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一位風流倜儻的翩翩公子,乘船順水而下。途經一處,屋舍修葺得頗為豪華,看似高門大戶。
公子頗有雅興的四處觀賞。暮然發現樓閣中,一位妙齡女子正對他燦然而笑。
女子生的嬌豔婀娜,看似二八年華,對他媚眼飛飛,只把公子撩撥得心癢難耐。
話說這位公子,本就是一個喜歡四處留情的人物,此時見女子對他有意,自然心生歡喜。 忙不迭地湊近前來,悄聲對女子說:「且等我夜深人靜之時,前來會你。」
女子向她媚笑。
待到月下柳梢,女子果然留了門戶,左等右等不見公子前來,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
此時一個蟊賊行經此處,見大門虛掩,心中竊喜,一路摸至閨房。見沒點燈,於是悄悄潛入房中。
女子聽到響動,以為公子到來,於是欣喜的走上前去。
此時毛賊見有人來,以為要來抓他。驚慌之下,抽出隨身佩戴的短刀,一刀刺中了女子。然後逃之夭夭。
毛賊逃走之後,那位公子就來了。進到屋中,卻被血水滑倒在地。他聞到屋中血腥味兒甚濃,又見有人倒在地上,知到出了人命官司嚇得轉身就跑。逃入船中,命船家快快划船離開此地。
天亮時分,女子家人發現女子被人刺殺在屋裡,隨即報案。
官府的人沿著血跡追到岸邊, 詢問附近居住的人家。有人說,曾有一艘船停泊此處。一個白衣書生,曾與女子調笑,眉來眼去。此時那艘船已經不見蹤影。
官府尋蹤追查,找到了那位與姑娘私會的白衣公子,將他捉拿歸案。
酷刑用盡,公子招出了與姑娘往來的全部細節,就是遲遲不承認自己殺害了女子。
辦案的官府大人見他死活不招,想必定有隱情,於是派人找來當時刺死女子的兇器,發現是竟是一把廚刀。
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於是通告全城的廚子,府衙要招待外方來客,需屠宰大量牲畜。命令全部廚子都帶上自己的刀具,到府衙集合,準備宰殺工作。
廚子到齊之後,大人命令他們把刀具留下,明天再來府衙。之後讓人從中拿走了一把廚刀,然後把那把兇器放入刀具之中。
第二天所有的竹子都來認領自己的刀具。只有一名廚子說,剩下的那把刀不是自己的。
因為每個廚子都有自己用的順手的刀具,所以對自己的刀非常熟悉。
那個不肯認領刀具的廚子說,這把刀雖然不是他的,但是他看著面熟,好像是孫吉的廚刀。
大人派人去拿孫吉,沒想到人早已跑掉了。
大人又心生一記,當晚命人將一個秋後將要處斬的罪犯,換上那位白衣書生的衣服進行斬首。並貼出告示說,殺害女子的兇手已被正法,此案了結。
孫吉聽說,他的案子已經了結,過了幾天果然回了家,被守候在此的公差拿了個正著,押送到府衙。
孫吉在公堂上拒不承認殺了人,大人便拋出兇器給他看。孫吉看後,只得承認殺了人。
殺人的毛賊服了法,而被冤枉的白衣公子也沒好到哪去。先是遭了酷刑,又因為夜裡私闖民宅被判杖打。也是為自己的風流,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說來說去,都是風流惹的禍。
若不是官府的大人明察秋毫,秉公斷案,這位白衣公子,說不定就會含冤而死。
但有句古語,「人不風流枉少年」,若這位沒有潛入女子的房中殺人,那麼白衣公子與女子,可就一夜風流快活。
所有的事都是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