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地頭唱大戲 象州縣文化志願者接地氣送戲下鄉鬧新春

2020-12-13 高鐵商旅

(梁新華 吳永才象州專訊)1月17日晚飯剛過,儘管寒風呼呼,不時還下些零星小雨,但象州縣妙皇鄉古樸村的村民們還是搬著椅子,三三兩兩的往村文化廣場走去。看村民們滿臉興奮的模樣,原來是象州縣文化志願者協會組織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下鄉活動,到古樸村表演啦。

得知文化志願者送文化下鄉,演出還未開始,古樸村文化廣場的舞臺前已經圍了許許多多的村民。村民們扶老攜幼,或坐或站,和家人鄰居說說笑笑,等待著演出開始。隨著《開場鼓》音樂響起,正式拉開了晚會的序幕。

整場表演,有舞蹈,歌唱等,還有村民們喜聞樂見的彩調。文化志願者為村民們帶來了舞蹈《女人花》、獨唱《卓瑪》、情景舞《過河》、歌曲串燒《大花轎》、彩調《十月花》等近二十個節目,一曲曲動人的歌聲在古樸村迴蕩。聽完身殘志堅的韋紹廣獨唱《拉住媽媽的手》,大家都流下了熱淚;葫蘆絲合奏《美麗的廣西》給人們一種美德享受;知名的象州小品《歪鍋蹬扁灶》引得臺下觀眾一片笑聲。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在歌曲《花橋流水》的表演完結束曲響起的時候,村民們還有些意猶未盡。許多村民表示,現在大家的條件都好了,茶餘飯後,總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文化志願者送戲下鄉給他們帶來了歡樂,真希望以後常常能有這樣的好事。

近年來 ,象州縣加大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文化藝術人才隊伍日益壯大,群眾文化生活繁榮發展。今年來,象州縣文化志願者精心遴選出主題突出、精採的文藝作品下到水晶、寺村、妙皇等鄉鎮,為村民們送去了充滿歡樂的文藝匯演,受到當地村民群眾的熱情歡迎和高度讚揚。

