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缺貨、藥店也缺貨,你為什麼買不到「拜唐蘋」?

2020-12-22 騰訊網

這不是一兩個藥面臨的問題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

全文2776字,閱讀需9分

11月4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板塊中,一位來自上海的網友向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留言。留言是這樣寫的:

「我是一個糖尿病病患,口服拜耳『拜糖平(應為「拜唐蘋」,編者注)』阿卡波糖片已經有10年了。但是從2020年7月起,上海浦東滬東新村街道社區醫院就一次又一次說:因為上海醫保局這顆(疑似應為「種」,下同)藥短缺,所以滬東社區醫院這顆藥短缺,無藥可配。」

這位上海患者的遭遇不是個例。此前健識局了解到,上海其他醫院也一度買不到拜唐蘋——不是長期缺貨,而是間歇式供貨。留言那位患者就提到,2020年9月,他所在的上海浦東滬東新村街道社區醫院一次性購進了240盒45片裝的拜唐蘋。

在電商平臺,拜唐蘋的銷售也呈現出「詭異」的風格。

11月26日,在某知名電商平臺上,健識局隨機詢問了多家網上藥店。客服反饋顯示,北京、廣州、山西、安徽、湖南的門店「拜唐蘋」都可以及時發貨,50mg*30片/的價格最低僅為15元;同規格的藥物,在上海、江蘇等地售價則在20元以上,甚至超過30元。

「間歇缺貨」、「地域差價」,種種弔詭落在患者身上,就只能見機行事——常去醫院打聽,碰上剛進貨有便宜藥供應的時候就儘量多買一些,實在買不到了,就上網「淘」藥,跨省轉運。

2020年最新中國糖尿病流行病學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2.8%,全國約有1.3億糖尿病人,絕大部分需要終身服藥。對他們而言,斷藥的後果是無法想像的。近期,在各地執行第三批藥品集採的過程中,糖尿病的另一常用藥「格華止」也無法在上海的三甲醫院開出處方。

去年年初,中國9000萬B肝患者的常用藥——施貴寶的「博路定」和吉利德的「韋瑞德」也曾在上海各大三甲醫院斷貨,部分醫院直接在門診樓擺出「暫時斷貨,另等通知」的告示。

為什麼買不到?為什麼醫院時有時無?為什麼網上價格跟地域掛鈎?

醫院開不到、藥店買不到

低價「拜唐蘋」去哪裡了?

2020年初,國家醫保局組織第二批全國範圍藥品集中採購,阿卡波糖赫然在列。拜耳的競爭對手是綠葉製藥和華東醫藥。最終,拜耳和綠葉中標。

在具體執行中,拜耳必須與四川綠葉製藥平分全國31個省份的市場份額。按照集採規則,「劃片」後,各家在自己的片區內,可以佔據至少70%的公立醫院市場。也就是說,公立醫院每賣出100盒,就至少有70盒會來自於中標企業。

全國集採藥品中標結果

也就是說,在綠葉覆蓋的地區,醫生將首選綠葉的「貝希」(阿卡波糖膠囊),拜唐蘋只能爭奪公立醫院剩餘30%的市場份額。患者如果想繼續使用「拜唐蘋」,就要看那家醫院是否採購,是否還有貨。

上海不是拜唐蘋的集採中標區域。但國家醫保局呼籲各企業,在非集採地區也要適當降價,因此,上海公立醫院的拜唐蘋仍然降價了——集採前,30片裝每盒售價60元;集採後,45片裝每盒售價28.38元,其中患者自付8.52元。

不過,由於並非中標地區,是否採購拜唐蘋、採購多少,全憑各家醫院決定。而且,最高採購量也不能超過總用量的30%。

這就解釋了上海社區醫院的「拜唐蘋」為何時有時無,而不同省份網上藥店的「拜唐蘋」價格也相去甚遠。

集採雖然只控制了70%的公立醫院用藥,最終卻影響了全局。詭譎的是,即使在中標區域,拜唐蘋依然出現了斷貨現象。

健識局注意到,自今年5月起,遼寧、廣州、深圳、青島等省市的線下零售藥店都出現了拜唐蘋斷貨現象。這幾地均為拜唐蘋的中標區域,按照國家醫保局的要求,拜耳需以5.42元(50mg*30片)/盒的中標價向當地公立醫院供貨。

零售藥店市場受到5.24元的低價衝擊,也很難以高價賣出同款藥品,因此紛紛斷貨。

藥店斷貨,醫院就能買到嗎?在實際運作中,由於藥企供貨量等因素,公立醫院的供應有時也無法保證,醫院不得不壓縮藥品適用範圍。

11月7日,山西本地媒體報導稱,運城多名網友發帖求助:當地醫院僅向住院病人提供拜唐蘋,而當地零售藥店也無法購買,導致家裡老人已經連續斷藥多日。

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本來是利國、利民、利企業三方的好事,但在現實落地中,最後導致終端患者用藥發生了困難,這一定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

企業策略調整,醫院強調替代

患者必須接受「再教育」

拜耳財報顯示,拜唐蘋極度依賴中國市場。2017年,拜唐蘋中國銷售額佔全球的80%,2019年佔83%。在中國這個巨大的單極市場上,拜唐蘋都去哪了?

