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建設實施方案
省衛生健康委 省財政廳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8〕39號)精神,進一步創新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模式,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能力,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建設目標
實現「智醫助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提高鄉村兩級(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同)醫務人員的診療服務能力和效率。著力破解基層醫療衛生人力資源短缺、技術水平有限等「短板」;優化面向基層的遠程醫療服務,加速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改變基層診療模式,推動基層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規範化;優化縣域慢性病管理與服務,提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電子健康卡使用,實現醫療信息互通共享。
開展「智聯網醫院」試點建設,在合肥、池州、宿州和省立醫院開展試點,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建立上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的對口聯繫機制,幫助基層醫療機構篩選診斷與治療信息,對高風險病例審核及幹預,降低基層醫療機構誤診漏診率。
二、建設原則
(一)需求導向,創新服務。以群眾健康需求為導向,以信息技術應用發展為牽引,拓展服務渠道,延伸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率,提高醫務人員診療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二)頂層設計,統籌建設。統一制定「智醫助理」和「智聯網醫院」建設規範,明確係統架構、系統功能、安全保障等建設內容;各地區遵照統一規範,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項目建設、評估和驗收等工作。
(三)整合資源,共建共享。統籌結合「智醫助理」建設和「智聯網醫院」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軟硬體資源,發揮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中心樞紐作用,實現地區醫療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四)強化標準,確保安全。遵循國家、行業頒發的數據標準,逐步建立全省統一的「智醫助理」和「智聯網醫院」標準管理體系;完善安全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強涉及居民隱私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確保系統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實現信息共享與隱私保護同步發展。
三、建設內容
(一)建設「智醫助理」系統
1.輔助診斷子系統。建設鄉村兩級醫務人員輔助診斷子系統,依託醫學認知智能技術和醫學知識體系,在診療過程中輔助基層醫生全面了解疾病信息並提供所需的知識、經驗、方法,協助基層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判斷,逐步提升基層醫生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漏診誤診率;實現與電子病歷業務系統無縫對接,減輕基層醫生負擔。
2.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統。建設鄉村兩級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統,利用電子健康卡的身份驗證功能,並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檢驗檢查、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核心業務系統實現互聯互通,輔助基層醫生進行慢性病分類、分級管理,對居民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分級,形成個性化健康幹預方案,提供預約、隨訪、健康指導、滿意度調查等智能化服務,提高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質量和效率。
3.遠程會診接入系統。將「智醫助理」接入現有的遠程影像、遠程檢驗、遠程病理、遠程心電等遠程會診系統,藉助電腦或智能移動終端,實現鄉村兩級醫療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實時遠程會診。通過電子健康卡核驗患者身份後,上級醫生可在線實時查閱患者的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檢驗檢查等資料,制定診療方案,及時為患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為縣域分級診療提供支撐保障,最終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診的良好就醫秩序。
4.移動終端。每個基層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備一臺移動終端設備,實現在移動診療場景下的智能輔診、醫學知識檢索、共享調閱、慢病智能管理和遠程視頻技術援助。前期項目建設已有移動終端的基層醫療機構不再重複配備。鼓勵以「智醫助理」為載體,特別是以移動終端為載體,將醫療信息化其他建設工作嵌入集成其中,統籌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
(二)建設「智聯網醫院」系統
1. 風險診療病例評估子系統。建立風險診療病例評估子系統,匯集基層醫生與「智醫助理」診斷不一致、異常複診等醫療數據,構建診療病例風險分級評估模型、風險監測模型,開展診療風險以及診療有效性評估,及時發現高風險病例,包括漏診與誤診、潛在危急重症、療效不佳、高風險用藥等情況。
2.治療適宜性審核子系統。建設治療適宜性審核子系統,依託醫學認知智能技術和醫學知識體系,構建用藥監測與分析能力,開展人群適應性、臟器功能適宜性、適應證、禁忌證、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以及用法用量的監測,在基層醫生診療過程中提供用藥審核、方案建議等服務,輔助醫生制定診療方案。
