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niko and …在去年年底進軍中國市場之後,今年4月又一日本人氣雜貨店品牌LOFT也官宣在上海開設首店,這一時也成為了話題新聞。它們在帶來高話題流量的同時,也反映出了日本雜貨品牌在零售業界乃至消費者當中的關注度和影響力。
日本雜貨的成功學
雜貨一詞源於日語的「zak-ka」,從最初的西方舶來品,演變為一切能給生活帶來新意和幸福感的物件;從鍋碗瓢盆、茶壺茶杯,到居家裝飾,再到文創手作等,囊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用品。
點擊播放 GIF 0.0M
日本第一次雜貨熱潮是1976年,國民當年人均GDP達到近8000美元,實現第一次消費升級,並且手工製作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人氣持續至今的雜貨品牌TOKYO HANDS就是在那一年誕生的。
這些有創意性的日常小物為人們帶來了更多愉悅感受,隨之開始廣泛流行。為了與TOKYO HANDS抗衡,80年代西武集團又先後開創了至今風靡全球的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以及「LoFt」。
20世紀90年代,受「泡沫經濟」的影響,日本大眾對於消費的需求與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性價比」成為日常購物中最多考慮的一個因素,隨著「北歐簡約」風的盛行,第二次雜貨熱潮襲來。
2015年之後開始的日本旅遊熱潮,在日元貶值以及放寬籤證政策等影響下,全世界的訪日遊客高達3000萬人次/年,並保持高速增長,新的消費內涵帶動了第三次雜貨熱潮。
在整個過程中,儘管日本經歷了「失去的30年」,但期間私人消費佔GDP的比例,卻並未明顯下降,反而穩定在50%-60%的區間內。與此同時,家居雜貨行業不僅在上世紀80-90年代保持了極高的複合增長率,成為全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第二大行業。
由此形成的,是日本異彩紛呈的雜貨市場。一眾知名的品牌雜貨店,早已被廣大遊客列入自己的「打卡清單」。
日本雜貨的成功學,核心要從創意說起,以無印良品為例,商品名稱這一步就花了不少心思,僅僅一張吊牌就要在說明商品內容的同時體現出「無印良品的獨特風格」。同時還不失時機地進行企業模塊的拓展,比如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簡餐等產業,創新了許多適用於不用場景的業態。
LoFt藉助的是買手制,讓商品更豐富更具創意。依託買手從不同渠道精選而來,或是直接向廠家提供商品開發建議,但條件是廠家所做出來的商品需要在LoFt首發。23萬種創意型商品,不僅僅滿足了生活的需求,更讓都市生活中忙碌的「自我」獲得了更多精神上的慰藉。
另外,所有的雜貨店都很重視商品的陳列,打造場景美學,這也陳給了吸引消費者的手段之一,同時傳遞了一種生活理念,而線上線下融合更是加大了這些裡面的傳播,比如的niko and …線上店鋪更像是有趣實用且時尚的生活指南。
日本的三次雜貨熱潮,都源於經濟大環境的轉變,適時調整自身的商業形象,抓住「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得多個品牌培育了自身獨特的品牌形象。
可以說日本的雜貨品通過不同領域獨具匠心的創意,在零售大潮中脫穎而出,然而日本的雜貨絕不僅限於。匯集了諸多優質雜貨鋪的旅遊目的地,也化身成為了生活美學目的地,備受遊客以及消費的追捧。小編也收集了日本雜貨愛好者推薦的7個推薦目的地,看過之後或許就可以更深刻體會到雜貨店對於這些目的地的意義。
01.京都
高級感官的雜貨匯集
象徵著日本文化歷史的京都,也聚集了最前端的時尚文化。京都受到國內外藝術家的喜愛,在京都街道上聚集了很多可愛而高雅的雜貨店。