業內人士指出,「斷貨」現象,原因來自多方。

仍以拜唐蘋為例,價格從60多元降到5.42元的「斷頭價」後,幾乎已無利可圖。今年二季度,拜唐蘋全球銷售額僅4000萬歐元,同比巨幅下滑74.2%。

這意味著,對中標產品,企業必須調整銷售重心,轉向零售藥店或電商平臺等有議價能力的渠道。因此,在斷貨的非中標區域,患者雖然不能買到5.42元的低價拜唐蘋,仍可以網購到二三十元一盒的藥品,不至於延誤病情。在中標區域遭遇斷貨的患者,也能網購到15-20元不等的拜唐蘋。

對公立醫院而言,集採要求醫院必須保證完成中選品種的用量。因此,在綠葉製藥的「貝希」的中標省份,醫院必然會推動這款仿製藥替代拜唐蘋,不再作為用藥首選。這在客觀上造成了原研藥備貨、進貨的懈怠。

原研藥價格虛高一度被認為是「看病貴」的源頭之一。為此,國家藥監局開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如今,過評品種進入集採,對國產替代的策略,不少患者仍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對慢病患者而言,多年的用藥依從性不可能短期內改變。外企在中國市場上已進行了數十年的患者教育,在品牌影響力方面,原研藥比國產仿製藥具有先天的優勢,這正是當下集採供給和需求錯配的核心原因。

今年3月,上海市藥品陽光採購網下發通知,指出廣大患者可以通過提高自付比例的方式,購買到適合自己的藥品,而不限於集採品種。

這條政策,想將藥品選擇權更多地交還給患者。但目前來看,該政策還未能被醫生和患者普遍接受,個體的態度對集採藥品的使用有著更直接的影響。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一科的一位醫生曾在微博記錄這樣的經歷:集採後,該院原本常用的B肝藥裡,700多元/月的原研藥沒有了,500多元/月的仿製藥也沒有了,只剩集採中選的一種仿製藥——每月僅需17.36元。仿製藥的身份,加上集採後的「白菜價」,令患者懷疑是假藥。最終在醫生的勸說下,患者才接受了「便宜藥」。

種種原因之下,造就了拜唐蘋的現狀——不是買不到,而是買不到那麼便宜的。

2019年12月29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聯合採購辦公室發布《全國藥品集中採購文件(GY-YD2019-2)》的公告國聯採字〔2019〕1號,明確要求中選企業必須履行供貨承諾,保障臨床使用,如果嚴重違反,將被列入「違規名單」。

如今,企業在調整銷售策略、醫院在調整品種格局、醫保局在調整藥品投放。一系列調整之下,患者也須適應,國產仿製藥的比例一定會越來越高,習慣了拜唐蘋的糖尿病患者也不會是唯一需要適應的群體。

