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懷胎,一朝分娩,對於很多媽媽來說,一般在懷孕四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明顯的胎動,尤其是當寶寶出現第一次胎動的時候,大部分媽媽都會特別的興奮,其實胎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寶寶身體的健康狀況,而且也是母子之間唯一的一種交流方式。當寶寶有胎動的時候,媽媽就可以進行胎教了,胎教對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和身體發育都會帶來一定的好處。
懷孕之後有些媽媽就表示一到晚上之後寶寶的胎動就會特別的頻繁,所以很多媽媽可能就會特別的擔心是不是寶寶發育出現了什麼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具體的分享一下,孕婦晚上總是胎動頻繁,到底是怎麼回事,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就會明白了。
一到晚上,就「胎動」頻繁,是怎麼回事?或許和這3個原因有關!
1、胎兒吃飽喝足有力氣
每當晚上之後,媽媽吃完飯就會坐在家裡休息,所以說這個時候寶寶的胎動也會非常的明顯,但是一般在6點到10點之間是寶寶胎動最頻繁的一段時間,主要是媽媽剛吃完飯,所以說身體內的血液循環速度相對來說就比較快,而且剛吃完飯之後,身體內血液的含糖量相對來說會比較高,所以說這個時候寶寶也已經吃飽飯了就有了力氣,所以說胎動可能就會變得特別頻繁,主要是在告訴媽媽我已經吃飽了,而且我也非常高興。
2、胎兒和媽媽的生物鐘不重合
可能很多人覺得寶寶還小,所以說在肚子裡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時間觀念,其實寶寶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生物鐘,一般情況下寶寶的生活中和媽媽的生活中時間都是相重合的,但是可能也會出現一些例外,有時候媽媽剛想要休息,但是這個時候寶寶在肚子裡就已經變得特別興奮了,可能就會經常的伸腿伸胳膊。所以就會導致媽媽在晚上之後感到胎動特別的頻繁。
3、孕媽比較專注
白天的時候周圍的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嘈雜,而且白天的時候媽媽可能會忙於一些其他的事情,所以說對於寶寶的關注度可能就會不夠,晚上之後環境也比較安靜,媽媽也吃完飯了,所以說就會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入到寶寶的身上,這個時候胎動可能就會變得比較頻繁,如果媽媽比較仔細的話,可能會發現白天和晚上的胎動情況其實都是一樣的,主要是媽媽晚上沒有事情,所以說對於胎動可能就會比較專注,自然就會覺得晚上的胎動比較頻繁,其實白天和晚上都是一樣的,只是白天你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