Karan Colon京都總店
在京都帶有傳統日式和現代圖案的雜貨最具有吸引力。如 「罐頭糖果」和「京都御前敷手帕」,以及帶有傳統設計的手工袋子。
Idola kyoto
這家商店位於一幢復古建築的三樓,是老式紐扣的商店。人們會驚訝於從世界各地收集的古董珠子和紐扣。除古董外,當代藝術家創作的珠子和紐扣都很吸引人。
02.神奈川 鎌倉
漫步時尚街道
鎌倉是首都圈郊區周末一日遊的熱門地點,長期以來,它一直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喜愛,現在仍然有許多時尚咖啡館和雜貨店。
Kotori
具有復古感的文具很受歡迎。同為古都這裡與京都體現出時尚感並不相同,體現出了昭和早期的懷舊氣息。標誌性小鳥的糖果,牛奶的柔和懷舊味道令人無法抗拒。很容易讓人想起兒時挑選文具時的快樂。
Moln
在自然的氣氛中,有許多作家的手工作品,足夠的精美。定期舉行的有吸引力的「計劃展覽」也很受歡迎。另外雜貨鋪還有一個現場活動稱為「特許圖書館」。藝術家似乎在各種雜貨聚集的空間中以各種方式聚集。
03.廣島 尾道
文化與自然的交織
尾道位於廣島縣東部,由於包含了山與海的美麗特徵也久負盛名。山坡上的小鎮巷子錯綜複雜,常被選作文學和電影的舞臺。
Monolom
這裡以手工配件的雜貨而聞名,還有很多獨屬於尾道市的懷舊商品。
Yu~Yu~
它由過去身邊澡堂的「大和湯」而改建,出售使用當地食材製成的果汁和紀念品,配套的咖啡館中,人們可以一邊喝飲料一邊回首這裡的過往,充滿了復古的生活氣氛。
04.大阪 中崎町
復古與藝術之城
與大阪市中心的梅田相反,這裡流行復古的都市光景。有許多古老的建築,時尚的咖啡館和酒吧以及雜貨店。
小鳥的果實
中崎町是作家和藝術家聚集的小鎮,這些作品來自關西地區各地,這種包容性很容易讓你享受到遇到鍾愛之物的「化學反應」。
Jam Pot
店鋪展賣約80位藝術家的手工作品,每年舉辦兩次的天文主題活動「天文觀測展」也很受歡迎。
05.石川 金澤
傳統與藝術並存的小鎮
自從北陸新幹線開通以來,金澤一躍成為國內外遊客的歡迎的目的地之一。東茶屋區,21當代藝術的世紀美術館等都是其傳統與藝術交匯之地,在新舊文化的融合金澤,雜貨店也深受人們的喜愛。
Taffeta
這家雜貨店的老闆是一位刺繡藝術家,別致的刺繡以可愛的方式呈現,很有吸引力。
千と世水引
這是一家專門從事水引工藝的稀有商店,在繼承傳統的水引技術的同時,店鋪用創意讓其成為了生活中的雜貨,完美地用現代語言詮釋了傳統工藝。
06.宮城仙臺
森林城市的雜貨巡禮
宮城縣的 「 仙臺 」因為魯迅而被中國人所熟知,它也被稱為「森之都」。牛舌料理和七夕節作為當地風物最為有名。
Tsumugi雑貨店
這是一家匯集了歐洲古董的雜貨,多為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等波羅的海國家的手工藝品。
Antique Show
這個叫做「古董秀」的商店,收集來自日本和海外的室內軟裝與雜貨。帶有當地的特色且不失時尚,使前來的遊客倍感愉悅。
07.北海道 札幌
北國的藝術之鄉
在這裡,雪和大自然在日本創造了獨特的藝術。北海道人民熱愛新鮮事物,所以城市中有許多可愛的雜貨店。
點與線 模樣製作所
該店鋪利用舊宅改造而成,位於藝術家商店「 Space 1-15」的轉角處。在這裡,商店以北海道的日常風景和植物等為主題,創造出各種具有吸引力的雜貨商品。
成人與兒童的木雜貨 Cheimoku
這是木工三島千枝的商店。商店裡有許多手工製作的可愛木製品雜貨。
其實從這些雜貨店中除了能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之外,還能感受到濃厚的當地氣息。這些雜貨店的地不僅豐富了當地的旅遊業態,提升了旅遊目的地的格調與品位,更在某種程度上更拉近了與遊客的距離。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