· END ·

編:夏雨荷

相關焦點

  • 從國家藥品集採,談阿卡波糖降價,拜唐蘋降至5.42元,怎麼買不到
    今年陸續有糖友分享好消息,阿卡波糖降價啦,在醫院買到5塊多錢一盒的拜唐蘋。國產的四川綠葉製藥的阿卡波糖也降到了9塊多。但有的糖友反饋,不對呀,我這裡怎麼沒有這麼便宜的阿卡波糖?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解釋下,為什麼你沒買到5.42一盒的拜唐蘋。為什麼降價?咱們先從源頭說起,這次藥品降價主要是源於一個政策——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現在國家已經組織了兩次藥品集中採購。
  • 集採藥品總缺貨,誰動了我的低價藥?|帶量採購|阿卡波糖|高值耗材|...
    「大家都在說降糖藥大降價了,但我為什麼沒買到過便宜藥?」這個困惑來自一名四川的「糖友」,他對健康界表示,「拜唐蘋」(通用名:阿卡波糖片)是糖尿病常用藥,在第二批國家集採中中標。「報導上說納入國家集採後拜唐蘋從原來的50多塊錢降到5塊多一盒,但問題是買不到。」這名患者反饋的「難題」並非個例。
  • 多家藥店缺貨 大醫院可正常購買
    不過最近,有患者向《新聞360》反映,在南京各大藥房都買不到硝酸甘油,擔心藥品斷貨;有的還反映,他買到的硝酸甘油只是"換了一種包裝",價格就比原來貴上十幾倍。究竟怎麼回事呢?【多家藥店缺貨 網上藥店價格漲了10倍】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患有心絞痛,需要常備硝酸甘油片,一旦發病就要立即服用。半個月前,李先生在外面突感不適,急需硝酸甘油片,但跑遍附近各家藥店,都沒有這個藥。最終李先生只能硬忍著疼痛,堅持到家後服藥。
  • 探訪藥店:酒精消毒液供應充足 口罩額溫槍普遍缺貨
    已經連續多天,她在手機上預約時,都發現自家周邊的定點藥店已經預約滿了。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29日走訪了解到,目前街頭藥店中口罩和額溫槍仍然是普遍缺貨的狀態。28日下午18時許,楊女士手機登錄合肥醫保微信公眾號,點擊預約口罩購買,但是發現家附近的定點藥店都已預約滿,「有的甚至3、4天後的都預約滿了」,她說,家裡此前儲備的口罩用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疫情要什麼時候過去,所以要再儲備一些口罩。同時,家人還把附近的藥店跑了個遍,一些不是網上預約購買的定點藥店裡,一次性口罩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貨了。
  • 首選藥嘉興藥店缺貨?還比醫院貴近3倍?
    近日,家住市區的吳先生給報姐報料:「我在老百姓大藥房買了幾盒奧司他韋,拿回家跟朋友聊起價格,朋友說醫院只要40多元一盒,而我買的每一盒價格竟然114元!」報姐走訪市區幾家藥店後,發現……從吳先生發來的照片上看到,他買的是國產「可威」牌奧司他韋顆粒兒童劑型,25mg一包,每盒10袋裝,單價為114元一盒,刷的是醫保卡。
  • 小米缺貨,華為缺貨,為什麼沒人罵華為「耍猴」?
    這個世界是荒謬的,華為Mate 40系列可以說是全球最貴的智慧型手機(排除8848),本來這類手機就難銷,但由於嚴重缺貨,不但是標準版12月份才開售,就算是Pro版本也全體溢價,第三方一臺加價1000以上,Pro+版本幾乎斷貨,都賣成保時捷版本的價格了。
  • 華為Mate20Pro也缺貨,為什麼只有小米9被罵?
    作者:老牛佩奇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個段子,永遠缺貨的小米和不停打臉的雷軍。在小米9發布前期,雷軍在微博上做足了文章,在發布會當天,雷軍更是拋出了兩個字「現貨」!在前幾次開售中,小米9難搶、秒售罄的狀態已經引發網友不滿,這次暫停開售的消息一出,網友更是炸了,辛辛苦苦守在電腦前,掐著秒搶也搶不到,這次居然直接不賣了,網上也是罵聲一片。手機缺貨對於用戶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也變相說明了手機好賣。面對同樣缺貨的Mate20Pro,為什麼只有小米9被罵的這麼慘呢?
  • 正月初九記者探街見聞:藥店口罩消毒液缺貨 超市蔬菜水果充足價穩
    藥店口罩好買嗎?超市蔬菜水果價格怎樣?記者決定到街上去看看,順便為家裡貯備一下必需品。沿著解放路往東走,沿街店鋪絕大多數鐵將軍把門,只有部門藥店和百貨超市開門營業。記者一連走訪了5家藥店,4家無口罩銷售、84消毒液斷貨,2家有部分小瓶裝酒精。只有1家還有幾十隻醫用口罩,單獨包裝,一隻賣價25.8元,每人限購兩隻。
  • 小米究竟為什麼「永遠缺貨」?
    而是永遠缺貨,永遠秒售罄。那麼小米「缺貨」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拋開這次疫情影響)2011年到2014年是屬於小米的時代,那時OV還賣音樂手機,餘承東還在羨慕小米的成功。但物極必反,隨著人們一次次的搶購失敗,大家逐漸變得清醒:」我是來買手機的,是消費者,理應花錢享受服務,而不是要呼朋喚友,每天定時刷新官網去搶你那部破機。蘋果不好嗎?三星不夠逼格?當時的魅族不香嗎?」我們開始懷疑小米是否在飢餓營銷,是不是特別的在「耍猴」。
  • 流感藥達菲缺貨 北京調配四萬盒
