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1-01-10 中國科協

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

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

為做好2021年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根據中央關於改進和完善院士制度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受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委託,中國科協開展院士候選人推薦(提名)工作。現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工作要求,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選單位和名額

(一)推選單位

1.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有關規定,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院士推薦(提名)和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推薦(提名)。

2.中國科協推薦(提名)的院士候選人由中國科協所屬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有關全國學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以下簡稱省級科協)推選。不受理院士候選人本人申請。

3.有關全國學會可推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省級科協可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同一院士候選人可同時通過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推選。

(二)推選名額

有關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的推選名額不作限制,但應該嚴格堅持標準,寧缺毋濫。

二、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

有關推選單位推選院士候選人應嚴格執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院士的標準和條件,以及學術團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的有關要求。

(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祖國、品行端正、學風正派的中國公民,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系統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成就,並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或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突出貢獻,可被推薦為院士候選人。被推薦人應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標準和條件。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正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為院士候選人。

(三)院士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1956年7月1日以後出生)。

(四)凡2015、2017、2019年已被推薦至中國科學院或被提名至中國工程院的有效候選人,兩院合計連續3次的,2021年停止1次院士候選人資格。

(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推薦為院士候選人。提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公安機關任警務技術職級、國家安全機關任專業技術職級的除外;軍隊行政幹部不作為候選人,兼任專業技術職務的除外。

(六)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不在推選範圍。

三、推選工作程序

根據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有關規定,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推選工作程序如下:

(一)成立機構。推選單位須成立如下機構:推選專家委員會,負責評審工作,由相關領域具有學術權威性和學術影響力的研究員、教授、正高級工程師或同等職稱的知名專家組成,人數應不少於11人,專家應具有廣泛代表性,且應包含一定數量的院士;材料審核小組,由相關專家組成,負責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把關;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小組,由推選單位有關負責人及工作人員組成,負責日常組織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推選單位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組織領導,規範工作程序,開展推選工作。全國學會、省級科協的工作方案和推選專家委員會、材料審查小組組成原則,須分別經全國學會理事長(會長)辦公會、省級科協黨組會議審議通過,相關會議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推選結果須向全國學會理事長(會長)辦公會、省級科協黨組會議報告。

(三)推選人選。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分別面向本行業領域或本行政區域發布推選信息,通過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進行推選。全國學會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為分支機構、會員單位、省級學會。省級科協具有推選資格的機構為省級科協所屬學會以及有關基層組織,具有推選資格的基層組織由省級科協確定。被推選人應由三名或三名以上同一學科(專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專家進行評議並獲得同意推選,材料上需專家籤名。

(四)審核材料。被推選人所在單位須對材料的真實性以及被推選人的政治表現、廉潔自律、道德品行和材料涉密等情況進行審核,並加蓋單位公章。推選單位負責學術審核,審查被推選人材料的完整性,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進行把關。

(五)組織評審。由推選專家委員會採取會議或通訊方式進行評審,投票確定被推選人。參加投票的專家應超過推選專家委員會人數的三分之二。獲得贊成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人選,方有資格向中國科協推選。

(六)進行公示。通過審核和評審後,在被推選人所在單位和推選單位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僅受理書面實名投訴,投訴人應提供具體聯繫方式。如被推選人被投訴,推選單位及被推選人所在單位應進行調查核實提出書面調查材料及結論性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在規定時間內報送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

(七)報送結果。推選結果報送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辦公室。

四、推選工作要求和說明

(一)推選單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化紀律意識,按照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增選工作的有關通知和實施細則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選工作實施方案,高標準嚴要求開展好推選工作。工作中應堅持學術導向,堅持客觀公正,堅持專家主導,倡導科學家精神,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確保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

(二)注重發現和舉薦新興學科領域、交叉學科領域優秀人才,關注和舉薦優秀中青年專家。在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中,注重對在西部地區的貴州、雲南、廣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新疆、內蒙古9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累計20年(含)以上的專家的推選,注重對長期工作在工程科技一線及民營企業專家的推選,注重對尚無院士和院士人數較少的學科、行業、地區專家的推選。

