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熱化學炮如何讓坦克的「矛」變得更加銳利

2020-12-25 騰訊網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蘭順正

策劃:宋雅娟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近日,俄羅斯《紅星報》援引國防工業綜合體的保密數據報導稱,將取代T-14「阿瑪塔」坦克的全新一代俄羅斯坦克有可能會安裝電熱化學炮。

坦克炮威力提升遭遇「瓶頸」

目前,隨著主戰坦克裝甲防護能力的不斷增長,很多的坦克炮已經面臨威力不足窘境。有研究表明,提高120毫米和125毫米火炮炮彈初速的現有方法幾乎已窮盡,如不能在材料學等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想要進一步提升其穿甲能力基本上不可能。要提高坦克炮的威力,通常思路是擴大火炮的口徑。如2019年德國開始試驗用於升級英國「挑戰者」坦克的萊茵金屬130毫米炮,法國正測試用於升級「勒克萊爾」坦克的140毫米炮,日本正研究在90式和10式坦克上安裝135毫米炮的問題。而俄方相關人員也曾表示,俄羅斯已經為「阿瑪塔」平臺上的T-14坦克研製了152毫米火炮2A83,該火炮的次口徑彈能夠貫穿厚度超過1000毫米的裝甲,明顯超過了任何一種國外坦克的裝甲防護力。

坦克炮口徑不能無限提高

但問題是,火炮口徑還受到載具承受力的限制,所以並非越大越好。而且火炮的口徑越大,其所使用的炮彈體積和重量也會增大。所以如果想要裝備152毫米或更大口徑反坦克火炮就必須將坦克總重提升,同時還有可能需要減少彈藥儲備量和降低生存力。

「土洋結合」的電熱化學炮

以目前的技術而言,除了加大火炮口徑外,可行的方案還有利用電熱化學炮。

電熱化學炮由電源、脈衝形成網絡、炮身、炮架等部分組成,其炮彈則由等離子體噴管、發射藥和彈丸等組成。據介紹,電熱炮的發射原理是:由電源發出的高電壓大電流經脈衝成形網絡的調節,使其成為波形符合彈道要求的電流脈衝,輸入等離子體噴管,引起電極間產生電弧,燒蝕塑料毛細管壁,產生高溫、高壓、含氫量高的等離子體射流,高速噴入發射藥,使發射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高溫高壓燃燒氣體,驅動彈丸高速運動,從炮口射出。

電熱化學炮不像純電磁炮那麼具備科幻色彩,加速彈丸的能量全部來自電能,而是將常規發射藥的化學能與電能「土洋結合」,加速彈丸的大部分能量仍來自化學發射藥。因此一方面可以降低對電能的需求(可使電能需要量減少80%),有利於電源的小型化;另一方面也利於與傳統火炮技術的銜接。電熱化學炮的主要優點是:彈丸的初速度大,射程遠,其炮口動能比傳統火炮提高約25~55%,典型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估算,電熱化學炮彈彈丸的初速度最高可達3~4千米/秒。由於其推進劑的化學反應速率可由輸入的電流脈衝調節控制,所以射程改變靈活,同時除發射電熱化學炮彈以外,也可發射普通炮彈。

美國進行電熱化學炮射擊試驗

電熱化學炮的研究始於1980年初,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各國都在這一技術領域進行了理論探索和實驗研究,其中尤其以美國的進展最快。在2005年美國聯合防務公司進行了首次電熱化學炮射擊試驗,當時美方將M8型裝甲車作為平臺,安裝了一門改裝的120毫米XM291型坦克炮,據悉該炮具備一個點火脈衝電源系統,可對120毫米炮彈進行等離子點火,同時仍保留了常規的點火裝置。

按照此次俄媒的報導,俄方的電熱化學炮已經成功地獲得了比傳統火炮更平滑的炮膛內壓力曲線,最終彈丸初速度被提高約4500米/秒,而這已經超過13倍音速,遠在目前各國的主力火炮之上。另外該報還指出,由人工智慧操作員控制的無人作戰車輛也可以安裝這種炮。

軍事小詞典

電熱化學炮:這種火炮利用高壓電流產生等離子體,進而引燃發射藥,使彈丸高速從炮口射出。電熱化學炮將常規發射藥的化學能與電能相結合,既可以降低對電能的需求,有利於電源的小型化;也便於與傳統火炮技術的銜接。