3.專家審核子系統。建立專家審核子系統,系統通過智能匹配診療風險等級和疾病分科,將高風險病歷智能分發給最合適的上級醫院醫生審核,醫生覆核後向基層醫生反饋診療建議,降低漏診誤診風險,提升基層實際診治效果,提高基層診治質量。
(三)完善信息支撐體系
加強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完善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三大基礎資料庫,進一步夯實智慧醫療應用基礎。升級完善基層HIS系統,推進電子病歷錄入方便快捷。實現「智醫助理」和基層HIS系統、公衛系統、基層LIS系統、基層PACS系統、電子健康卡、安徽醫療便民服務平臺、安徽醫學影像雲對接,實現數據互通共享。積極推廣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實現檢驗檢查、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等核心數據實時推送。更換淘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老舊電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電子政務外網、數字專線或虛擬VPN專網建設,保護居民隱私信息安全。
四、經費概算
每個縣(市、區)「智醫助理」項目概算不超過400萬元(含市級「智醫助理」支撐系統建設硬體費用)。其中,貧困縣的建設經費由省與所在市財政部門按7:3比例分擔,其他縣(市、區)的建設經費由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按4:3:3比例分擔。
「智聯網醫院」平臺項目建設費用由省財政承擔。
五、職責分工
(一)省級行政部門職責。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制定和完善「智醫助理」「智聯網醫院」建設數據標準與業務規範;負責協調督促「智醫助理」軟硬體安裝部署、培訓應用;對各地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導調度和考核評估;負責「智聯網醫院」系統建設,督促各地試點醫院「智聯網醫院」系統部署和對接應用。省財政廳負責落實省級財政應承擔的建設費用,督促市級財政部門落實配套資金,並對資金的使用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二)市級行政部門職責。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智醫助理」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方案,負責市級「智醫助理」支撐系統硬體和網絡環境建設,完善市本級信息支撐體系,做好與省級平臺、電子健康卡的接口聯調和網絡互聯等工作;協調督促縣區開展「智醫助理」項目建設,對縣區制定的實施方案進行審核,原則上實行市級統採分籤;指導縣區開展「智醫助理」系統培訓應用與評估驗收;對縣區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導指導和考核評估;督促指導轄區內「智聯網醫院」試點醫院完善院內信息系統建設,完成「智聯網醫院」系統部署和對接。市財政局負責落實縣區「智醫助理」項目建設配套資金,並指導做好項目招標等工作。
(三)縣級行政部門職責。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智醫助理」具體實施方案,落實採購、軟硬體安裝部署工作;負責升級完善基層HIS系統,協調「智醫助理」和基層HIS系統、公衛系統、基層LIS系統、基層PACS系統對接;負責完善信息支撐體系建設,完成網絡環境改造,做好與市級平臺接口聯調和網絡互聯等工作;制定本地「智醫助理」信息系統使用相關政策、制度和規範;負責組織開展「智醫助理」培訓應用與評估驗收工作;督促指導試點醫院完善院內信息系統建設,完成「智聯網醫院」系統部署和對接。縣級財政局負責落實「智醫助理」項目建設配套資金和後期運維費用;負責項目建設資金管理;配合做好項目招標採購等相關工作。
(四)「智聯網醫院」職責。試點公立醫院負責完成「智聯網醫院」系統安裝部署;負責完善院內信息系統(集成平臺)建設,做好院內信息系統與「智聯網醫院」系統的接口聯調對接;組織開展「智聯網醫院」系統培訓應用;制定信息系統使用相關政策、制度和規範,促進「智聯網醫院」系統使用。
(五)服務承建商職責。經招標確定的服務承建商負責開發建設「智醫助理」和「智聯網醫院」系統,其中「智醫助理」系統分級部署在省、市兩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智聯網醫院」系統部署在省衛生健康委信息中心;負責「智醫助理」與基層HIS系統、公衛系統、基層LIS系統、基層PACS系統對接,「智聯網醫院」與醫院信息系統對接;負責信息系統的升級完善和運行維護;負責開展集中培訓和個性化培訓;配合省衛生健康委制定完善系統建設的數據標準與業務規範;招標文件確定的其他職責。
六、實施步驟
1.項目啟動(2020年3月)。省衛生健康委制定下發項目建設方案,啟動項目建設工作。
2.項目採購(2020年4-8月)。各縣(市、區)完成「智醫助理」項目採購和網絡環境改造,省衛生健康委完成「智聯網醫院」系統業務功能開發。
3.部署聯調培訓(2020年4-11月)。各市完成市級「智醫助理」支撐系統建設,各縣區完成「智醫助理」部署和本地化改造,試點公立醫院完成院內信息系統改造,開展系統應用培訓、上線運行及其他相關系統的對接聯調等工作。
4.跟蹤評估及驗收(2020年8-12月)。省、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全程跟蹤評估,對跟蹤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整改完善;建設完成後及時啟動項目驗收工作,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完成。
5.項目總結(2021年1月)。省衛生健康委召開項目推廣總結會,總結項目建設經驗,評估項目建設成效。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衛生健康委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智慧醫療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智慧醫療建設工作。各市縣要成立項目建設領導機構,抓緊制定實施方案,倒排工期,加快項目實施進度,相關部門要確立專人負責,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壓實責任。
(二)加強培訓推廣。各市要指導縣區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分階段分層次開展基層醫護人員、公立醫院醫務人員、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培訓,確保受訓人員熟練掌握和使用系統各項功能。
(三)落實資金保障。各級財政部門要根據建設需要,積極落實項目建設和運維資金,確保項目順利開展、按時完成。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嚴禁擠佔、挪用。