(三)推選單位應充分了解掌握本行業本行政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狀況,全面做好深入細緻的組織服務工作。全國學會要在人才發現和選拔中充分聽取所聯繫的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人事人才有關司局和多方面專家意見,拓寬渠道、擴大視野。省級科協要主動聯繫溝通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才工作有關部門爭取支持,充分動員本行政區域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舉薦優秀人才。

(四)推選單位和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要嚴把法律和社會道德關,在被推選人的政治立場、廉政建設和學風道德方面切實負起責任,全面綜合考察被推選人學術水平和學風道德,對被推選人材料中主要成就和貢獻的真實性進行把關。

(五)報送的所有材料均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五、報送材料內容和要求

(一)推選工作材料

推選單位應提交如下推選工作材料,每份紙質材料須加蓋單位公章:

1.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細則紙質件1份(如已在中國科協備案且無修改則不必提交)。

2.2021年推選工作方案紙質件1份。

3.推選工作組織機構成員名單一覽表(格式見附件1)紙質件1份。

4.推選院士候選人名單一覽表(格式見附件2)紙質件1份。

5.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情況報告(須按照「推選工作要求和說明」,詳細說明工作思路、針對性舉措、落實情況及公示情況等)紙質件1份。

6.光碟1張,內容為以上材料電子文件。

(二)候選人材料

推選單位應根據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要求,提供被推選人材料紙質件及電子文件。報送的所有材料如涉及國家秘密需進行脫密處理。報送材料違反保密規定的,取消被推選人的被推薦(提名)資格。

1.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材料

(1)《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書(學術團體推薦用)》(以下簡稱《推薦書》)紙質件5份,其中原件3份。

(2)《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被推薦人附件材料》(以下簡稱《附件材料》)附件1紙質件5份,其中原件3份。

(3)《附件材料》附件2至附件6紙質件1套。

(4)《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紙質件2份。

(5)《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由被推選人所在單位出具)紙質件2份。

(6)U盤1個,存儲內容為《推薦書》和《附件材料》附件1的word格式電子文件,《附件材料》附件1至附件6、《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和《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等材料的PDF格式電子文件(文件大小不應大於100兆)。

以上材料模板請登錄中國科學院網站(www.casad.cas.cn)下載、查詢。

(7)同行專家評議表(格式見附件3)紙質件1份。

2.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材料

(1)《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書(中國科協提名用)》(以下簡稱《提名書》)紙質件8份,其中原件6份。原件由被推選人籤名,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負責審核,並加蓋單位公章。

(2)《提名書》附件材料紙質件1套,包括科技獎項獲獎證書複印件(不超過5項),發明專利證書複印件及其實施情況證明材料(不超過5項),論文和著作原件或複印件等材料(不超過10篇、冊),工程設計、建設、運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原件或複印件(不超過5篇、冊)。

(3)光碟1張,內容為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系統生成的mdb格式數據文件、word格式《提名書》和附件材料電子版(PDF格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系統及使用說明書,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有關文件請登錄中國工程院網站(www.cae.cn)下載、查詢。

(4)關於《提名書》、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由被推選人所在單位蓋章出具)紙質件2份。

(5)被推選人籤字的《中國工程院關於嚴肅院士增選紀律的「八不準」》紙質件2份。

(6)同行專家評議表(格式見附件3)紙質件1份。

(三)報送材料要求

1.所有推選工作材料和被推選人材料應由推選單位報送,謝絕被推選人本人報送材料。

2.材料需完整報送,且所有材料紙質件必須與相應電子文件完全一致。

3.報送材料前,推選單位需註冊、登錄「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https://www.scimall.org.cn/),點擊「人才評獎」,使用分配的「推選單位用戶名、密碼」進入「中國科協專家服務平臺與遠程評審系統」,根據要求在線填寫提交相關信息,所填信息需與正式提交的材料保持一致。登錄「中國科協專家服務平臺與遠程評審系統」所需用戶名和密碼,將通過中國科協公文發布系統發送。

