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不夠,拿錢來湊?@高考生,別掉進這些招生詐騙"陷阱"

2020-09-05 綿陽觀察

  四川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展開,往往這個階段是涉招生錄取詐騙的高發期。7月30日,綿陽市教育考試院根據省考試院的信息,梳理了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常見高考錄取詐騙案例,提醒考生及家長要提高識別能力,謹防招生騙局。

陷阱:謊稱可通過特殊渠道錄取考生、交錢就可上軍校

  不法分子或中介假借高校「單招」等名義,混淆政策、欺騙考生,宣稱只要交錢,就可進入任何大學的單招錄取,或是謊稱交錢就可上軍校。

  市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報考單獨招生,必須通過高考或按學校規定參加學校組織的單獨考試,考試成績必須達到相應的要求,並進行公示。因此,凡是打著「單招」等名義,而又未通過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正常流程,甚至還收取額外費用的所謂錄取,肯定不是正規錄取,甚至還可能是騙局。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院校面向高考考生招生與普通高校招生一樣,均納入了國家統一的招生計劃,實行嚴格的統一招生管理,所有被錄取的考生均要參加由指定軍分區統一組織的面試和軍檢,同時達到規定的分數線,新生入學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複查,複查合格後才能取得學籍、軍籍,並且不繳納任何費用。從2008年起,軍隊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如果有人以所謂的「軍校地方委培生」或「自費生」,向考生及家長收取所謂的「培養管理費」和「服務費」,純屬招生詐騙行為,考生及家長謹防上當受騙。

陷阱:謊稱有高校的「機動名額」等藉口誘騙考生家長「分數不夠,拿錢來湊」

  以往高考成績揭曉後填報志願時,類似有高校的「機動名額"「內部指標」,或以「學校有熟人,可以點招」「計劃外錄取」等藉口誘騙考生和家長「分數不夠,拿錢來湊」的騙局也有出現。

  市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教育部對高校招生計劃的制定、公布和執行都有嚴格的規定,考生只有填報了相應院校志願,同時達到院校錄取控制分數線才能進行投檔。此外,高校錄取工作均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所有投檔、錄取均按考生志願、投檔規則和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來進行,任何違規操作都是不允許的。此外,院校在正常投檔後未完成的計劃,全部採取徵集志願的方式完成。因此,「機動名額」「內部指標」「計劃外錄取」「學校有熟人,可以點招」等均是騙人的幌子。

陷阱:以社會辦學的助學班,網絡教育班等入學通知書冒充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內的錄取通知書矇騙考生和家長

  我省今年高考錄取工作將在8月初展開,在這期間,有不法分子可能會故意混淆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網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別,以社會辦學的助學班、網絡教育班等入學通知書冒充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內的錄取通知書,有的甚至偽造錄取考生名冊和高校錄取通知書矇騙考生及家長。事實上,這樣的錄取通知書不是國家招生計劃內的普通高校錄取通知書,「入學」後也不能通過教育部門的普通高校新生學籍電子註冊,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畢業證書。因此,考生要仔細區分不同類型的辦學形式,理性地選擇不同類型的高校。

  市教育考試院提醒,招生詐騙活動往往都是圍繞「交錢」「找關係」這些行為進行的。對於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國家和我省有明確的政策規定和招生工作紀律。高校招生是嚴格按照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辦法進行的,絕對不會委託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介入招生錄取工作。未經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匯總審核向社會公布的招生計劃,或未經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審核的招生錄取,均屬非法招生或招生騙局。考生應通過四川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查詢方式查詢錄取情況。同時,應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和志願填報帳號等相關信息,防止被他人盜用或非法操控。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鄧娟)

