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中令人髮指的30公分,看不準就完蛋!

2020-12-20 元貝駕考

備考駕考科目二考試的時候,每天教練嘮叨最多的除了「打方向盤」就是「30公分」了。說實話,我們坐在車裡,很難判斷30公分的距離到底是多少。元貝駕考小編去駕校請教了一些老教練,甚至自己開教練車試了幾把,最終給大家總結了幾個竅門。

一、什麼時候看30公分

科目二5項考試,基本都要遵守30公分原則。倒車入庫時,右後車輪與右庫角距離30公分;坡道定點與起步時,車身與右側邊線距離30公分;甚至在直角轉彎和側方位停車時,雖然沒有強制扣分規則,但保持30公分可以讓轉彎和入庫更易通過。

二、如何保持30公分

①倒車入庫的30公分。

庫角和輪胎距離30公分,才能保證左右兩邊不壓線。教練告訴小編,後視鏡中看到黃色標線和鏡子的邊緣距離約兩指,能保證30公分的距離。這就要求我們前面打死方向盤要及時,看到後視鏡下沿與起始線重合,立馬打死。

練習的時候,可以在庫角放一個礦泉水瓶或樹枝,輔助我們觀察,待熟練後可以再拿掉。當然啦,如果感覺距離近了,可能會壓到線,可以稍微回一點方向盤,調整後再立馬打死;如果感覺距離遠了,可以等車身入庫後,稍微晚一點回正,再做微調。

