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不少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購買玩具當禮物。過去幾年來,玩具中被檢測出含重金屬的事件也屢見報端。
近日,記者邀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大學專業人員對從大型網上商城、超市、路邊攤等地購買的塑料玩具、積木、彩泥等六種玩具,使用可攜式元素分析儀進行重金屬含量測試。
結果發現,雖然玩具中普遍存在鉛、鉻等重金屬,但都符合國家現行的玩具標準,兒童由於接觸玩具而攝入重金屬影響健康的可能性較小。 新京報記者 饒沛
分析
六種玩具均檢測出重金屬
實驗結果顯示,這六種玩具都檢測到了重金屬鉛。環保專家董金獅介紹,玩具中含有鉛,主要是由於使用了含鉛的塗料造成的。
汕頭市澄海區三佳塑膠玩具廠生產的三佳牌塑料工程車檢測到了鉛、鉻、鋇、鎘四種重金屬,是這次檢測的玩具中重金屬種類最多的玩具。而其鉛含量達到了60.6ppm(百萬分之一),也是這六種玩具中含鉛量最高的。
但這六種玩具重金屬含量均低於國家玩具強制標準。由此可以看出,兒童通過接觸玩具而攝入的重金屬可能對健康影響較小。
需要指出的是,用可攜式元素分析儀檢測出的重金屬含量不能簡單等同於國家玩具強制標準,因為國家對玩具的標準中,對於這八種重金屬,限定的是其從玩具中的可轉移量。從理論上說,玩具中重金屬的轉移量應小於用元素分析儀檢測出的其重金屬含量。
提醒
重金屬來自塗料材質中
環保專家董金獅表示,孩子通過玩具攝入重金屬,主要是因為誤食玩具碎粒導致。體內重金屬超標,除了造成兒童的智力低下外,還會導致血液病,並對造血工具肝臟造成危害,容易誘發肝硬化和肝癌。
董金獅指出,重金屬主要存在於彩色玩具的油漆、塗料等材質中,一些使用再生塑料製成的玩具,也會含有有害重金屬。
在選購塑料玩具時,應選擇有規範包裝盒及吊牌的大廠家生產的塑料玩具。買回家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先將塑料玩具清洗晾曬,減少剝落的顏料和其中的重金屬含量。「如果塑料玩具標明可耐受高溫,也可以將玩具煮一下再使用。」董金獅說。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玩具4項新國標
玩具首設定6種塑化劑限量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六一來臨之際,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對外發布玩具安全4項新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並將於2016年1月正式實施。其中首次把6種增塑劑列入玩具中的限用物質,規定了具體限量,而仿真玩具則必須用鮮豔顏色來區別,不得用黑、灰黑和仿金屬塗層。
質檢總局介紹,此次4項新國標是在原來2003年版的《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修訂而來的,分別涉及玩具安全的基本規範、機械與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遷移,均為強制性標準,而且有了很多新變化,主要技術指標與國際標準一致,對兒童保護更為嚴格。
此外,新國標擴大了標準適用範圍,既適用於設計供14歲以下兒童玩耍時使用的玩具及材料,也適用不是專門供玩耍、但具有玩耍功能的1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消除安全「死角」。
同時,對聲響、機械部件、燃燒性能、特定元素遷移等安全也加嚴,更為「貼身」適用。對於公眾普遍關注的增塑劑,新標準將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6種增塑劑列為玩具的限用物質,而且限量要求跟歐盟相同。
而為防止磁性材料或部件被兒童吞入傷害,標準新增磁體和磁性部件要求。中消協提醒指出,兒童可能吞下一個或多個磁體,這些物質會穿過腸壁互相吸引,從而導致可能致命的腸穿孔或腸梗塞等嚴重傷害。
公眾可到國家標準委(www.sac.gov.cn)和中消協(www.cca.org.cn)官網點擊下載查看玩具安全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