(四)加強技術支持。省衛生健康委要制定和完善智慧醫療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組織醫療專家幫助提高「智醫助理」常見病診斷的準確率。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組建信息技術專家團隊,指導縣區開展項目建設。
(五)強化運維保障。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確定專人負責收集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問題和基層醫務人員提出的建議,督促服務承建商及時完善功能和升級系統。各地可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加強運維保障,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六)加強統籌指導。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要統籌指導智慧醫療建設,協調解決建設中發現問題。各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加大對縣區項目建設的指導推進力度,並於每月25日前向省衛生健康委上報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附表1:安徽省「智醫助理」建設內容及功能
附表2:安徽省「智聯網醫院」建設內容及功能
附表3:2020年智醫助理建設縣區名單
附表4:「智聯網醫院」試點醫院
附表1
安徽省「智醫助理」建設內容及功能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內容及功能 |
1 | 輔助診斷子系統 | 主要功能:智能輔助診斷,醫學知識檢索。 智能輔助診斷:依託醫療機器人認知智能、邏輯推理技術和醫學知識體系,醫生在診療過程中根據患者基本信息、主訴、現病史、既往史、檢查檢驗等數據,智能推薦疾病列表、診斷依據、治療方案、用藥建議等信息,輔助基層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判斷和診療; 醫學知識檢索:基於醫學知識庫和快速查詢引擎,基層醫生通過語音、文字等多種交互方式完成醫學內容快速檢索。系統實現醫學知識檢索結果的相關度排序展示,並幫助醫生詳細了解疾病知識和診療信息。醫學知識庫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涵蓋基層全科各種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臨床表現、體徵、併發症、檢查、診斷標準、鑑別診斷、治療、預後、特殊人群處理等;二是包括各種藥品的用法用量、適應症、注意事項、禁忌、藥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藥、服藥等。檢索結果包括:藥典查詢、疾病查詢、藥物禁忌查詢、指南文獻查詢。 |
2 | 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統 | 主要功能:基於國家醫療衛生相關標準或指南的健康評估模型,含健康評估、健康幹預、通知宣教。 |
3 | 遠程會診接入系統 | 主要功能:上級醫生通過遠程視頻系統實現對基層醫生遠程視頻、專業技術支援,上級醫生可實時查閱患者在基層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 |
4 | 移動終端 | 每個基層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備一臺移動終端設備。前期項目建設(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等)已有PAD移動終端的基層醫療機構不再重複配備。 |
5 | 中心伺服器硬體 | 建設市級「智醫助理」支撐系統和2臺縣區級數據交換應急伺服器。 |
6 | 實施部署 | 包含每個區縣所有基層醫療機構的系統部署及安裝、定製開發聯調等現場實施工作,每個縣區實施人員5—10名。 |
7 | 運營服務 | 包含每個基層醫療機構(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開展產品使用培訓、督導考核及使用效果回訪、解決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等現場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每個縣區至少4名培訓人員。 |
8 | 流量資費 | 移動終端流量費用。 |
附表2:
安徽省「智聯網醫院」建設內容及功能
序號 | 項目名稱 | 項目內容及功能 |
1 | 風險診療病例評估子系統 | 主要功能:病例風險檢測、風險等級評估 病例風險檢測:通過對學習基層大量漏診、誤診病例與不合理用藥處方的數據,構建了誤診與不合理用藥的風險檢測的核心能力,在患者就診過程中,依託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理解和語義提取技術,對患者當次病歷與處方信息等進行分析提取,自動篩選出具有誤診或不合理用藥的數據。同時系統基於患者就診過程的全周期監控與患者歷次診療數據分析,對於異常就診情況進行及時預警與處理,在後臺自動分析患者潛在的危急重症風險和是否存在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通過體系化的對患者當次與歷次病歷記錄進行風險檢測,能有效發現基層漏診與誤診、潛在危急重症、療效不佳、高風險用藥等各種情況。 風險等級評估:基於不同疾病的症狀、診斷、治療、預後等情況與藥物的使用說明,系統會對檢測出的風險內容開展風險等級評估,及時從眾多風險情況中發現繼續處理的高風險病例,促進整個體系高效運行。 |
2 | 治療適宜性審核子系統 | 主要功能:系統可開展對開展人群適應性、臟器功能適宜性、適應證、禁忌證、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以及用法用量的監測,提供用藥審核、方案建議等服務。包括用藥合理性監測、藥品管理、規則設定、藥品說明書查詢等功能。 |
3 | 專家審核子系統 | 主要功能:系統通過前期預設不同專家的能力水平與擅長疾病等,在審核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病歷風險等級和疾病科室、類型等,將風險病歷智能匹配到最合適的上級醫院醫生處進行審核,醫生審閱覆核後向基層醫生反饋診療建議。包括在線專家匹配、專家在線審核、語音輔助錄入、審核結論下達、在線知識查詢、疑難問題上報等功能。 |
4 | 實施部署 | 包含每個試點醫院系統部署及安裝、定製開發聯調等現場實施工作,每個縣區承建商安排實施人員5-10名。 |
5 | 運營服務 | 包含每個試點醫院開展產品使用培訓、督導考核及使用效果回訪、解決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等現場技術培訓、支持和服務工作。每個縣區承建商安排至少4名培訓人員。維護系統上的醫院專家資源。 |
附表3:
2020年智醫助理建設縣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