②車身與邊沿線的30公分。

技巧很很多,小編只給大家分享只有用的一個:引擎蓋的1/3處與邊線重合

不少人都提到,雨刷凹槽與邊線重合,但是不同的車雨刷的結構也有所不同,這個方法可能不太適用所有學員,大家也可以自己試一下,看看距離能否保持30釐米。

相關焦點

  • 科目二「神奇的30公分」到底該如何判斷?看看老司機的點評吧!
    在科目二考試中,涉及到要準確判斷車身離道路右側邊線30公分的項目有側方停車、半坡停車與起步、直角轉彎等。由於初學汽車駕駛,還沒有建立起車感,總是把握不好車身距離道路右側邊沿線30公分這一技術,往往導致考試項目做的不到位,甚至出現掛科。
  • 科目三靠邊停車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這個方法很簡單一看就會!
    科目三靠邊停車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這個方法很簡單一看就會!靠邊停車是科三考試的最後一關,考過了就意味著離拿證又近了一步,說難不難,但要又快又好地把車停在靠邊30公分左右,還是需要技巧的。在科三路邊停車最後一步中,許多學員表示找不準30公分距離,那麼,科三靠邊停車30公分距離怎麼找!先介紹操作技巧,然後說說方法,最後是注意事項!操作技巧:確定停車位置。聽到語音指令後,先開右轉向燈,再確定靠邊停車的位置,通過後視鏡觀察後方交通情況,同時也要看前方有沒車輛,有時很多考試車在排隊,這時要提前減速。找準時機切入。
  • 科目二科目三掌握這三大基本法則,又準又快速找準30公分!
    對於科目二與科目三,不少的項目上,咱們都是要找準30公分的領線技巧的,然而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比較固定死的問題,不少學員還是做不好,那今天就來給大家簡單的說說這三大基本法則,可以快速又準確的幫助你找到30公分的領線。
  • 怎麼判斷三十公分
    練車的時候,第一個學的就是30公分,那個時候學30公分都練了三天,教練當時說,30公分沒學好,就不能練下面的項目。可想而知30公分在科目二考試中多麼重要。30公分在後面的所有項目都用的到,如果30公分沒練好,後面的所有項目都不能練。當時從後視鏡看30公分,那看的糾結啊,從鏡子裡面看著是30公分,教練當時看著30公分扶著額頭嘆氣,只能讓自己下車觀察,到底是不是30公分。
  • 科目二攻略——直角轉彎和30公分找點技巧匯總!(圖解)
    開年第一課,小編給大家總結的是科目二五大項中較為簡單的直角轉彎,但是歷年掛科在這一項的學員也不少喲,所以,下面給大家系統地用圖文匯總科目二直角轉彎的技巧啦啦啦!直角轉彎是科目二比較簡單的項目之一,主要考核的是學員對車輛的操控能力,除了要掌握技巧之外,我們還應該知道在這一項目中哪些地方是學員們考試時常出問題滴。
  • 科目二科目三中靠邊30公分如何判斷?原來只要學會這兩招輕鬆過關
    科目二科目三中靠邊30公分如何判斷?原來只要學會這兩招輕鬆過關在整個駕照考試當中,相信大家都體會到了其中的心酸和不易了吧!不少小夥伴都希望科二科三能一把過,不過這並不容易啊!科目二、科目三中都有一個靠邊30公分停車,很多學員對此都有疑問,科目三考試中車輪距離路邊石要在30釐米以內。怎麼找準30釐米?有幾個參照物非常重要。不同教練教的方法不同。小編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好好的和大家聊一聊,原來只要學會這兩招靠邊30公停車輕鬆過關。
  • 科目二停車取卡項目如何快速找準30公分?簡單幾招,看看適不適合
    科目二考試停車取卡項目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想輕鬆過關,這個開始領線30公分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領線30公分呢?領線30公分這個技巧是科目二、乃至科目三都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比如說科目二側方停車,坡道項目,直角轉彎,科目三靠邊停車都需要用到這個技巧。如何領線30公分?
  • 科目三30公分如何把握?找準這個辦法準沒錯,輕鬆過關很簡單
    科目三30公分如何把握?找準這個辦法總沒錯,輕鬆過關很簡單哈嘍大家好我是汽車新趣事,對於科目三的考試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馬上要拿到駕駛證了卻在這個項目上不斷的掛科,其實科目三的掛科對於一些馬虎的學員來說絕對是一個硬傷,科二隻要把握好細節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但是科三卻對細節的要求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最後一步的靠邊停車的30公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帶來一個方法,找準這個辦法準沒錯,輕鬆過關很簡單
  • 駕考科目三最好的距離就是30公分,這是經驗
    其實這個找點的方法和科目二坡道定點停車時的方法是一樣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車頭三等分,保持車頭右側三分一處與邊線重合時,車身距離邊線剛好30cm的距離。在操作過程中,要一直從後視鏡觀察,當參照點與邊線重合時,立即踩離合踩剎車停車。
  • 科目二倒車還找不到30公分?一個點就解決,再笨學員一天就學會
    科目二倒車還找不到30公分?一個點就解決,再笨學員一天就學會對於想要拿到駕照的人來講,通過科目考試是必然事件,有些人一次性就能通過,有些人卻在掛科道路上越走越遠,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科目二科目三掛科率呈現飛速飆漲趨勢,一些學員甚至連掛三次4次都是常態,一方面是駕考時候不用心,另一方面,並沒有掌握到具體的駕駛技巧,這才引起了一些意外。
  • 科目二科目三,距邊線30公分不好找?教你幾招,輕鬆解決
    看了就要關注我,喵嗚~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車覽繪」,再點擊
  • 靠邊停車30公分技巧
    要說科目三種難度最大的恐怕就是靠邊停車了,小編在考試的時候每次都是在這上邊扣分的,同行一起考試的小夥伴也是如此,那麼,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增加考試通過的技巧呢?下面一起來看下靠邊停車30公分技巧。
  • 科二、科三找準30公分方法,一次說明白!
    把握車身與邊線30公分距離,是考駕照的必修課,超過30公分或小於30公分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扣分,如何在科目二、科目三考試中準確把握30公分距離呢?別著急,元貝駕考小編給你支招。一、30公分常見項目科目二:側方位停車、直角轉彎、坡道地點停車。科目三:靠邊停車。二、30公分常用方法1、引擎蓋三分之一法:當車輛的引擎蓋右側三分之一處與邊線重合時,即可把握30公分位置。
  • 科目三靠邊停車30公分如何把握?7種方法幫你搞定!不怕停車扣分
    在科目三靠邊停車中,車身需距離右道路邊緣線30cm以上。不過,據悉這項操作被扣10分的學員佔總數的20.07%,位居扣分項首位。那麼科目三靠邊停車30cm,該如何把握?7種方法幫你搞定!不怕停車被扣分!
  • 倒車入庫30公分不好把握?一招教你輕鬆搞定!滿分過關很簡單!
    回復「科目一」贈送全套科目一必過教程回復「科目二」贈送全套科目二必過視頻回復「科目三」贈送全套科目三必過視頻
  • 科目二過關學員手畫五項,詳細講解各項技巧,滿分過關很簡單!
    1:倒車入庫倒車入庫是科目二中最難一項了,在倒庫前期停車時,我們就要知道領跑車線,也就是車身和邊距邊距保持在1.5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在後面倒車時才能把握好點位,期間控制好車速,車速控制的慢了,即便是失誤一些點位也能及時的調整過來,當看到車輪和庫角之間是30cm後,方向盤就可以打死後倒,接著就看左倒車鏡和庫線
  • 科目二詳細過程,讓你徹底搞明白科目二,一次性通過
    說到科目二,考過駕照的都只知道它的難度,其實科目二不能用「難」這個形容詞,準確地說應該是「嚴格」,科目二其實就五個大項目,包括:倒庫,側方停車,坡起,彎道行駛,直角拐彎,個別地方以後可能加上停車取卡這些項目,這些每個人都知道,平時也都一直在刷課時練習,那為什麼還是有一大半人考不過去
  • 科二科三靠邊30公分並不難找,一分鐘幾張圖理解掌握!
    其中,相當一部分學員找不準車輪與道路邊緣線間的30公分距離。如何才能找準30公分邊距呢?學員可以試試以下四種辦法:注意:各地教練車車型、看點方法均不統一。以下方法僅供參考,若有出入,以各自教練所教為準。
  • 科目二考試規則大解析,提升通過率
    科目二作為駕考考試掛科的「重災區」,這是毋庸置疑的,於是大部分學員都會在科目二考試之前開始擔心自己的科目二考試會掛科,從而增加駕考的心理負擔,生怕自己考試科目二會掛科,殊不知學員越是擔心科目二考試掛科,就越容易在科目二考試時出現心裡緊張、操作失誤、發揮失常、分不清方向、看不準點位、離合控制不好
  • 看這裡,使用正確方法,考科目一到科目四不難!
    科目二,我就是把每個項目的操作流程梳理一遍,每次倒不進都想一下為什麼進不了,爭取第二次不犯錯!科目三,我就是把路線比較複雜的幾個點位記下;哪裡沒做好,我就反思為什麼沒做好,梳理一下思路,想不出就去網上找視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