相關焦點

  • 【西城新聞】臨沂西城:文化惠民  送戲下鄉暖人心
    ,臨沂西城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一村一年一場戲」送戲下鄉活動,將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送到百姓家門口,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落地落實。精彩的戲曲、婉轉的歌聲、動感的舞蹈,雖已夜幕降臨,但卻熱鬧非凡,在臨沂西城南樓村的廣場上,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下鄉活動正在上演。
  • 河南中牟縣:送戲下鄉好戲連臺 傳統文化大放異彩
    大河網訊 7月4日,由中牟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中牟縣豫劇團承辦的「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活動在官渡鎮倉寨村拉開演出帷幕。演員們優美的唱腔、惟妙惟肖的表演,讓鄉親們在家門口欣賞了精彩的戲曲藝術。現場人頭攢動、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 下港鎮搭建百姓大舞臺,「泰安小美」送戲下鄉
    」下鄉活動,吸引父老鄉親大飽眼福,成為豐富山區居民文化生活和傳播新時代文明新風尚的中堅力量,倍受轄區居民的追風和讚賞。來自全鎮34個行政村以及機關、教育、衛生、企事業等單位文藝骨幹組成的「業餘」文化「小分隊」,每逢節慶假日,都會有序組織開展惠民「送戲」入村活動,成為充實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聚智套餐」。
  • 送戲下鄉文化惠民 村民樂開懷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偉華 張燦)「節目太好看了,送戲下鄉真是好!」田心村村民劉鐵強高興地說。12月2日,寒風刺骨,雙峰縣杏子鋪鎮田心村文化廣場卻是熱鬧非凡,載歌載舞,鼓樂陣陣,不時傳來陣陣掌聲。雙峰縣文旅廣體局「送戲下鄉」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九峰演藝有限公司《防詐騙》《扶貧那些事》《劉海砍樵》等精彩紛呈的節目送到了村民家門口,受到群眾的熱棒。「現在村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滿足,精神生活就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們雙峰縣文工團更名為九峰演藝有限公司,雖然名稱變了,但為群眾文化生活服務的初心沒有變。」
  • 送戲下鄉,精神食糧也要三貼近
    (1月25日《人民日報》) 隨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精神追求也在逐年提高,按照以前的思維送戲下鄉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就拿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來說吧,收視率也是在逐年下降。如何提高送戲下鄉的質量,提高觀賞性、可看性,就成了各級地方政府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再像過去那樣,三五個宣傳隊員到一個地方往群眾中一坐就可以開一場晚會的時代已經結束。
  • 會唱越劇會編曲,連續三年送戲下鄉,這位加油站長多才多藝
    團友"集資"給她定製戲服,只為把她留住東順村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就一直是嘉善縣的群眾文化先進單位,改革開放後,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隨之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2011年時,村裡新建了文化禮堂,2014年籤了"以縣帶鎮、打造鄉村藝術團嘉善模式"的文化共建協議。但按村民們自己的話來說:滿臺都是廣場舞,獨獨缺了個戲曲演唱類的節目。至於青年文藝骨幹的力量更是少之又少,每次看的就是那些老面孔。俞珣的出現,無疑是為這個"鄉村大舞臺"注入了新鮮血液。
  • 江門市文廣旅體局到臺山市水步鎮岡寧村開展粵劇送戲下鄉活動
    「鄉村振興,文化惠民;掃黑除惡,文化先行11月30日晚上,一場以「粵劇送戲進岡寧掃黑除惡展新貌」為主題的粵劇專場小戲晚會在臺山市水步鎮岡寧村隆重舉行。江門市文廣旅體局下屬單位市粵劇傳習所為當地村民群眾送了一頓豐富的文化盛宴,岡寧村兩委幹部、各自然村村長、全體黨員以及周邊村群眾共300多人到場觀看了晚會。
  • 民和民樂鬧新春 文化味裡品新年
    開展「青海年·醉海東·民和 民樂鬧新春」系列活動,有利於繁 榮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日益 增長的文化需求。通過精心組織 納頓展演、社火匯演、民俗旅遊、 元宵燈會、眉戶戲曲等活動充分 展示民和縣豐厚的歷史文化底 蘊,進一步讓傳統文化活起來;通 過舉辦攝影展、新年徒步、文藝演 出、農民運動會、 「三下鄉」等活 動,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健 康向上的文化活動中來,讓時代 文化強起來;通過年貨展銷、特色 飲食、採摘體驗等活動使節慶經 濟熱起來,廣泛吸引省內外遊客 到民和過年過節,擴大區域間的 文化、體育、旅遊、
  • 太平洋保險「送戲下鄉 情滿中原」25周年感恩回饋老客戶專項活動啟動
    河南一百度訊 4月22日,太平洋保險「送戲下鄉 情滿中原」25周年感恩回饋客戶專項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河南省保險行業協會會長周曙光出席,太平洋壽險河南分公司總經理趙永剛出席並致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小皇后豫劇團團長王紅麗發布會上演唱《抬花轎》選段。
  • 博興縣劇團到興福鎮舉辦送戲下鄉暨慰問演出活動
    6月6日下午,博興縣劇團到興福鎮進行送戲下鄉暨慰問演出活動。興福鎮黨委書記相軍,博興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志強,興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代軍,博興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徐健,興福鎮全體科級幹部,部分村「兩委」成員,派出所、衛生院部分職工,部分企業家代表參加活動。
  • 送戲下鄉、辦晚會……
    文化活動方面,民權縣舉辦2018年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經典誦讀電視大賽,讓廣大師生從中國歷代名家名篇中提煉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舉辦民權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第四屆冷博會文藝晚會,對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成就謳歌讚頌;開展電影放映3600餘場,送戲下鄉216場等;組織攝影工作者走進全縣129個貧困村,為全體村民拍攝「和諧家園全家福」照片,展現新時期農村、農民的新變化。
  • 2020江門市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文藝演出走進臺山水步鎮
    11月27日晚,臺山市水步鎮文體廣場上燈火輝煌,樂聲飄揚,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江門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江門市文化館承辦,臺山市水步鎮人民政府、水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協辦的「美麗鄉村行
  • 舞龍舞獅鬧新春,民俗大戲在十笏園文化街區上演
    敲鑼鼓、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蹺、大頭娃娃、金雞獻瑞、醒獅賀春、龍騰虎躍、跳財神……歡騰的鑼鼓、精彩的舞龍舞獅和身懷各色絕技的民俗表演者們為濰坊市民奉獻了一場內容豐富、精妙絕倫的新春大戲,進一步活躍了市區的節日氣氛
  • 林州視點:蹦蹦跳跳鬧新春
    蹦蹦跳跳鬧新春——橫水鎮實驗幼兒園慶元旦活動側記 過新年了! 穿新衣,唱新歌,跳新舞。 鬧得家長不安生,鬧得老師忘吃喝。給孩子一個順心丸。 12月28日,一場表演,一次活動,讓孩子們心滿意足。
  • 「農民藝術家」田埂唱「大戲」!河南村寶「影子」效應有多強?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推進鄉村文化建設的村黨支部書記周營賢、創辦「農家戲迷活動中心」的魏書振、發揚光大非遺文化的傳承人董海彬、身懷文化技藝的王尚志……昔日這些農家院裡的「農民藝術家」,如今在忙碌的田埂上頻頻唱出「大戲」。這些「村寶」攪動了農村文化一池春水,成為河南平頂山鄉村的新名片——有溫度、接地氣、顯特色。
  • 江西:傳統節日與非遺文化邂逅 收穫新春不一樣的驚喜
    安福茶燈戲、瑞昌剪紙、萬載儺舞、永修丫丫戲等一大批與春節喜慶氛圍高度契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更是讓百姓增長了見識,過足了眼癮。  逛廟會,觀燈會,聽大戲,看非遺……人們在品味經典民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之中,收穫著這個新春不一樣的驚喜和快樂。
  • 蘆溪縣開展"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送戲下鄉文藝匯演
    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蘭天力報導:近日,蘆溪縣脫貧攻堅送戲下鄉文藝演出活動拉開了帷幕。活動以"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為主題,以送戲下鄉方式,在9個鄉鎮18個村進行巡迴演出。本次活動由蘆溪縣委、縣政府主辦,蘆溪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縣文廣新旅局承辦。
  • 象州縣2020年招募優秀退休教師支教志願者公告
    象州縣2020年招募優秀退休教師支教志願者公告 2020-08-11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隴南市武都區多項春節文化活動鬧新春
    新聞熱線:0931-8486893 廣告熱線:13919392204 投稿郵箱:gschinanews@163.com 隴南市武都區多項春節文化活動鬧新春 :2018年02月24日 17:20 來源:中新網甘肅     分享到:   中新網甘肅新聞2月24日電 (通訊員 張虎偉)為進一步豐富全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