相關焦點

  • 警惕這些高考錄取詐騙陷阱
    警惕招錄「陷阱」,謹防上當受騙陷阱一:黑客能改分,交錢能「包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想順利通過考試的心理,通過散布「考試未過,可內部操作」「內部加分」「交錢包過」等詐騙信息,聲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改分,騙取事主轉帳。此類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純屬騙局。
  • 「高考分不夠錢來湊」?警察蜀黍原創漫畫揭秘騙局
    「動動手指賺大錢」「分不夠錢來湊」高考結束騙子們常用詐騙伎倆又重出江湖蒙蔽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長警察蜀黍通過兩組原創漫畫給大家揭秘騙子的那些小伎倆高考防騙系列之刷單騙局天上不會掉餡餅,很多刷單廣告的背後,往往都隱藏著陷阱。
  • @高考生,高考錄取防詐騙指南
    在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種種幌子,進行以謀取錢財為目的的招生詐騙活動,一些考生和家長往往輕信許諾,上當受騙。高考騙局雖然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目的都是一個「錢」字,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信息洩露給他人,注意識別招生騙子的詐騙伎倆。
  • @高考生,高考錄取防詐騙指南!
    陷阱五:「野雞大學」花樣多,辨清真偽莫上當「野雞大學」也稱「虛假大學」「學店」,其以謀利為目的,通常採用與知名大學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招收學生,亂發文憑。這些學校都是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偽造售賣虛假學歷文憑證書、涉嫌非法招生或網絡詐騙的虛假大學。
  • 分不夠、錢來湊
    普通高招報考常聽這樣一句話,「分不夠、錢來湊」,錢能不能彌補分數的不足呢?在有些情況下還真能。 一,學校高收費專業,收費較高,報考的人數少,往往分數線較低。例如:河南大學軟體類,收費15000元,今年最低分581,而其它專業最低分是607,差了26分;19年差38分。
  • 高考成績公布後,這些詐騙陷阱要注意
    高考放榜時間來了是不是很緊張呢?此時一些不法分子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打著種種幌子等你上鉤這些高考志願填報詐騙陷阱要注意啦!陷阱1:偽造錄取通知書詐騙陷阱2:分數不夠可花錢補錄「補錄」騙局常常出現在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後
  • @所有考生及家長,別踩雷!快看高考招生錄取陷阱
    這些學校都是不具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涉嫌偽造售賣虛假學歷文憑證書、涉嫌非法招生或網絡詐騙的虛假大學。陷阱六:助學金正規申請,防騙信息別外洩騙子自稱為教育局工作人員,可以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的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再不領就要過期,然後騙子指揮受害人ATM機轉帳。
  • 警惕招錄「陷阱」!教育部全體高考生
    警惕招錄「陷阱」謹防上當受騙@高考考生們,2020上海高考本科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已經公布,後續填報志願和高校錄取等工作即將展開。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
  • 那些沉迷於遊戲的孩子值不值得家長「分數不夠,金錢來湊」
    可是在遊戲的當初,父母們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會被遊戲吞噬掉,更多的父母在孩子沉迷後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想把孩子拉出來,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血淚史可歌可泣,他們付出的心血超出了很多的家長,這些家長能說沒有起到教育作用嗎?能說他們失職嗎?
  •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發布招生詐騙警示:分數不夠 找誰都沒用
    為了讓考生及家長更清楚地識別招生詐騙伎倆,省教育考試院特將這些騙術和警示通告於下: 詐騙伎倆一:冒充高校招生「中介機構代理人」,避開省級招辦通過中介機構或中學教師等自行組織生源錄取考生。 警示:國家是嚴禁高校委託招生中介代理招生,所有錄取考生均須是經過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批准。如以中介代理或委託中學教師組織生源錄取,顯然是不可信的。
  • 高考招生詐騙花樣多,這些「陷阱」要提防連結:高考之後,這五樣東西不能曬
    這個時段,往往也是各類涉及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長的急切心理設置騙局,「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騙法輪番上演。我市一些考生和家長也遭遇了相關騙局。記者採訪了一些案例和相關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陷阱」以提供「助學金」「助學貸款」為由進行詐騙《家住三明大田的陳某蘭,你即將被騙!
  • 聾啞女子掉進電信詐騙陷阱 派出所民警緊急止付挽回損失
    聾啞女子小胡掉進電信詐騙陷阱,給騙子匯款1.2萬元。東社派出所民警聞訊,及時聯手興華責任區刑警隊緊急止付。12月9日,小胡的1.2萬元匯款已經返還到帳。12月7日上午10時,一名女子在親友陪同下向東社派出所報案。
  • 謹防高招詐騙,石獅公安支招了
    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不法分子盜取考生信息後,利用考生和家長低分高錄的僥倖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簡訊,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係」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陷阱二黑客能改分,交錢能「包過」。
  • 填報志願,小心詐騙
    網上關於如何填報志願的APP如應運而生,這些軟體魚龍混雜,不乏有詐騙分子混跡其中。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高考志願」,發現各式各樣的志願填報APP。而這些APP中,一些其實是被植入了木馬病毒的詐騙軟體。一旦下載,病毒可快速植入手機,不僅會控制手機,私自群發病毒簡訊,還會直接將手機裡的隱私信息回傳給騙子,輕鬆盜取用戶的支付寶或電子銀行帳戶。
  • 高考招錄這五大陷阱,以及如何防範,你必須知道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陷阱二:內部有關係,花錢就能錄不法分子盜取考生信息後,利用考生和家長低分高錄的僥倖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簡訊,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係」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
  • 年中大促要來,騙子也在創新!快查查你的購物車,別掉進陷阱!
    網購詐騙花樣又翻新,小夥伴們「剁手」需謹慎。揭秘以下幾種詐騙「套路」,小夥伴們看好了小心「掉坑」!虛假紅包詐騙闢謠截圖(圖片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官方微博)如果你在微信裡看到有人發「消費券」「購物津貼」等「福利連結」時,一定要提高警惕!
  • 高考分數不夠拿錢來湊,花了14萬買了200分,收到錄取通知書
    所以這麼重要的時刻,高考的分數那真是相當的重要了。這位教她的老師說自己有內部聯繫,因為孩子舞蹈特別有天賦,所以對於她分數不到也沒有關係,要收她當特長生。所以看到這些家長們,學生們一定要做好自己,把自己該學會的要學會,所以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一定不要相信拿錢就能買到自己學歷。不要被騙到。所以你看到了吧,家長平時省吃儉用的錢,竟然給孩子買了個成人學校。
  • 高中生物出題老師竟然最喜歡設置這些陷阱
    相信大部分同學知道生物分數後都有這樣的感覺,題明明很簡單,也都填上了,為什麼分數這麼低呢?是不是老師改錯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你掉進了出題老師設置的陷阱裡了。萬朋教育小編分享生物學中的答題誤區和易錯點,可不要再掉進「陷阱」裡了哦!
  • @高考生和家長!警惕高考招錄5大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不法分子詐騙手段不斷翻新,一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 當場拿錢?專業空放?都是陷阱!
    當場拿錢?專業空放?都是陷阱!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無論是街頭巷尾、地鐵公交,還是電子郵件、簡訊微信上,都有不少聲稱「無需抵押」「手續簡單」「當場拿錢」「專業空放」的放貸廣告,看似給資金緊張的朋友帶來了福音,其實這些熱情背後,往往暗藏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