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已經過去,許多優秀的學子也在自媒體的宣傳下,給大家呈現出一群性格各異,但是卻有著共同的特點的人物形象來。這些優秀的學生他們具有著良好的品格,也有著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
一提到榜樣兩字,大家在每個年代每個時期每個歷史背景下都能找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優秀人物。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經常聽過類似的話:「你看那人多麼優秀,你看你……」
我相信從小到大,大家一定都遇到過被別人要求去向好榜樣學習的例子。當你成為父母或老師後,是否也開始向你的孩子或學生說類似的話?肯定有,而且不止一次。
可是,我們也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唉,現在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宣傳的榜樣人物不夠多嗎?還是榜樣沒有力量?不夠感人?……我認為都不是,對於孩子或學生而言,對他們能有直接影響的人是離他們最近的、每天都能與之接觸的那些人,他們樹立起好的榜樣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與未來。
在家,父母是離孩子們最近、與孩子接觸最頻繁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做事態度決定孩子進入學校後過集體生活時的態度與習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提到:「撫養人對被撫養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決定權,第二你有他物質發展的提供權利,第三你對他照顧的程度也是你決定的,第四他的個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身邊大人的問題。
」她又補充了另外一段話:「我的胃口是餵出來的,我的脾氣是帶出來的,我的觀念是嘮叨來的,我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我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出來的。」所以若父母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作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不應該是簡單地存在,而是用心地交流。想要孩子優秀,首先作為父母要努力去爭取優秀,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學校,老師是離孩子們最近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他所教的科目、學生對這科學習的興趣及狀態。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人又云:「親其師,信其道。」
我深信只有有理想信念的老師,才能樹立起學生的理想信念;只有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老師,才能培養出不怕吃苦、有堅強不屈奮鬥精神的學生;只有有紮實學識的老師,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引領他們走得更遠;只有有仁愛之心的老師,才能影響學生待人處事的態度。
在校園裡,老師是一塊移動著的方向標,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們的眼中。試想,一個總是提前進教室候課的老師與一個總是在敲鐘後才漫不經心進教室上課的老師,哪個老師在處理學生遲到問題時更有說服力呢?
再試想:一個認真監考的老師和一個監考時總做與監考無關的事的老師,哪個在處理學生學習態度問題上更能讓學生信服呢?千萬不要成為只會領導別人,卻不會領導自己的那個人。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長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進「好學校」、進「好班級」、找「好老師」。老師們也都想自己能教到「好學生」、能遇到「好家長」。我們都在相互尋找著、等待著。
其實最好的教育就在我們孩子的身邊,那就是讓我們每一個大人都行動起來,成為我們孩子和學生身邊好的榜樣。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榜樣的教育力量,而對孩子影響最深的,應該來說,是孩子的老師還有家長,因此,為師者,為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正面的的榜樣影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