4.材料請報送至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僅限郵寄方式報送),請嚴格按照郵寄地址信息填寫,時間以當地郵戳為準,於3月2日前寄出。公示情況可推遲至3月7日前提交。

六、聯繫方式

(一)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材料接收單位)

聯繫人:劉婷婷 李楊錦鈺 高文洋

聯繫方式:

(010)62165293 62165291 68586625

15801529299 18810781731 18910903210

收件單位: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

地點: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86號 中國科協綜合業務樓西側604室

郵編:100081

(二)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

聯繫人:馬文斌 範永健

聯繫方式:(010)68578091 68526144

相關焦點

  • 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啟動2021年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
    祝賀化學加網創始人肖文華先生入選央視《崛起中國》欄目訪談嘉賓近日,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分別發布《關於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啟動向中國科協推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以下簡稱
  • 2021年中國石油學會1號文請查收
    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油學函〔2021〕1號各分支機構、地方學會,各單位會員: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1〕2號),按照《中國科協推薦(提名)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辦法(試行)》《中國石油學會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要求,現將中國石油學會2021年組織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1.
  • 20個全國學會擬推薦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高分子領域多人入選!
    日前,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其中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推薦。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21位。 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45人) 序號姓名年齡專 業工作單位提名渠道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待遇,中科院院士是什麼級別
    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中國工程院院士工資待遇?
  • 吳志強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11月27日上午正式公布,我校吳志強教授當選。喜訊傳來,同濟廣大師生及校友歡欣鼓舞、倍感振奮。      吳志強,男,1960年生於上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設計綜合方案總規劃師。
  • 科學網—201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201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遴選工作於4月25日結束。經形式審查和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有效候選人共560人,現予公布。
  • 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楊寧、金梅林等在列
    中國工程院4月30日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其中農業學部57人,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華中農業大學金梅林教授等知名畜牧獸醫專家。楊 寧金梅林其他入選的畜牧獸醫專家還包括河南農業大學康相濤教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劉娣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姚斌研究員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等。名單中亦含肉品加工專家、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教授。以上入選專家均由院士提名。
  • 中國工程院2017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公布
    人民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郝孟佳)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候選人提名工作於3月31日結束。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3位,平均年齡為55.78歲。
  • 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名單公布 李彥宏、王堅等上榜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30日 消息:今日,中國工程院今天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定,最終確定的有效候選人共531位。其中,來自企業的候選人有114位。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5年12月10日  來源:同濟大學
  • 劉良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數全省排名第二
    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社會哲學學部委員(1993年改稱院士)。孟少農桃源縣孟少農(1915—1988),汽車工程專家。1980年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黃宏嘉臨澧縣黃宏嘉(1924—),電子學家、微波專家、光纖專家。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點擊播放 GIF 0.2M來源 | 光明日報、新湖南、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據@光明日報 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來看吧。沈志雲機車車輛動力學專家沈志雲,1952年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機械系,現為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獲蘇聯列寧格勒鐵道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曾獲詹天佑成就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獎項。沈志云為中國鐵路高速、重載運輸、高新技術發展和鐵路高等教育作出重大貢獻。
  • 鹿心社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
    12月24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南寧會見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一行。
  • 重慶大學特聘教授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在渝兩院...
    23日,記者從市科協和重慶大學了解到,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在渝兩院院士增加到16位。2019年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依託重慶大學申報的特聘教授Michael Hood(麥可胡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大連理工教授孔憲京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剛剛中國工程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院士的增選結果大連理工大學孔憲京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今年共計有67名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增選結果同步產生本次增選共有18位外籍專家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有大家熟悉的比爾蓋茨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於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兩條途徑,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選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寄語2020級中醫學屠呦呦班
    中國中醫科學院(China Academy of Chinese十二年寒窗,一朝綻放。祝賀你們已拿到中醫藥這把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此開啟人生的新徵程,與全體中醫藥人一道「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中醫藥發展做出貢獻。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醫學院教授董晨、生命學院教授謝道昕和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鄭泉水共4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