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檢驗的效應量

2021-02-20 SPSS學堂

    t檢驗的效應量,我們用Cohen's d表示,簡寫為d,反映兩個均數之間的標準差異:

其中分母是兩個獨立樣本的聯合標準差,計算方法為兩個樣本標準差的平方平均數,即

不過注意了,這是獨立樣本的計算方法,配對樣本中共同標準差採用配對數據差值的標準差即可,不用這一公式。

得知怎麼計算了,我們怎麼在SPSS中操作呢?很可惜,目前SPSS並沒有這一功能。那麼平時我們怎麼計算呢?

不用擔心,在網上有個很便捷的效應量在線計算器,百度搜索「效應量計算器」,或直接登錄網址http://www.99cankao.com/statistics/effect-of-size-calculator.php

其中既可以通過兩組的描述統計結果得出效應量,也可以通過t值和自由度df得出。注意,d值和t值一樣,有正負之分,一般我們取其絕對值進行報告。

【來顆慄子】

從一班和二班各抽10名同學,他們數學成績如下,請報告其差異情況。

一班:85  80  80  85  90  88  90  88  80  75

二班:80  75  60  70  75  80  70  70  75  80

T檢驗如何操作考考大家,下面直接從t檢驗的輸出結果講。

描述統計的輸出表中就有兩組的均值和標準差。

雙擊表格,將對應數值複製到在線計算器中,點擊計算,就會有相應的d值。

當然,用t值和df也可以得出相近結果。

由於小數的保留問題,兩種計算方法無法保證得出完全相同的結果,但差別不會很大,兩個結果均可以用於報告。結果上來看,t值差異顯著,d =1.856,說明兩個班的數學成績差異顯著,效應較高,差異很大。因此得出結論,一班的數學成績顯著高於二班。

(0.20以下:效應過小;0.20~0.50:效應偏小;0.50~0.80:效應較大;0.80以上:大效應)

     

配對樣本t檢驗

    在上文所提到的方法僅限於獨立樣本計算,因為相關樣本中兩兩樣本是配對的,其d分數的計算方法也相對簡單些。

       

