:
1. 適合區塊鏈新手的以太坊DApp開發:http://xc.hubwiz.com/course/5a952991adb3847553d205d1/?affid=baijiahao2. 用區塊鏈、星際文件系統(IPFS)、Node.js和MongoDB來構建以太坊DApp電商平臺:http://xc.hubwiz.com/course/5abbb7acc02e6b6a59171dd6/?affid=baijia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