來源: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

相關焦點

  • 俄羅斯下一代坦克:有一前一後兩個車體,裝備3000馬力發動機
    位於前方的車體內部為乘員艙,其上有一個無人炮塔,預計需要使用口徑為140-155毫米的電熱化學炮,從而獲得巨大的穿甲威力。由於省略動力室並採用無人炮塔,加上新型主動反應裝甲的加持,前部車體的正面裝甲預計可以達到1200mm均質鋼板的防護性。而後方的車體,主要是動力艙,同時攜帶無人機、無人車以及垂髮飛彈系統。
  • 坦克炮一般配備幾種炮彈?穿甲彈和碎甲彈有什麼區別?
    坦克是一種集火力、機動性和防護力為一身的武器,坦克發明以後,人們有開始發明各種坦克使用的炮彈。尤其是研究能夠刺穿坦克裝甲的矛。先後發明了反坦克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以及多用途的榴彈。按照分類來說,坦克的炮彈大概是這四種。首先是穿甲彈。
  • 火力不夠口徑湊,德國開發新型大口徑坦克炮,2千米擊穿1米裝甲
    ▲德國新一代130毫米滑膛炮以及配套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全貌(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的坦克研發和生產技術,一直以來都處於世界的先進水平,
  • 防空炮演變來的反坦克炮,英國早期的反坦克支柱,QF-2磅反坦克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裝甲部隊簡直是所向無敵,尤其是在戰爭初期,德國的坦克幾乎無敵的存在,無論是橫掃波蘭,還是閃擊法國,德國裝甲部隊的那些鋼鐵造物都是無可置疑的強大。面對那些橫衝直撞的坦克,似乎同盟國的士兵能做的,就只有在自己的塹壕裡瑟瑟發抖了。畢竟,血肉之軀要如何對抗一個鋼鐵怪物呢?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之所以英國的坦克保留了裝填手的位置而不使用更加方便的自動裝彈機,一方面是其坦克主炮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英國認為自動裝彈機的設計會降低坦克在戰場的生存能力,因為四名車組成員在坦克出現機械故障進行維修的時候
  • QF20磅炮,英國L7坦克炮的奠基者,二戰坦克炮技術集大成者
    二戰英國在坦克研製方面總體水平確實稍微遜色,雖然推出的型號多,但論性能水平無法趕超同時代其他裝甲大國的型號,一門QF 17磅炮就把英國難住,拋開最後幾天登場的百夫長坦克,天堂大英帝國居然拿不出一款裝甲底盤能在旋轉炮塔裡完整地塞進這門火炮。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在1938年正式加入炮兵裝備序列時,有五個野戰炮旅被轉換為了反坦克炮團。當時的英軍作戰序列裡,QF2磅炮主要配備給步兵師的反戰坦克炮團(下轄4個反坦克炮營、每營配備12門QF2磅炮)、裝甲師下的輕型反坦克炮團(下轄2個戰防營、每營配備12門2磅炮)。不過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這種QF2磅炮遇到了極大的挑戰。
  • 二戰日本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計劃用於本土決戰的反裝甲武器
    整個二戰時期,日本都缺乏可靠的自行式反坦克武器,儘管日本一直在努力的設計新型號武器,但前線的反饋總是讓日軍不安,盟軍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仍然是難以應付的目標,在二戰中後期,日本開始研製多種更具威力的反坦克武器,試製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Na-TO就是其中一款
  • 俄羅斯試射電子脈衝炮,能以光速擊落飛機,擊穿坦克如同撕紙
    美國海軍水面戰中心達爾格倫分部的電磁炮臺眾所周知,電磁武器化技術作為超越化學能武器的新銳軍工科技,一直是各大國追求並不斷實戰化的高新裝備,在美國公布解決高動能與身管壽命平衡後,俄羅斯自然也不甘落後,據「防務博客」網站7月5日報導,有俄羅斯國防工業領域消息人士透露
  • 勒克萊爾要裝140mm坦克炮?其實這是二十前的計劃
    文/烽火·希弦  90年代,北約集團裡的,美英德法這幾個坦克技術強國就開始制定下一代坦克火力升級計劃,也在制定140毫米坦克炮的口徑統一標準化。  也是在蘇聯的鋼鐵洪流面前倍感壓力,發展130毫米或140毫米坦克炮,方興未艾,也似乎是勢在必行了,比如美國的。