    其中S是差值的平均數,這兩個指標在SPSS配對樣本t檢驗中表格可直接查閱。

    通過公式直接進行計算即可,即

       Cohen’s d =10.6/8.26=1.28

    其實本質上理解,就是說一班的分數比二班大了一個多的標準差,這已經是很大的差距了。大家在學統計的過程中可以嘗試用獨特的方式進行理解,就會發現統計其實還有些許巧妙好玩呢~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啦,大家有問題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使用JASP輕鬆計算T檢驗cohen's d效應量指標
    現在一些期刊論文要求,在顯著性檢驗P值有顯著性時(P<0.05),還應當報告效應量指標。所謂效應量,英文名稱為Effect size,用以衡量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關聯強度的指標,幾乎不受樣本量大小的影響。 在t檢驗和方差分析或中,效應量表現為均值的差異程度。
  • t檢驗-合理和正確解釋P<0.05(Cohen's d 效應量指標)(一)
    當我們在使用t檢驗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小樣本為主,尤其是臨床試驗中,用較少的樣本來推斷其所代表的總體是否有差異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但是當樣本量較大時
  • 計算獨立樣本t檢驗的效應量(effect size):Cohen's d
    換句話說,效應量(effect size)是多少?舉個例子,如果Cohen's d 為0.4(或-0.4),那麼效應量為小;如果Cohen's d 為0.1,即使p<0.05有統計學差異,其效應量也是小到可忽略的。進入實戰操作部分。
  • 效應量:Cohen's d與η2
    統計顯著性指統計結果在0.05、0.01或0.001水平上顯著,但統計上顯著不代表實際結果也顯著,因為統計顯著性容易受樣本量的影響,樣本量越大,結果越容易顯著,而效應量基本不受樣本量的影響,因此,可以更準確反映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大小。簡言之,統計顯著性表示自變量有無作用,效應量表示自變量作用的大小,所以,效應量的測量正好是對統計顯著性檢驗的補充。
  • 方差分析、事後比較及簡單效應分析中的效應量
    在輸出的主體間效應的檢驗一表,即F值輸出的表格中,「偏Eta方」即為F檢驗的效應量,分別對應各行的F值。事後比較的具體目標其實是比較兩組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即本質為t檢驗。但由於存在另一變量的影響,t值的顯著性會受到影響,因此p值需要進行一定調整。調整依據是在前邊「比較主效應」的選項中選擇調整p值的方法。分組實驗中一般採用Bonferroni法進行調整(具體的調整方法在文末附有說明)。
  • 效應量估計:目前的使用、計算和解釋
    谷歌學術引用次數1611次的必讀文章,文章詳細介紹了效應量的計算及其使用情況。
  • 效應量的計算——Cohen's d statistic
    在統計學中,效應量(effect size)是對現象量級的定量度量。其包括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回歸中的回歸係數,平均差,甚至是發生某事的風險:如有多少人在心臟病發作後倖存下來。效應量也是用抽樣誤差來估計的。大多數情況下效應量的絕對值越大,效應就越強,但是優勢率(odds ratio)這個指標除外。效應量是對統計檢驗的補充,可以評價統計的強度。
  • 響應比(Response Ratio)、功效(power)、效應量(effect size)
    在meta分析中,加權響應比(RR++)由單個RRij計算出來,給予精度更高(lower v)的估計更大的權重,從而提高了綜合估計的精度和檢驗的能力。m為分組數,ki是第i組的比較次數。效應量effect size:在展示統計結果的時候,除了提供F,t,p values 之外,有時也需要提供effect size。effect size 與樣本容量無關,反應的是總體之間的統計的效應量。結果有助於解釋研究的實質意義,而不是統計意義的顯著性。
  • 配對樣本t檢驗(Paired Samples t-test)——jamovi軟體實現
    ①選擇「Analyses (分析)」—「T-Tests (t檢驗)」—「Paired Samples T-Test (配對樣本t檢驗)」,將「A方法」和「B方法」依次選入右側「Paired Variables (配對變量)」框(圖7)。
  • 原始研究效應量報告指南
    效應量是元分析的分析單元,但是在做元分析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原始研究沒有報告相應的效應量或者能夠計算效應量的數據,這給元分析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於科學證據的積累。疊加目前對虛無假設檢驗的批評,報告效應量及其置信區間越來越成為研究的規定步驟,但是很多研究人員對效應量的理解不夠深刻,解釋更是困難重重,基於此我們推薦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介紹的是如何在原始研究中報告效應量,相信一定會對大家有所啟發。
  • 科研——關於效應量(effect size)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效應量(effect size):一種度量效應大小的指標.效應量具有與測量單位無關、單調性、不受樣本容量的影響等基本性質.效應量可以解決P值無法刻畫相關程度大小和差異大小的問題,也可以避免「P值操控」現象。效應量衡量實驗真實效果大小或者變量關聯強度的指標, 它不受樣本容量大小的影響 。
  • 假設檢驗、Z檢驗與T檢驗
    目錄假設檢驗基礎基本概念-零假設、替代假設、類型1錯誤、類型2錯誤和顯著性水平進行假設檢驗的步驟定向假設非定向假設檢驗什麼是Z檢驗?單樣本Z檢驗雙樣本Z檢驗什麼是t檢驗?單樣本t檢驗雙樣本t檢驗Z檢驗和t檢驗的決定案例研究:Python冠狀病毒的假設檢驗假設檢驗基礎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理解假設檢驗的概念。一個人因刑事犯罪正在接受審判,法官需要對他的案件作出判決。
  • 發表偏倚檢驗之Begg和Mazumdar秩相關檢驗
    發表偏倚檢驗是元分析中最重要的一環。今天介紹的文獻是常用的檢驗方法之一:Begg和Mazumdar秩相關檢驗。這個也是CMA軟體發表偏倚輸出結果之一。大家知道怎麼解讀這個指標嗎?還不會的話,沒有關係,看看推薦的這篇經典文獻就明白了。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第七章 t檢驗與u檢驗--第一節 t檢驗
    第七章 t檢驗與u檢驗   抽樣研究包含參數估計與通過假設檢驗作統計推斷這樣一些重要內容。前者在第六章最後一節中已經涉及,後者如X2檢驗,我們亦已有過接觸。本章將介紹兩均數相比時的假設檢驗。
  • 統計檢驗力與樣本量計算:G*Power在不同實驗設計與統計方法中的應用
    具體講解統計檢驗力分析之前,本節將介紹一些分析中通用參數的設置,包括顯著性水平,統計檢驗力, 效應量, 單側雙側檢驗等。通常報告的α為.05, .01和.001。本文在做統計檢驗力分析時均以0.05的顯著性水平(α = .05)計算。
  • 卡方檢驗,T檢驗和F檢驗
    t檢驗為了確定從樣本(sample)統計結果推論至總體時所犯錯的概率,一般是小樣本,n<30。t檢驗可分為單總體檢驗和雙總體檢驗,以及配對樣本檢驗。這裡主要舉例說明雙總體檢驗(即獨立樣本t檢驗),雙總體t檢驗是檢驗兩個樣本平均數與其各自所代表的總體的差異是否顯著。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量為:S12和 S22為兩樣本方差;n1 和n2 為兩樣本容量。
  • 元分析:出版偏倚檢驗你真的懂嗎?
    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是方法學文章,介紹的是標準化均值差元分析中出版偏倚檢驗的I型誤差膨脹,及其相應的校正方法。出版偏倚檢驗是元分析中必須報告的,所以深入理解每種方法的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遇到幾種方法結果不一致的時候。對元分析感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理解 t 檢驗與 F 檢驗的區別
    舉一個例子,比如,你要檢驗兩獨立樣本均數差異是否能推論至總體,而進行t檢驗。兩樣本(如某班男生和女生)某變量(如身高)的均數並不相同,但這差別是否能推論至總體,代表總體的情況也是存在顯著差異呢?會不會總體中男女生根本沒有差別,只不過是你碰巧抽到這2樣本的數值不同?為此,我們進行t檢定,算出一個t檢定值。
  • 生物統計專題 單一樣本t檢驗以及配對t檢驗
    t檢驗的內容比較多,本期主要介紹單一樣本的t檢驗以及實質上相同的成對樣本t檢驗,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內容將放在下期講述。■ 單樣本t檢驗調用函數:t.test(x, y, alternative, mu, paired, var.equal)參數解釋:參數描述x待檢驗變量,非空數值向量Y同x,默認為nullalternative指定單側檢驗(「greater
  • 通俗理解T檢驗與F檢驗的區別
    先看Levene's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如果方差齊性檢驗「沒有顯著差異」,即兩方差齊(Equal Variances),故接著的t檢驗的結果表中要看第一排的數據,亦即方差齊的情況下的t檢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