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陣子都沒更新公眾號,回香港之後有很多事情要處理,這幾天國內高考剛結束,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香港DSE考試的一些資訊👇。
什麼是香港DSE?
香港DSE考試全稱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該考試是於2012年推出的國際升學考試,該考試類比於IB、A Level、AP、SAT等同類型考試,成績受全球95%以上高校認可,其中包括香港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世界名校。
DSE文憑試大部分考生來自香港本地,內地非港籍的學生報考的人數比較少。香港前八大的學校每年提供15000名學額,錄取率約30%。
DSE文憑試中,大部分學校學生報考4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語、數學、通識教育)及2-3門選修科目。
為確保成績匯報的方式符合國際水平、而且透明度高及清晰明確,文憑試採用水平參照模式匯報成績。
學生的表現分為5個等級(1-5級),第5級最高等級。獲得第5級的考生中表現較佳者會獲得5*(也就是6分),更優秀的會獲得5**(也就是7分)。每個最高等級5**並非要求滿分,而是一個分值區間,相對而言更容易達到。
DSE考什麼?
DSE考試一般是每年4-5月的考試季,考試時間分散,考完一門又會有幾天休息時間,學生在考試期間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與複習,利於在考試中發揮和心態的調整。
DSE考試一般是4門必修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2-3門選修科。部分選修科目與內地的科目相似,例如生物、化學、物理、中國歷史、經濟、地理、信息與科技……必修科目中,試卷的數目也不是只有一份的,是拆分開來考的。比如,中文試卷有4份,閱讀、寫作、口語聽力、綜合能力。數學2份,長問題和多項選擇題。在幾天的時間內考完不同科目類別的試卷,在進行綜合打分。因此不像內地高考那樣一場考試定終生。
DSE考試與內地高中教育體系高度重合,充分利用國內紮實的基礎教育,降低了考生的轉換成本(時間成本、資金和學習成本),國內考生容易出高分,整體考試難度相當於國內高一的水平,而且
DSE考試是目前唯一可以用簡體中文作答的全球升學考試。內地生參加DSE考試
內地學生只需要滿足以下3個報考條件的其中1個,就能
用自修生身份進行報考,
可用簡體中文答題:上述的要求基本上人人都可以滿足其中一項的,學生身份以第三點,正在修讀高三這一項去報考就可以。
考慮到教育公平,
參加DSE考試的內地生,即使得再高的分數,也不能報考國內高校,只能報考香港本地及海外大學。當然持有中國香港護照的學生,可以用DSE成績報考國內等127所高校和海外大學。內地學生參加DSE考試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拿2019年的數據來看,
非港籍報考DSE考試的學生7854人,
考試出席人數6745人,加上香港本地的學生,
全體出席DSE考試的學生共54642人,和內地的高考人數相比,競爭還是非常低的。另外香港DSE考試,自修生需要
提前一年的申請期內進行報考次年的考試。
![]()
港籍生報考DSE
無論是拿香港臨時身份還是拿香港永久身份的學生都可以參加DSE考試的,並且
香港八大的學校有70%-75%的學位是留給港籍學生的,和內地參加DSE考試的學生相比,在錄取分數上,港籍生參加DSE考試能夠利用更低的分數進入香港八大。而且港籍生還能拿DSE成績申請內地的高校,有127所院校免試招收港籍生。
DSE考試被大學的接受度如何?
直至2017年12月,近280所海外院校已認可DSE成績。
如果持有香港身份,那麼學生可以憑藉DSE成績,免試報考內地的127所高校,該計劃名為免試招生計劃。其中不乏北大、清華、復旦、南大、浙大、交大等名校。
DSE成績在內地高校招生的門檻各個學校都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對於DSE成績排名靠前的學校要求是比較高的,如北大在招生簡章中對全部學科的最低分數線做了明確要求: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和選修,滿分5分,要求4分起。
![]()
比較熱門的選擇是暨南大學,收生標準比較低。
![]()
先說說香港大學升學考試的體制。目前大部分香港完成高中的學生都會參加
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作為大學升學考試。答:不是。針對內地讀書的高三學生,
只需要是應屆高三即可報考DSE。在2012年以前,香港並沒有DSE這考試,而高中生需要參加兩次考試,
第一次叫CE,第二次叫AL。當時香港學生會首先在中五參加CE,而CE會淘汰60-70%考生(像內地的中考),再在中七參加AL(像內地的高考),最終入讀香港高校。
如果我們看看數據,會發現CE及AL兩次考試的人數往往超過12萬,而不少年份有15萬人以上,而2010年更接近18萬。而一直以來,提供給港籍同學的
八大資助學位也是15000個。
由此可見,在DSE推出之前香港學位競爭情況非常慘烈。從2012年開始,香港用一個考試DSE取代以往兩個考試CE及AL。2012年DSE第一屆有大概7.2萬名考生參加,至
2020年只剩下5.2萬。如果港籍同學需要報讀港校,需要通過港校聯招系統(JUPAS),而JUPAS報名人數下降趨勢更為劇烈。
從2012年的6.4萬人跌至2021年的4萬人。同期,15000個給本地學生的學位並沒有因而減少,因此用最簡單的計算都會知道:
大學升學比例大幅提升了。今年共4萬人報JUPAS,而香港本地有1.5萬大學本科學位,
這代表大學升學率已經接近40%。這40%升學率看起來並不高,然而只要仔細想想內地中考的淘汰率就會明白。內地中考普遍淘汰50%初中生,大約有一半人將考上不高中轉而只能讀職高之類的學校,而職高學校的教學水平也參次不齊,前陣子在江蘇南京還發生過教育部門將本科強制降為職高的新聞,內地優質的教育資源稀缺且競爭異常激烈如學區房學位房等的誕生。而
香港CE及AL制度已經取消,目前並沒有淘汰50%初中生的制度,所有學生都是原校從初一(中一)讀到高三(中六)考DSE為止。
換言之,如果同學在內地成功考上高中(50%比例),換在香港本地已經有很大概率能考上香港八大公立大學的本科(40%比例)。![]()
隨著雙非港寶長大,本地學生的人數很可能慢慢遞增,直至2012年出生的港寶為頂峰。然而,自疫情以來香港又屢屢傳出本地學校學生流失(一部分回流內地一部分跟著父母移民),這些回流內地讀書的港寶將來有一部分可能會參加港澳臺聯考而非DSE,移民的學生更不會回來香港了。總體來說,
DSE考生人數並不會在未來五年內立即有一次巨大的反彈,這幾年大概率也在5萬人左右移動,不太會有很大變化。所以內地的家長們孩子目前在上小學初中的可以提前做一下教育規劃,相比內地很多高考大省如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區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孩子通過香港身份參加DSE考試報考內地清北復交的難度大大降低了很多,這筆帳甚至比在北上深買一套上千萬的學區房更划得來。本人恰好有對接一些香港八大的名校資源,副學士本科碩士等都有比較靠譜的渠道,有需要的家長朋友歡迎掃碼諮詢哈👏
有關港險/境外理財/香港升學/香港優才專才移民/IANG籤證續籤/等有關任何問題,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