  • 韓國公布下一代坦克,技術十分超前
    ▲韓國人公開的"Korean Scorpion"主戰坦克上的部分裝備信息(圖片來源於:網絡)就目前展會上披露的"Korean Scorpion"主戰坦克的信息來說,該坦克採用了兩人車組,配備了一座無人遙控炮塔,其炮塔內安裝有一門13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從信息翻譯來看似乎還是130毫米口徑的電熱化學炮),並安裝有可升降的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且其無人遙控炮塔上還配備了包括頂置遙控武器站
  • 中規中矩的積木模型:全冠積木D-44型反坦克炮評測
    在前三期的大口徑榴彈炮測評完成之後,壞雪的樂高炮兵營也終於進入了直射火力的展示階段;今天我們要來看的積木火炮是85mm D-44型反坦克炮,依然由全冠積木出品。和前三個分盒名滿天下的大口徑前輩相比,第四個分盒的D-44型反坦克炮對不少玩家來說多少有些陌生;這門85mm反坦克炮原計劃為取代在二戰中後期反坦克能力日漸吃緊的Zis-3而研發,但在最終定型時二戰已經結束,沒能得到在戰場上驅虎屠豹的殊榮
  • 英倫巨獸:從未服役的FV215B重型坦克
    戰爭結束後,英國坦克工程師們談起蘇軍史達林系列的122毫米炮,深感到本國坦克炮實在無法與之匹敵。於是,就有人想到了BL7.2型榴彈炮,準備將其改造為更加可怕的新一代坦克主炮。 於是,英國人就通過增加炮管長度,改進出全新的L4坦克炮。由於體積增加,所以整炮重量也達到史無前例的4000公斤,成為英國歷史上的最大口徑主炮。 正因為此炮如此碩大,所以L4主炮很難找到合適的運載平臺。高達87噸的可怕後坐力,更是讓大部分車輛都難以承受。
  • 不務正業卻打的法國坦克屁滾尿流 隆帥手下一代傳奇防空炮
    都知道88炮打坦克是一把好手,而且很多人也知道德國的著名將軍隆美爾運用88炮反坦克也是一把好手。但實際上88炮早在禿鷹兵團參加西班牙內戰時就已經被用於打擊地面目標,只是可能由於西班牙內戰中雙方的裝甲力量並不強,所以88炮反坦克的天賦還沒有那麼引人注意。
  • 被嚴重低估的邱吉爾坦克,就算裝著6磅炮,一樣可以給虎式打趴窩
    邱吉爾坦克的原型是A20坦克,其實在1939年的時候就已經被設計出來了,後來隨著戰事逐漸變得激烈,英軍在法國遭到了嚴重的失敗,並損失了大量的重型裝備。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批邱吉爾坦克誕生,用「邱吉爾」這個名字,直接反應了英國當時對它賦予的希望。1942年,首批裝備2磅炮的邱吉爾坦克參加了迪厄普突擊戰,但效果很不理想,雖然裝甲在當時足夠厚了,但性能和可靠度嚴重不足,而整個迪厄普突擊戰,最終也以盟軍的失敗而告終。
  • 如果一名狙擊手瞄準坦克的炮口開一槍,結果會怎樣?
    拯救大兵瑞恩中有這個場景,一個受傷的士兵用手槍,瞄準正在向他接近的堂客,一槍兩槍三槍,轟隆一聲,坦克爆炸,這次他的手槍打中了即將發射炮彈的坦克炮管炮口。這種情況,應該發生的機率比較小,因為坦克是在不停的移動。炮口也在不停的轉動,況且在戰場上,各種幹擾因素比較大。
  • 試玩全冠積木D-44型反坦克炮,100片積木能做成什麼樣?
    在前三期的大口徑榴彈炮測評完成之後,壞雪的樂高炮兵營也終於進入了直射火力的展示階段;今天我們要來看的積木火炮是85mm D-44型反坦克炮,依然由全冠積木出品。和前三個分盒名滿天下的大口徑前輩相比,第四個分盒的D-44型反坦克炮對不少玩家來說多少有些陌生;這門85mm反坦克炮原計劃為取代在二戰中後期反坦克能力日漸吃緊的Zis-3而研發,但在最終定型時二戰已經結束,沒能得到在戰場上驅虎屠豹的殊榮。
  • 滑膛炮威力巨大,穿甲如同穿豆腐,為什麼英國坦克卻堅持線膛炮?
    例如英國的「挑戰者」主戰坦克就是裝備線膛炮,例如它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裝備有一門L30A1 55倍徑120毫米線膛炮,通過採用身管自緊、內膛鍍鉻等先進主炮工藝,英國人得以擁有目前全球威力最大的一門線膛坦克炮
  • 什麼是電熱化學炮?它有哪些主要優缺點?
    電熱化學炮(Electrothermal-chemical ,ETC)為一種新型火炮概念,可以在不使用複雜笨重的電磁炮下另一種增強火炮威力的創新。將電能轉變為熱能使推進劑燃燒,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推動彈丸高速發射的武器,電熱化學炮的炮彈由等離子體噴管、推進劑和彈丸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