    ■ 探訪  大醫院藥品充足 小藥房缺貨明顯  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不要從藥店直接購買  昨日,記者相繼向多家民營藥房與公立三甲醫院了解情況,發現在三甲醫院,藥品相對充足。朝陽醫院、新世紀兒童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患者可以在醫院購得奧司他韋,中日友好醫院藥房工作人員則稱庫存充足,「管夠」。  而民營藥房奧司他韋普遍缺貨。東城區一家貝美森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奧司他韋在店中已經缺貨了一段時間,隨著流感高發,不停有市民去藥店尋找該類藥品,「大人小孩都有。」
  • 香港出現「尿片荒」 杭州超市缺貨嚴重
    昨天,媒體曝光香港市場上出現「尿片荒」,當地藥店花王和幫寶適紙尿褲嚴重缺貨。淘寶上的花王紙尿片香港代購表示,這個牌子碼不齊,一直是缺貨狀態,至於什麼時候能補到貨真不好說。  近日寧波查獲57萬包走私紙尿褲  網店漲聲一片還買不到L碼花王  昨天香港媒體的報導讓媽媽們嚇出一身冷汗,報導稱香港市面上日本進口的紙尿片,像花王(Merries)、好奇(Huggies)以及幫寶適(Pampers)被大批水貨客從香港藥店運回內地,花王和幫寶適特別受歡迎,目前缺貨嚴重。
  • 衛生紙又買不到了?大型超市缺貨,美國人又囤起了紙巾……
    在亞馬遜(Amazon)、好市多(Costco)和當地商店裡,紙巾一直處於缺貨狀態。而有貨時,顧客也不一定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品牌。圖片來源:路透社衛生紙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人們一直在囤積。上個月,《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為什麼紙巾仍然不夠用》的文章,上面寫道,紙巾製造商都是為了將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而進行運營建設的,這也是短缺的主要原因。精益生產現象不是紙巾行業獨有的。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它已經在汽車製造業、快速時尚服裝製造業和其他許多行業中盛行。但是當一種產品迅速售罄時,就會出現短缺。
  • 「缺貨」英語怎麼說?
    out of stock.缺貨、己售完。我不確定,如果你在貨架上找不到廁紙,那可能缺貨了。人們為了囤積日常生活用品,他們湧入購物中心,搶購任何東西,結果導致大量商品缺貨。
  • 白蛋白到底有多大作用,為什麼很多醫院明明有卻讓病人出去買?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陪自己的親戚或者朋友去醫院做手術,做完手術或者手術之前,醫生會讓患者自費購買白蛋白,以補充患者體內缺乏的白蛋白,用過白蛋白的都知道,其購買費用不低!
  • 全國上下都缺貨的口罩,你搶到的可能是假的
    口罩難買,但更可怕的是,你花高價買到的口罩,還可能是假的。疫區告急,朋友圈隨便買?「疫情發生後,防控物資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有醫護人員表示,據了解,很多醫院的普通醫護人員一天只能領到一個普通外科口罩,N95僅供呼吸科、感染科、發熱門診。醫院口罩告急,普通人想要買到口罩就更難了。記者走訪了某地級市的幾家藥店,店員均向記者表示口罩早已無貨,要等到年後再補。
  • 2018缺貨仍是主旋律 四大元器件仍是缺貨主力
    2017年被動元器件如MLCC、功率器件MOSFET、存儲晶片NANDFlash、DRAM等缺貨最為突出。針對缺貨較為嚴重的這幾類產品,記者採訪了代表性的原廠和分銷商,一起來聽聽他們對2018年的市場預判。
  • 小米9為什麼一直缺貨?真正原因可能並不是飢餓營銷
    每年小米新旗艦發布總會引起一陣搶購熱潮,今年的小米9也不例外,雖說經歷了三輪搶購放貨,可是每次都是不到一分鐘就搶光了。這也就不免讓人質疑小米公司的備貨能力,如果是小公司也就罷了,小米可是實打實的上市企業,為什麼就不能多備些貨呢?下面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小米手機每次缺貨的真正原因。
  • 蘋果:iPhone12 Pro全球缺貨暫時無解,想買的繼續等吧!
    今年對於蘋果來說確實有點特殊,4款iPhone 12機型雖然已經開賣多時,但銷量卻差的有點多,售價最低的iPhone 12 mini買的人不多,超萬元的Max版卻搶到沒貨,從開售到現在爆出的諸如耗電快、續航和信號差等問題似乎也沒影響到銷量,當然也有已經入手的果粉反映沒有碰到任何問題
  • 繼奶粉後,香港尿片也缺貨了?
    日前有媒體稱,水客將目標轉向香港的尿片,不僅造成缺貨,更令尿片的價格水漲船高。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在水客集中的上水等地,購買確比過往困難,而在旺角、尖沙咀等地的超市、商場的尿片均貨源充足。    水客拿尿片過關被限帶    近日有媒體報導,限奶之後,不少水客轉而搶購香港奶粉,導致香港出現尿片荒,尿片的價格更因此上漲了不少。
  • 「缺貨潮」襲來,是什麼導致TWS耳機晶片缺貨?
    伴隨著2020年步入尾聲,半導體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缺貨潮」,TWS耳機晶片也赫然在列。據深圳市芯聯銳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單單是藍牙主晶片缺貨,諸如NOR Flash還有各類耳機觸控壓力傳感器晶片也都缺貨,所以說這個缺貨情況是普遍而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